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叶垂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斑叶垂榕(Ficus benjamina 'Variegata')别名花叶榕,斑叶垂榕,花斑,垂叶榕,株高可达十数公尺,枝干易生气根,小枝弯垂状。桑科,榕属。
产地分布
形态特征
株高可达十数公尺,枝干易生气根,小枝弯垂状。叶椭圆形,叶缘微波状,先端尖。原种叶片革质,浓绿富光泽。斑叶品种叶面、叶缘乳白色斑。斑叶垂榕耐寒性较差,冬季需温暖避风越冬。此类植物耐旱、耐湿、抗污染,可植成大树作绿荫树、行道树,幼株可绿篱、盆栽。 斑叶垂榕在我国从南到北,随着纬度升高,气温的降低,树形也相应降低,叶面积也变小。土壤适应性较强,沙土、粘土、酸性土及钙质土均适于垂叶榕的生长。喜湿润的环境,忌土壤或环境过于干燥,最适宜栽植于湿润的环境和疏松肥沃的土壤。耐旱、耐湿、抗污染,可植成大树作绿荫树、行道树,幼株可绿篱、盆栽。[1]
生长习性
耐寒性较差,冬季需温暖避风越冬。
园林用途
此类植物耐旱、耐湿、抗污染,可植成大树作绿荫树、 行道树,幼株可绿篱、盆栽。[2]
繁殖
常用扦插、压条、播种、嫁接和组培繁殖。
扦插繁殖
宜在5-6月进行。剪取顶端嫩枝,长10一12cm,留2一3片叶,剪除下部叶片,剪口要平,剪口分泌的乳汁,应用清水洗去,晾干后扦插。温度以24℃一26℃为好,并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插后25一30天左右生根,45天左右可移栽上盆。
压条繁殖
广东地区于4-8月进行,可选择半木质化的顶枝,在其上部留3一4片叶,在其下方进行环剥或舌状切割,然后用泥或苔鲜包裹,用塑料月莫捆扎,1个月左右便可生根。待其长至30一40cm时,即可剪下定植。
播种繁殖
在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播种前土壤和种子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以防生长期出现病虫害。土壤要用70%甲基硫菌灵进行消毒,同时还要用90%敌百虫进行土壤灭虫。种子可随采随播,也可晒干贮藏到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减少种子贮藏的麻烦,种子晒干后即可直接播种。
播种前用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30分钟,放入温水中催芽12小时,待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种子放置竹箩内晾干。种子晾干后即可播种。播种后要加强苗圃田间管理,除在步行道四周撒放毒鼠物外,还要及时做好雨天清沟排水和干燥天气的洒水保湿工作。
当小苗长至6一8cm时,要及时清除杂草并结合间苗施肥,每隔10一15天施1次浓度为3%一5%的稀薄人粪尿和1%一2%腐熟饼肥。以后用0.5%一0.8%的复合肥浇苗根周围,溶液尽量不要浇到叶片上。施完肥后要往叶面洒水以免灼伤叶片。
嫁接繁殖
在春、夏季均可进行。采用2一3年生有独立主干的橡皮树作砧木,将长15一20cm的垂榕接穗用枝接法嫁接,成活率较高。接后培育1一2年成商品。
组培繁殖
以茎尖为外植体,经常规消毒后接种在添加6一节氨基腺嘌呤0.5mg/L和吲哚丁酸lmg/L的MS培养基上,经培养60天后形成大小不等的丛生苗。选3cm以上的苗,在无菌条件下将苗的基部浸入0.01%引噪丁酸的溶液中,立即取出移入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15一25天后长出新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