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敬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敬翔
敬翔

敬翔(?—923年),字子振,同州冯翊人,唐朝侍中敬晖之后,五代时期后梁大臣。 好读书,尤长刀笔,应用敏捷。人称少年英才。赶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未中。黄巢入长安,敬翔逃至汴州,投靠同乡王发。后为朱温所识,敬翔跟随朱温前后共三十余年,朱温对其言听计从,敬翔本人也“尽心勤劳,昼夜不寐,自言惟马上得休息”。唐昭宗封敬翔为检校右仆射、太府卿,赐号“迎銮叶赞功臣”。朱温称帝后,改枢密院为崇政院,任命敬翔为知枢密院事。为光禄大夫、行兵部尚书、金銮殿大学士,封平阳郡侯。

乾化二年六月,朱温病重,召敬翔至病榻前受顾托命。朱友贞即位,赵岩及妻族张汉鼎、张汉杰等人用事,敬翔与李振受到排挤。李存勖攻进后梁都城,敬翔全家自杀。著有《大梁编遗录》。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敬翔爱好读书,特别擅长于文章写作,应用敏捷自如。乾符年间,考进士落第。到黄巢攻陷长安,才东出函谷关。这时朱温刚镇守大梁,有位叫王发的观察支使,是敬翔的同乡,敬翔前往依附于他,王发以故人的礼遇接待,但无从推荐使之显达。[1]

佐助霸业

敬翔久后无计可施,于是替人家写写书信名牒度日,常有名言警句出现,在军中传诵。朱温没读过书,文章喜欢用浅显明白的话,听到敬翔写的文辞,喜爱它,对王发说:“听说你的老乡很有才华,可带他一起来见我。”

见到敬翔,朱温便问他:“知道先生很精通《春秋》的大义,我现在有些根基了,很想学习《春秋》里边的方法来作战,以图更大的事业,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敬翔朗声答道:“诸侯打仗的事。”朱温说:“你的兵法可以为我所用吗?”敬翔朗声答道:“自古至今的用兵之道,贵在随机应变,出奇谋而制胜。古代的礼俗到现在都没有沿袭下来,变化极大,况且是用兵之道。一味学习《春秋》就是因循守旧,结果只能是徒有虚名而无实效,百战难以百胜,那么大王的大业也就很难有希望了。”[2]

朱温对此大为赞赏,于是让敬翔补任右职,常让他随军。敬翔不喜欢武职,请求补任文官,于是暂任馆驿巡官,让他专管檄文奏章。朱温与蔡州贼人相拒连年,城门之外战声相闻,军机要略之事,敬翔经常参予其间。朱温非常高兴,遗憾得到敬翔太晚,所以军机政略,都向他咨询。 蔡州贼寇平定后,朱温上奏朝廷任敬翔为太子中允,赐穿绯衣。跟随朱温平定兖州、郓州,改任检校水部郎中。朱温兼镇淮南时,任敬翔为扬府左司马,赐给他金紫服色。乾宁年间,改任光禄少卿。天复年间,任检校礼部尚书,遥任苏州刺史。唐昭宗从岐下回到长安,御临延喜楼,召敬翔与李振登楼慰劳,授敬翔为检校右仆射、太府卿,赐与迎銮叶赞功臣的名号。[3]

起初,朱温经常在殿上随侍唐昭宗,唐昭宗以为卫兵中有能擒获他的人,就假装鞋带散开了,回头看着朱温,朱温跪下给他系鞋带,周围无人敢动,朱温吓得汗流浃背,从此就很少再进见。唐昭宗迁到洛阳,在崇勋殿设宴,酒宴进行到一半时,使人召朱温到内殿,将要有所托付。朱温以有病相推辞。唐昭宗说:“你不想来,可以让敬翔来。”朱温立即让敬翔出来,自己也假装喝醉酒而去。[4]

天祐三年(906年)十月,朱温击败赵匡凝,攻取荆、襄,再攻淮南。敬翔竭力谏阻,认为刚刚得胜的军队,应该行动慎重以保持军威。朱温不听,军队行到光州,遇到大雨,几乎无法前进,进攻寿州,未能取胜,兵士逃亡损失很多,朱温这才很后悔。返回时情绪异常忿恨急躁,将唐朝大臣几乎杀光,认为敬翔值得信任。[5]

