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恒春张家北门祖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恒春张家北门祖厝”照片来自自由时报

恒春张家北门祖厝位于台湾屏东县恒春镇。这座建于清朝光绪初年,和恒春古城同寿的一条龙古厝,是顶五房第六代孙张文珍,为了耕作和管理北门外的八十几甲田地,才决定在北门的东门溪畔盖了这间家屋。张洧齐在〈恒春北门外的一抹红唇——恒春张家百年祖厝介绍之一〉说:“张文珍委托澎湖石匠,就地取材满州榄仁溪枫港石,混以石灰红土砌造闽南一条龙五间式建筑。恒春张家北门祖厝见证垦丁、恒春、车城一带开拓史,具恒春地区开发史意涵,具历史文化价值。且该建物符合恒春气侯特色的传统建筑,配合地域环境,有其构造特色,表现地域风貌或民间艺术特色。[1]
     


建物特色

恒春张家北门祖厝照片来自自由时报

恒春张家北门祖厝是所谓的“恒春厝”。是一种具防御性、防风性、防高热,兼具风土地方性的特色建筑,或许台湾尚有许多合院建筑,但是“恒春厝”只有恒春有,因为恒春夏日高温炎热,长年有落山风、焚风、台风,史书记载此处“春冬频旱”、“朔风凛冽,无日不风”。若聚落没有特殊的防风、减少蒸发、防热设施,则难以安居。北门张家“恒春厝”是少数尚存利用竹堑的防御性建筑,具罕见性,早期高屏一带的马卡道人(Makatto)就擅长利用竹围,汉人接触马卡道人,对部落中的竹围印象深刻,认为不比城墙逊色,尤其是小型村落的防御,因此台湾的竹堑、竹围非常有可能是来自原住民及中国原乡的乡野经验,张家祖先是客家人,曾经与马卡道族原住民通婚,说明了这些可能性。“恒春厝”外观与台湾其他地区传统建筑略有不同,本体古厝短出檐、有防风及隔热的“巷路”建筑设计,采用恒春的枫港石和石灰红土,建筑上的“兔耳”构建,也是为了悬挂木板,防风防雨,提供门窗又一层的保护。但是这样仍不足,因为早期台湾盗匪横行,必须运用竹堑防御,至今恒春仍保留有“竹城仔”地名可以佐证,屏东出身的抗日猛士林少猫更是擅长挖高堑深壕,环置刺竹自保守护。另一方面“恒春厝”本体建筑需要竹堑保护,才不至于毁于风灾,而竹围更是古人的科学知识,用来控制微气候,是活生生的绿建筑案例。[2]

纳入历史建筑之一

文资委员至张家古厝会勘 [1]

人面浮雕祭屋所在场域则是望嘉部落的神圣空间,见证望嘉部落祭仪与传统,也是研究“箕模人”发源迁徙的重要依据。[3]“恒春张家北门祖厝”约在1875年兴建,与恒春古城建城沿革相依存,对于研究客家家族移垦恒春半岛历史占有重要地位,而内走廊的建筑空间以及建筑材料、构造方式富有半岛气候特色与地域风貌,文资审议会议通过登录为历史建筑,范围为侨勇段123地号(正尾身五间之建筑本体)。2016年屏东县政府昨天宣布通过9项文化资产,包括先前被批评遭到破坏的潮州旧铁桥、排湾族望嘉旧社人头骨架、头骨冢等都列入县定古迹,另外,海丰三山国王庙的巡男丁,也列入县定民俗。通过的9项文化资产分别是3处县定古迹:“排湾族望嘉旧社人头骨架、头骨冢纪念碑”、“排湾族望嘉旧社人面浮雕祭屋”、“潮州旧铁桥”;2处历史建筑:“恒春张家北门祖厝”、“新埤玉环善牧天主堂”。县定民俗及有关文物4项:来义白鹭maljeveq(祖灵祭)、来义高见maljeveq(祖灵祭)、来义望嘉pusau(送祖灵)、海丰巡男丁(灯)。县府昨天通过的9项文化资产,最有看头的要算是望嘉旧社人头骨架与人面浮雕祭屋。文化处表示,推测在400年前荷治时期就已存在,人头骨架是排湾族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人头骨架,见证望嘉部落发展历史与原住民族的战斗文化。[4]


视频

【恒春张家子孙-张家北门祖厝(恒春人的家)】

【《村民大会》EP550:留住恒春客 (屏东恒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