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恩施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恩施市,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清江中上游,总面积3971.58平方千米。

恩施市户籍总人口80.92万人,有4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44个,主要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1.12%。

截至2018年,恩施市下辖3个街道、5个镇、8个乡和1个管理处,市政府驻小渡船街道市府路23号。

恩施建县始于吴永安三年(260年),为沙渠县,隶荆州。1984年1月4日,市、县合并。恩施市属中国地势第二阶梯末端,云贵高原东延部分。西北、东南高,中部低,呈东北至西南纵裂地带走向。主要河流有清江、带水河、车坝河等, 恩施市属中纬度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呈现出垂直气候的分带性和局地气候的特殊性。

2018年,恩施市地区生产总值23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1亿元;旅游综合收入179.6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3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95元。

恩施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2019年中国最美县域、

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20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建置沿革

恩施古为荆、梁二州的交界地区。

周春秋时期为巴国界,战国时期属楚巫郡地。

,属黔中郡。

汉属南郡巫县南境,隶荆州。

恩施建县始于吴永安三年(260年),为沙渠县,隶荆州。

太康元年(280年),沙渠县改属晋之建平郡。南北朝时,宋、齐沿袭。

1949年11月7日,恩施县成立恩施县人民政府,为恩施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

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恩施市(县级)。

1982年4月30日,恩施市正式成立。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县,并入恩施市。

1984年1月4日,恩施市、恩施县合并。

1993年4月,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易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为自治州首府所在地。

行政区划

2001年3月,恩施市行政区划调整,22个乡、镇、街道并为10个乡、3个镇、3个街道。双河乡成建制合并到新塘乡,石灰窑乡成建制合并到红土乡,七里坪乡茅坝管理区合并到三岔镇,鸭子塘、核桃坝管理区合并到舞阳坝街道,龙马乡茶山管理区合并到太阳河乡,龙马、佐家坝、碾盘、青堡、猫子山管理区合并到龙凤镇,沐抚乡前山管理区合并到板桥镇,大庙、沐抚、木贡、高台管理区合并到屯堡乡。黄泥塘侗族乡成建制合并到芭蕉乡,更名为芭蕉侗族乡。

截至2018年,恩施市下辖3个街道、5个镇、8个乡和1个管理处:舞阳坝街道、小渡船街道、六角亭街道、崔家坝镇、龙凤镇、板桥镇、白杨坪镇、三岔镇、新塘乡、红土乡、沙地乡、屯堡乡、太阳河乡、白果乡、芭蕉侗族乡、盛家坝乡、恩施大峡谷风景管理处。共172个行政村、36个社区。市政府驻小渡船街道市府路23号。

地理环境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清江中上游,东邻建始县,西接利川市,南毗鹤峰县宣恩县咸丰县,北连重庆市奉节县。介于东经109°4′48″-109°58′42″、北纬29°50′33″-30°39′30″之间。恩施市域东西横距86.5千米,南北纵距90.2千米,国土面积3971.58平方千米。

恩施市境内为鄂西南山地,属中国地势第二阶梯末端,云贵高原东延部分。西北、东南高,中部低,呈东北至西南纵裂地带走向。境内沉积岩分布广泛,多山间槽坝;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全,溶洞天坑较多。

恩施市境内可供开发利用河流58条,主要河流有清江带水河马水河马尾沟河云龙河、太阳河、米田河、芭蕉河、车坝河等,水能理论蕴藏量75.6万千瓦。

恩施市属中纬度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呈现出垂直气候的分带性和局地气候的特殊性。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日照时数1300小时,相对湿度82%,年降雨量1400—1500毫米,年空气优良天数300天以上。

自然资源

恩施市境内植物资源常见的有50科、163属、309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银杏、珙桐、鹅掌楸、红豆杉、金钱松、穗花杉、粗齿红山茶等13种;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兽类、鸟类、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共40目、121科、585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黄喉貂、穿山甲、大灵猫、白猸、斑羚、林麝等12种。

恩施市境内探明矿产资源39种,产地103处,主要品种有硒矿、铁矿、煤矿、黄铁矿、石灰岩、白云岩、硅石、大理石、耐火粘土、钡、钼、铜、锌、铝、磷、水晶等

恩施市境内清江城区以上河段流域面积1381平方千米,降雨量21.99亿立方米;城区以下河段流域面积2160平方千米,降雨量33.23亿立方米。全市总降雨量62.19亿立方米,降水深度1567.7厘米。地表径流42.01亿立方米,产水模数105.9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产水系数0.68。