加官进爵

朱温篡唐建立后梁的过程中,敬翔的计谋居多。朱温称帝后,敬翔从宣武军掌书记、前太府卿,被授与检校司空。接着改枢密院为崇政院,以敬翔掌管院中事务。

开平三年(909年)四月,太祖因邠州、岐下侵扰,派刘知俊西征邠州、延州,深忧事情不能成功,因而设宴顾问敬翔,以询问西征之事。敬翔剖析山川城邑虚实,军粮多少,全部条分缕析上奏,就像平素熟悉的一样,旁人无不惊异,朱温赞叹良久。乾化元年(911年),进封光禄大夫爵位,代理兵部尚书、金銮殿大学士,掌管崇政院事务,被封平阳郡侯。

敬翔自从进入仕途东下以后,遭逢霸王之主,胸怀志向深远,有经国济世之略,从中和年间开始,到朱温称帝,期间三十多年,随从征伐,出入帷幄之中,众务集于一身,常通宵达旦不眠,只在马上稍得休息。每有补益之言,也不曾公开进谏,朱温在举止行为间对某事稍有怀疑,敬翔就察知其意,必改而行之,所以辅佐朱温的方法,别人都不得而知。到朱温病情加重,召敬翔到御床前接受托顾之命,并且深以李存勖未平为憾,敬翔呜咽不忍,受命而退。朱友珪篡夺帝位时,因为敬翔声望满天下,命他为宰相。朱友珪因为敬翔是先朝旧臣,有所畏忌,敬翔也总是推托有病,不理政事。[6]

忠言不纳

朱友贞即位后,赵、张一类人都处于权位要职,敬翔更不得志。到刘𬩽丢失河朔,安彦之丧失杨刘,敬翔上奏说:“国家连年派兵出征,而国土一天天减削,不仅仅是因为兵骄将怯,朝廷的筹划安排也有不当,陛下处于深宫之中,与陛下筹划大事的都是身旁近臣,哪里能预料决战外敌的胜败呢?先皇在世时,河朔一半在手中,先皇亲领猛虎般的臣子和骁勇的战将出征,尚且不能对敌人随意而为,现在敌人兵马已到郓州,陛下不留意于此,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一点。我听说李亚子从居丧而统兵征战,到现在已有十年,每次攻城对阵,无不亲自冒着弓矢炮石,前日听说进攻杨刘时,李亚子率先背负柴草渡河,一鼓登上城墙。陛下温文儒雅,未曾像这样,派贺瑰之类与敌人相抗争,而指望驱除敌寇,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二点。陛下应当向耆老旧臣征询计策,另外筹划长远的计策,否则忧患就没有停止的时日。我虽然鲁钝懦怯,然而深受国恩,陛下如果确实缺乏人材,请让我到边疆试用效力。[7]

殒命明节

朱友贞虽然心知敬翔内心诚恳隐恻,但终因赵、张之谄言,说敬翔心怀怨恨,而不听他的。到王彦章在中都战败,晋军长驱南来时,朱友贞紧急召见敬翔,对他说:“朕平常忽略了您的上奏,果有今日之患。事情紧急了,请不要记恨,您将让我怎么办?”敬翔哭着奏言说:“臣受国家恩惠,将近三十年,从低微到显赫,都是先朝的恩遇,虽名为宰相,实际上是朱家的老奴而已。服事陛下就如郎君,凭臣的良心,哪敢有所隐瞒!陛下当初任用段凝为将领,臣已极力进言劝谏,而小人结帮袒护,以致有今天。晋军即将来临,如果请陛下出奔狄地避祸,陛下必不听从;如果请陛下出奇计对付敌人,陛下必定没有果断决策。纵使张良陈平再生,也难以转祸为福,请让我先死,我不忍心眼见国家宗庙陨坠。”说罢,君臣相向痛哭。

龙德三年(923年),李存勖攻陷大梁,下诏令赦免梁朝大臣,李振对敬翔说:“诏令赦免我们,准备朝见新君吧。”敬翔说:“新君如果问起我们,将用什么话回答?”这夜,敬翔在高头里住宅,宿于车坊之中。天将亮,身边人报告说:“崇政李太保已入朝拜见新君了。”敬翔回室中叹息说“:李振枉自为一男子汉啊!朱家与晋人是仇敌,我等当初为朱家出谋划策,而使君王失去威仪名声,现在少主在建国门伏剑而死,即使新朝赦免我们的罪过,我又有何面日再进建国门啊。”于是上吊自杀而死。几天后,他的家人全被诛杀。[8]

轶事典故

敬翔的妻子刘氏也值得一提,她的父亲原是蓝田令,在黄巢起义中,被黄巢的属将尚让所得,成了他的妻子。黄巢败亡后,尚让带她投降了时溥,尚让被杀后,曾一度沦为烟花女子,后又为时溥所得,等待时溥死后,又为朱温所得,极受宠爱,被人称为“国夫人”,当时敬翔刚刚丧妻,朱温为表示对他的宠信,就将刘氏赐给他为妻。

