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一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一伟原圖鏈接

张一伟

张一伟莫斯科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任中国石油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理事,中国石油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

个人简介

  男,汉族,1933年1月生,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1953年11月入党,1956年7月参加工作,莫斯科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履历

  张一伟 男,1933年生,祖籍安徽巢湖,1952年至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专业学习。1956年至1958年北京地质学院任教。1958年至1962年莫斯科石油学院石油地质综合勘探专业学习,获副博士学位。1962年至1978年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教师,1978年至1984年华东石油学院地质教研室副主任,1984年至1986年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主任,1986年至1989年华东石油学院副院长,1989年至1994年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党委书记,1994年至今石油大学校长。1988年晋升为教授,1992年被选为享受政府特别津贴的科技专家,1993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7年被莫斯科石油科技大学授予名誉博士,2002年任俄罗斯自然科学研究院外籍院士。1986年以来,曾任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地学部主任,

张一伟原圖鏈接

详细介绍

教育家

  张一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自幼深得其伯父———我国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将军的培养和教育,他一直把张将军所倡导的“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人生座右铭。他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潜心工作,总结并确立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他曾三次组织进行石油勘探类教材的编写,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并出版多部专著,为石油勘探教学做出了突出贡献。他重视生产实践与教学科研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创新知识相结合、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坚持并倡导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为开拓学校的新局面、探索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规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我国石油行业的振兴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就及所获荣誉

  1992年,他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有突出贡献教育专家”。他曾多次带领师生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并紧密结合学校特点,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向,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为我国石油行业输送了一大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他担任学校主要领导职务后,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关于石油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和指示精神,抢抓机遇,使学校首批跻身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为北京和华东两校区明确了办学方向,夯实了发展基础,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他积极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努力使学校建设成为新科学、新思想的发源地、传播地。他组织成立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实体—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油藏描述与预测研究所等,吸引聚集了众多国内外优秀人才,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他还主持创办了《石油科学》(英文版)学术期刊,并担任编委会主任、名誉主任,为该期刊的发展并最终被SCI收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石油大学理事会理事长

  他兼任石油大学理事会理事长,致力于推动北京和华东两校区与四大石油公司的全面合作。他担任中国石油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的职务后,以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在高等教育界的影响,积极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出谋划策,他坚持贯彻教育部对我校提出的“共举一面旗,共同谋发展”的方针,为维护北京和华东两校区的共同利益全力以赴,奔波操劳。

地质学家

  张一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他及时抓住学科发展和生产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推动和发展了相关的理论和前沿科学。他多次组织大型野外及油区的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多次深入川鄂地区、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为我国寻找更多的油气资源,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风餐露宿、孜孜不倦。

组织多项科研攻关

  他曾组织多项大型应用基础及基础应用研究的科研攻关,推动了盆地构造研究,发展了“地壳波状运动”学说,并将其应用到含油气盆地分析和石油构造分析中,对板内含油气凹陷的形成、演化及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弥补了板块学说的不足。他还在国内率先开展油藏描述攻关,并提出“以地质为主体,多学科一体化研究”的新思路,与大港油田合作承担的“改善枣园油田开发效果”攻关课题,首次在国内成功地研制了一套针对我国陆相、高度非均质性、早期注水开发断块油藏的精细描述方法。他还推动和组织了油气成藏基础理论研究,在“脉动式和突发式油气运移及成藏”认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系列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省部级、国家级奖励。

  他以在石油地质学界新颖的学术观点和广泛的影响,1997年被俄罗斯国立古勃金石油天然气科技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地质界最高荣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2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周恩来总理为他题词

  在半个世纪之前,周恩来总理曾为他题词:“为加强国防力量而努力”,激励他投身祖国建设,献身石油事业。他不辜负周总理的殷切期望,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心血,全部奉献给了我国的科技事业,把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献给了我国的石油高等教育事业。他集教育家、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建立了卓著业绩。作为著名教育家,他多次强调指出“唯有人的素质是不能引进的”,在国内备受推崇。他用辩证唯物论指导人才培养,提出“不断完善人类”应是教育的本质和基本问题,强调培养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尤其注重综合素质。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培育了一批能攻坚能吃苦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地质学家,他严谨治学、注重实践,善于吸收新思想并在实践中发展创新,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学校卓有创见的领导者,他知人善任,爱护人才,尤其对青年学生、专家教授、归国留学人员、统一战线成员等各界人士,满腔热情,关怀备至,特别注意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为学校建设贡献力量。