交通

318国道、209国道在恩施市境内交汇,宜万铁路和沪渝高速纵贯恩施市全境。

风景名胜

恩施市拥有5A级景区1个(恩施大峡谷)、4A级景区3个(女儿城、梭布垭、土司城),3A级景区4个(龙鳞宫、枫香坡、二官寨、望城坡)。

星斗山

星斗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咸丰、恩施三县(市)的交界地带,西北距利川市70千米,山体呈西北向东南倾斜,东起恩施磨搭勾,南抵咸丰三阵岩,西至利川田坝,北临利川花板溪。总面积2880公顷,主峰海拔1751.2米,最低海拔840米,相对高差很大。传说,该山主峰隔天宫极近,常有神仙摘星辰当灯,来往于星斗山与天宫之间,故名星斗山。

该山山体呈西北向东南倾斜,东起恩施磨搭勾,南抵咸丰三阵岩,西至利川田坝,北临利川花板溪。山形如弓背,山脊似刀梁。在利川境内,山上有十条大沟呈扇骨形展开,汇集于芭蕉溪内。山麓有三条小河蜿蜒奔流,潺潺山泉清澈甘甜。山顶曾有明天启时所修的三邑寺一座。古诗云:“危楼高百尺,上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星斗山地处我国西南高山向东南低山、丘陵过渡的第二和第三阶梯地带,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受冰川影响很小,许多古老稀有植物被保存下来。并由于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复杂多样的自然地貌,使该山植物得以聚集和分化演替。不仅具有古、老、稀的特征,而且具有东西南北中各带相互渗透的过渡特点。该山植被区系庞杂,起源古老,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古老稀有珍贵树种有秃杉、珙桐、银杏、钟萼木、利川银鹊等40余种。珍贵花卉植物有兰草、凌霄花、各色杜鹃、湖北白花木兰等100余种。这里有“药园”之称,天麻、北三七、扣子七、头顶一颗珠、七叶一枝花等数十种名贵中草药材也在这里大量生长。星斗山动物种类繁多,有鸟类6目,13科,41种;兽类20余种,蛇类10余种。[1]

恩施大峡谷

恩施大峡谷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被专家誉为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难分伯仲的湖北清江恩施大峡谷位于长江三峡附近的鄂西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是清江大峡谷中的一段。峡谷全长108千米,总面积300多平方千米。峡谷中的百里绝壁、千丈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景点美不胜收。自然景区则主要由大河碥风光、前山绝壁、大中小龙门峰林、板桥洞群、龙桥暗河、云龙河地缝、后山独峰、雨龙山绝壁、朝东岩绝壁、铜盆水森林公园、屯堡清江河画廊等组成。

华中理工大学著名的建筑与旅游专家张良皋教授实地考察对比后认为,恩施大峡谷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峡谷,“即使走马观花也令人如痴如醉”。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论壮观,清江大峡谷与之难分伯仲;若论风景之秀美、景观之丰富、层次之多样,恩施大峡谷的沐抚段则远胜于科罗拉多大峡谷。而且这里还是巴文化发源地,人文特色浓郁,而科罗拉多大峡谷仅有少数印第安人居住。

“八百里清江,每一寸都是风景。极具开发价值的恩施大峡谷如不向世界推介,绝对是一大遗憾。”张良皋说,这里的峡谷山峰险峻,山头高昂,有仰天长啸之浩气;谷底的清江水质清幽,令人有脱胎换骨之感受。沐抚大、小龙门6 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就有200米以上的独立山峰30余座;静水清江,虹桥卧波、青山倒影,让人产生海市蜃楼的幻觉;沿清江乘船顺流而下,云雾缭绕,白鹤翩跹,情景交融,仿佛置身于浩缈悠远的世外天地之间。[2]

枫香坡

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位于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高拱桥村,距市中心10公里,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寨内有生态茶园300余亩,休闲景点20余处。可参加推磨、舂米、榨油、采茶、制茶、织布、垂钓、打铁、做瓦、水车汲水等农事体验活动,还可品油茶汤,吃农家饭,欣赏侗族歌舞。

 枫香坡侗寨作为芭蕉侗族乡经济腾飞的一翼,在地理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为了促进芭蕉侗族乡经济进一步发展,对学生进行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位于芭蕉侗族乡高拱桥村,辖区内共56户256人。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离州府10公里。寨内现有可供游客体验休闲景点20余处,游客在寨内享受自然风景的同时,可从事推磨、舂米、榨油、采茶、制茶、织布、垂钓、打铁、做瓦、水车汲水等农事体验活动,还可参观传统农具展示,品正宗油茶汤、吃可口农家饭,欣赏原汁原味的侗族歌舞,在侗族小妹的拦路歌声中领戴侗带、豪饮拦路酒。[3]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