但刘氏仍然公开地出入朱温宫内寝殿,让敬翔很是难堪。起初,敬翔稍有不满,刘氏就责怪敬翔:“尚让是黄巢的宰相,时溥也是国家的忠臣,论你的门第,真是太羞辱我了。今天你就休了我,让我走算啦!”敬翔恐怕她再到朱温那里说三道四,只好忍辱向她道歉,刘氏认为有朱温撑腰,从此更加骄横,乘车穿衣骄奢无度,连她的侍女也是珠宝玉饰。刘氏还私设爪牙役使,和外边的藩镇将领们也有来往,地位的显赫不亚于敬翔,因此权贵们争相攀附,以图私利。刘氏的所作所为竟败坏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许多人家也争相仿效,敬翔谋略过人,能辅佐朱温成就霸业,但无力管住骄横的妻子。宰相肚里能撑船,有时这也是一种无奈的做法。 [9]

历史评价

朱温:“天降奇人,以佐于我!” “敬翔、刘捍、寇彦卿皆天为我生之。”[10]

薛居正:”敬翔、李振,始辅霸图,终成帝业。及国之亡也,一则殒命以明节,一则视息以偷生,以此较之,翔为优矣。“[11]

欧阳修:”呼呜呼!孟子谓‘春秋无义战’,予亦以谓五代无全臣。无者,非无一人,盖仅有之耳,余得死节之士三人焉。其仕不及于二代者,各以其国系之,作梁、唐、晋、汉、周臣传。其余仕非一代,不可以国系之者,作《杂传》。夫入于杂,诚君子之所羞,而一代之臣,未必皆可贵也,览者详其善恶焉。“

