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旅遊文化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旅遊文化學》,鍾櫟娜 著,出版社: 中國旅遊出版社。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1]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2]

內容簡介

從文化學角度出發,謝貴安、華國梁在《旅遊文化學》中詮釋了中國關於「旅遊」的概念,以及由「旅」和「游」所組成的各種相關概念,具有濃厚的中國民族特色和人文特徵,並且大都含有倫理的意蘊。首先,旅遊的概念反映了中國社會重等級、崇道德的倫理特徵。其次,旅遊的概念反映了中國旅遊者對宗法關係的執着追求。由於受傳統社會環境的影響,中國的「旅遊」概念負載着豐富的社會文化信息,具有群體認同性及倫理歸屬感的民族特徵,這使中國古代的旅遊呈現出獨特的風格和魅力。以「游」為詞根組成的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旅遊詞彙,則又是「tourism」等詞所無法涵蓋的。隨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中西旅遊概念的界定將趨於一致,但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民族差異仍將存在下去。

從歷史學角度來看,有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稱旅遊為「游」,遊客、遊子、游宴、遊學、遊獵、雲遊、遨遊等,皆從游而來。還有幾乎為官家所獨占的「巡」字,實際意義與「游」相仿,但具有濃重的官家色彩,如巡使、巡守、巡檢、巡撫、巡幸、巡視等。「觀光」一詞,最初體現封建君主的威嚴感,是指「得位帝王明習國之禮儀」。隨着時間的推移,觀光的含義變為「巡視考察政教風俗」。

有的學者從旅遊三大主體構成部分出發,認為旅遊是由旅遊者(主體)、旅遊資源(客體)和旅遊服務(條件)三大要素構成。旅遊三要素既具有各自特定的內涵,又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共同形成旅遊,產生旅遊價值。

參考文獻

  1. 關於智慧的名言,人生屋,2013-07-15
  2. 關於莎士比亞的名言名句(100句),豆丁網,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