  他为石油大学(北京)昌平新校园的建设殚精竭虑、奔波操劳,在较短的时间内,重新树立起了石油高等教育在北京的窗口形象,也为学校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他高瞻远瞩、顾全大局,克服各种困难,充分发挥北京和华东两校区各自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争取到丰富的办学资源。他的优秀品格、进取精神和为学校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载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的史册。

社会评价

  张一伟先生德高望重,为人师表。在学生眼里,他慈祥智慧、雍容豁达,以独有的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为学生的成长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在亲人眼里,他春风化雨,骨肉相附;在处事方面,他诚信宽厚,淡泊名利,举重若轻,宽容大度;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他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日常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兼容并蓄,总揽全局;在日常生活中,他厚德载物,忠厚讷行,终身俭朴。在他身染重病弥留之际,还十分关心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关心中国石油大学的发展。他为党,为人民的事业,为中国石油大学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值得后辈及师生员工永远学习和发扬光大。

  我国杰出教育家、著名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石油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大学理事会理事长,原中国石油大学校长张一伟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9年5月24日17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2009年5月30日上午10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了张一伟教授遗体告别仪式。

  敬爱的张一伟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张一伟先生科研教育与学术思想发展简史(1949—2009)

  张一伟童年时代受张治中家庭熏陶,并在青年时代受共和国领袖以及教育家的指点,热爱大自然,对山川中的矿石感兴趣。

  1949年,16岁,随伯父张治中在北京与周恩来接触,在六国饭店周恩来走他与兄妹的饭桌旁说:“小朋友们,欢迎你们!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建设新中国!”此后,周恩来安排相送列宁装和一些新书如:《半夜鸡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1950年,17岁,由蒋乃峥介绍入团,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结识进步青年团员熊琦华。

  暑假期间,在张治中家向毛泽东介绍学校生活和每月6元伙食费情况。毛泽东听了说:“再紧,也要省一点给你们。”不久,学生们的伙食标准提高到每月7元钱。

  1950年12月9日,和周恩来谈了自己的理想。他说:“初中时看了《人和山》等书,想学地质,探索大自然,寻找矿藏,建设祖国,增强国防。”周总理欣然命笔为他题字:“为加强国防力量而努力”

  1952年,19岁,以第一志愿考入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地质专业学习。即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

  1953年11月18日,20岁,在北京地质学院由王杰、魏俊超介绍支部大会通过,1956年3月28日北京市委批准,1957年4月29日转为正式党员。此间,和熊琦华确立恋爱关系。

  在校期间,聆听李四光、孙云铸、谢家荣、尹赞勋、袁复礼、汤中立、冯景兰等学者的演讲和教诲,他们献身地质科学的精神,以及在地质实践中所表现的科学态度,成为张一伟的人生榜样。同时在系主任潘钟祥、王鸿祯、杨遵仪亲自指导下,认真学习地质科学理论。其中,潘钟祥与苏联专家Г.Е.梁布兴合作进行石油地质学教学工作,潘教授讲授中国石油地质特征和介绍中国油田的分布规律,突出了陆相生油观点,引起了张一伟的思索。他反复学习《石油地质学原理》等专著,特别是系主任中国石油大多生于沉积盆地之中的“盆地说”观点提出,对张一伟产生了深刻影响,面对该项研究与论证薄弱情况,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王鸿祯、杨遵仪等学者们看到张一伟专心致志,无不感到欣慰。从事石油地质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年轻的教师陈发景,看到张一伟的孜孜不倦,对他寄予厚望。就连他的同届同学史训知、汪集旸、郑浚茂、胡见义、毛秀兰等无不佩服张一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精神。