家族成员

先祖:敬晖,宰相,神龙政变的功臣之一。

曾祖:敬琬,绥州刺史。

祖父:敬忻,为同州掾吏。

父亲:敬衮,任集州刺史。

妻:刘氏,国夫人

史书记载

《旧五代史·列传八》

《新五代史· 梁臣传第九》


参考资料

  1. [《旧五代史》: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唐神龙中平阳王晖之后也。曾祖琬,绥州刺史。祖忻,同州掾。父衮,集州刺史。翔好读书,尤长刀笔,应用敏捷。乾符中,举进士不第。及黄巢陷长安,乃东出关。时太祖初镇大梁,有观察支使王发者,翔里人也,翔往依焉,发以故人遇之,然无由荐达。 ]
  2. [《五代史补》:敬翔应《三传》,数举不第,发愤投太祖,愿备行阵。太祖问曰:“足下通《春秋》久矣,今吾主盟,其为战欲效春秋时可乎?”翔曰:“不可。夫礼乐犹不相沿袭,况兵者诡道,宜其变化无穷。若复如春秋时,则所谓务虚名而丧其实效,大王之事去矣。”太祖大悦,以为知兵,遽延之幕府,委以军事,竟至作相。 ]
  3. [《旧五代史》:翔久之计窘,乃与人为笺刺,往往有警句,传于军中。太祖比不知书,章檄喜浅近语,闻翔所作,爱之,谓发曰:“知公乡人有才,可与俱来。”及见,应对称旨,即补右职,每令从军。翔不喜武职,求补文吏,即署馆驿巡官,俾专掌檄奏。太祖与蔡贼相拒累岁,城门之外,战声相闻,机略之间,翔颇预之。太祖大悦,恨得翔之晚,故军谋政术,一以谘之。蔡贼平,奏授太子中允,赐绯。从平兖、郓,改检校水部郎中。太祖兼镇淮南,授扬府左司马,赐金紫。乾宁中,改光禄少卿充职。天复中,授检校礼部尚书,遥领苏州刺史。昭宗自岐下还长安,御延喜楼,召翔与李振登楼劳问,翔授检校右仆射、太府卿,赐号迎銮协赞功臣。 ]
  4. [《新五代史》:初,太祖常侍殿上,昭宗意卫兵有能擒之者,乃佯为鞋结解,以顾太祖,太祖跪而结之,而左右无敢动者,太祖流汗浃背,由此稀复进见。昭宗迁洛阳,宴崇勋殿,酒半起,使人召太祖入内殿,将有所托。太祖益惧,辞以疾。昭宗曰:“卿不欲来,可使敬翔来。”太祖遽麾翔出,翔亦佯醉去。 ]
  5. [《新五代史》:太祖已破赵匡凝,取荆、襄,遂攻淮南。翔切谏,以谓新胜之兵,宜持重以养威。太祖不听。兵出光州,遭大雨,几不得进,进攻寿州,不克,而多所亡失,太祖始大悔恨。归而忿躁,杀唐大臣几尽,然益以翔为可信任。梁之篡弑,翔之谋为多。太祖即位,以唐枢密院故用宦者,乃改为崇政院,以翔为使。迁兵部尚书、金銮殿大学士。 ]
  6. [《旧五代史》:太祖受禅,自宣武军掌书记、前太府卿,授检校司空,依前太府卿勾当宣徽院事。寻改枢密院为崇政院,以翔知院事。开平三年夏四月,太祖以邠、岐侵扰,遣刘知俊西讨鄜、延,深忧不济,因宴顾翔,以问西事。翔剖析山川郡邑虚实,军粮多少,悉以条奏,如素讲习,左右莫不惊异,太祖叹赏久之。乾化元年,进位光禄大夫,行兵部尚书、金銮殿大学士,知崇政院事、平阳郡侯。前朝因金峦坡以为门名,与翰林院相接,故得为学士者称“金峦”以美之,今殿名“金銮”,从嘉名也。置大学士,始以翔为之。自释褐东下,遭遇霸王,怀抱深沉,有经济之略,起中和岁,至鼎革大运,其间三十余年,扈从征伐,出入帷幄,庶务丛委,恒达旦不寝,惟在马上稍得晏息。每有所裨赞,亦未尝显谏,上俯仰顾步间微示持疑尔,而太祖意已察,必改行之,故裨佐之迹,人莫得知。及太祖大渐,召至御床前受顾托之命,且深以并寇为恨,翔鸣咽不忍,受命而退。庶人友珪之篡位也,以天下之望,命翔为宰相。友珪以翔先朝旧臣,有所畏忌,翔亦多称病,不综政事。 ]
  7. [《旧五代史》:末帝即位,赵、张之族皆处权要,翔愈不得志。及刘𬩽失河朔,安彦之丧杨刘,翔奏曰:“国家连年遣将出征,封疆日削,不独兵骄将怯,亦制置未得其术。陛下处深宫之中,与之计事者皆左右近习,岂能量敌之胜负哉!先皇时,河朔半在,亲御虎臣骁将,犹不得志于敌人。今寇马已至郓州,陛下不留圣念,臣所未喻一也。臣闻李亚子自墨缞统众,于今十年,每攻城临阵,无不亲当矢石,昨闻攻杨刘,率先负薪渡水,一鼓登城。陛下儒雅守文,未尝如此,俾贺瑰辈与之较力,而望攘逐寇戎,臣所未喻二也。陛下所宜询于黎老,别运沉谋,不然,则忧未艾也。臣虽驽怯,受国恩深,陛下必若乏材,乞于边陲效试。” ]
  8. [《旧五代史》:及晋主陷都城,有诏赦梁氏臣僚,李振谓翔曰:“有制洗涤,将朝新君。”翔曰:“新君若问,其将何辞以对!”是夜,翔在高头里第,宿于车坊。欲曙,左右报曰:“崇政李太保已入朝。”翔返室叹曰:“李振谬为丈夫耳!朱氏与晋仇雠,我等始同谋画,致君无状,今少主伏剑于国门,纵新朝赦罪,何面目入建国门也!”乃自经而卒。数日,并其族被诛。 ]
  9. [《旧五代史》:翔妻刘氏,父为蓝田令。广明之乱,刘为巢将尚让所得,巢败,让携刘降于时溥,及让诛,时溥纳刘于妓室。太祖平徐,得刘氏嬖之,属翔丧妻,因以刘氏赐之。及翔渐贵,刘犹出入太祖卧内,翔情礼稍薄,刘于曲室让翔曰:“卿鄙余曾失身于贼耶,以成败言之,尚让巢之宰辅,时溥国之忠臣,论卿门第,辱我何甚,请从此辞!”翔谢而止之。刘恃太祖之势,太祖四镇时,刘已得“国夫人”之号。车服骄侈,婢媵皆珥珠翠,其下别置爪牙典谒,书币聘使,交结籓镇,近代妇人之盛,无出其右,权贵皆相附丽,宠信言事,不下于翔。当时贵达之家,从而效之,败俗之甚也。 ]
  10. 新五代卷二十一 梁臣传第九国学网 引用时间 2019年1月13日
  11. 旧五代史 列传八国学网 引用时间 2019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