  1954年—1956年,熊琦华喜欢艺术,尤其是在艺术创作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天赋。在张一伟的劝说下,放弃家里让他报考航科学院和总政歌舞团、电影学院的录取,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

  此间,张一伟野外实习,张一伟与郑浚茂、马正等同学先后分别西行直抵川东巴县和青海柴达木盆地等地方。实习工作中他起早贪黑地赶填地质图,不断地与沙漠、荒野的地质油气勘探、油藏分析等问题打交道。结合石油地质系教授认为的中生代第三纪,中国西北部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内陆盆地,其中沉积了湖相、沼泽相及河流相的沉积物,产有丰富的石油观点,为论证“陆相不仅能生油,而且是大量的”这一重要结论,几个月里,张一伟几乎没有洗过几次脸。在大漠深处或贫瘠野外,时常遇到补给跟不上出现缺粮断水情况,在十分危急中度过难关。为祖国找石油、找矿藏的强烈责任感,他和同学一起面对这些艰苦全然不顾。他开始领悟到,学校讲授各类课程的重要性和野外地质实践的实际意义。

  期间,张一伟随伯父张治中与毛泽东同在北戴河的时候,与毛泽东和中央首长子女接触,毛泽东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词章“浪淘沙·北戴河”

  1956年,秋天,张一伟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地质与勘探专业毕业后被留校任教。后来那届老同学被称为“地质黄埔”一期毕业生。与汪集旸、郑浚茂等11名同学被选入北京俄语专科学校留苏预备班。

  这一时期,油气资源正是国家建设的重点,急需地质工作者为国家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地,他就带领学生实地教学,这为他实现地质理想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1957年1月28日,24岁,在北京地质学院会议室里,张一伟穿着张治中送他的中山装与熊琦华成婚,参加了学校举办的集体婚礼。新家是在学校宿舍三层筒子楼里,简单而又俭朴。

  此后,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战略性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张一伟、熊琦华就在这石油普查勘探队伍中。当时,根据地质力学的理论,石油普查勘探队在一些辽阔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在约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内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石油普查。从张一伟和熊琦华参与的石油普查勘探队所取得的大量地质资料看,不仅初步摸清了中国石油地质的基本特征,而且证实了中国有着丰富的天然石油资源。夫妻俩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各自的野外遥遥比拼,事业与爱情相映生辉。张一伟带领实习生在湖北野外勘探,熊琦华也在川东山区实习锻炼,为普查大队提供资料、数据。

  他带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教学,足迹在鄂西渝东,主讲的石油地质专业方面的课程,以严谨的冶学作风赢得了学生和石油勘探职工的尊重。同时,他与陈发景老师在野外做《四川盆地南温泉构造与石油沟气田构造裂缝对比》研究。也是这一年,在大量的数据资料面前,江汉油田开始启动油气勘探工作。

  1958年,为开发国家矿产资源,加强国防和经济建设,国家选拔了数批优秀学生前往莫斯科石油学院(现为俄罗斯国立“古布金”石油天然气大学)和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学习。张一伟被国家选派到前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学习,和王涛成为了同学,同在这里攻读副博士。他们与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汪集旸等中国留学生相互走访、交流。

  这一期间,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及利比亚相继发现了基岩油田,而且都是大油田。1959年中国在玉门鸭儿峡发现了志留系变质岩裂缝油藏,成为中国最早发现的基岩油藏。张一伟和王涛、汪集旸等留学生敏感地注意到了中外这些发现。

  张一伟和王涛结合《中国地质学》,其中提到“东海、华北有经济价值的沉积物”分布特点与规律,根据地质力学、板内“地壳波状运动”的相关理论的研究,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观点出发,认真分析了中国地质条件,认为在中国辽阔的领域内,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共同的奋斗理想与事业的进取精神,张一伟和王涛结成了深厚的友谊,成为无话不说的挚友。

  张一伟和王涛是在一个系,一个教研室。张一伟是研究构造的,王涛是研究油气分布规律的。但是他们俩研究的结果确实是殊途同归,常常得出的相同的结论,基本上在学术上认识是一致的。王涛是通过大量的研究实际的例子,研究油气分布的规律。张一伟研究和运用的是地质构造理论。当时前苏联有两个学派,一个是垂直运动,一个是波状的运动,由此形成很多派生的地质现象。王涛与张一伟研究的结果没通气,通过大量的实际资料分析得出结论是一个,从而确定了地壳的波状振荡运动,是认识油气层藏的地质条件和活动规律的一把金钥匙。张一伟通过他自己的潜心研究,进一步的把这个波状运动的学术进一步深化,用波状运动来进行构造的分析和油气分布规律的分析,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板内波状运动照样是形成分油气,含油气盆地和油气层藏的条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这一点上来讲,张一伟又把板块理论没有提到的问题做了一个补充。王涛与张一伟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在工作当中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在困难当中同舟共济,在日后的共同事业不同的岗位中得以大展宏图。

  1949—1959年,是张一伟科研教育和学术思想萌芽时期,应该说,进入前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学习以后,开始逐步接触石油地质前沿各种学说,开阔了视野,为科研教育和学术研究与探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2年,29岁,张一伟在获得俄罗斯古勃金国立石油天然气大学(原莫斯科石油学院)获地质学、矿物学副博士学位回国。

  张一伟回国前,国际地质学界还在分析世界各地发现的陆相地层产出的原油,尽管存在不同的来源与成因解释,但已孕育着陆相生油理论,它将作为石油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冲击着惟海相成油理论的主导地位。张一伟看到,这一时期一些中外学者面对大庆油田的发现,虽承认陆相石油生成和聚集的事实,却还不能证明具有较大规模的有机质堆集、转化、运移,并能够形成较大型油气田。于是,他根据油气成藏过程、机理与主控因素等相关知识,在前苏联《土库曼共和国科学院学报》第3期和前苏联高校通讯《石油与天然气》第5期上,发表了石油矿床和地质ALSHERONSKOGO阈值研究的两篇精彩论文,引起了学术界和地质专家对中国留学生的高度重视。张一伟主攻学海洋石油勘探,他的博士论文在南里海阿塞拜疆的的巴库做的。他和王涛有许多共识,博士论文是有关海上石油的研究。

  即:前苏联高校通讯《石油与天然气》 1962第5期

  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И ЗАЛЕЖЕЙ НЕФТИ В НИЖНЕМ ОТДЕЛЕ ПРОДУКТТИВНОЙ ТОЛЩИ ВОСТОЧНОГО АПШЕРОНА

  前苏联《土库曼共和国科学院学报》 1962第3期

  ГЕОЛОГИЧЕСКО СТРОЕНИЕ АЛШЕРОНСКОГО ПОРОГА

  1965年,全国勘探找油遍地开花。北京石油学院和北京地质学院,派出大批找油勘探师生,深入石油勘探生产第一线。

张一伟深入华北油田,熊琦华带领实习生落在了玉门油田的采油三队。尔后,张一伟和熊琦华相聚时,张一伟说,在强烈的波状运动挤压或拉伸作用下,一些大型盆地的基底会发生断裂,形成一些“断陷盆地”,通过几年来的华北渤海湾、

西南地区的横断山区来看,地壳波状活动剧烈的地区,这类盆地就更多见。熊琦华说,油气通常形成并赋存在沉积岩中,相对独立连片分布的沉积岩,才构成“含油气盆地”。我们只有在盆地中拿出令人信服的数据和资料,然后按构造单元,各个击破,才可能讨论生油、储油和含油气远景。张一伟坚信,渤海湾不仅有胜利油田,还将有新的发现。

熊琦华则对他说:“大西北的盆地,也如果你去了,会有更大的发现。”他们从太古界、中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到新生界,讨论到辽河盆地发现的含油层系,油藏埋深。多种沉积、多种储层岩性影响,造成油品类型多,原油物性变化大。得出盆地纵向含油层系多,油藏埋深跨度大的特点。谈及储层岩性以正常沉积的各种类型的砂岩为主,也有火山岩、碳酸盐岩和变质岩等特殊岩性油藏,储层空间类型多样,这些与海洋、陆地的关系。这是张一伟积累的波状运动思想和熊琦华研究油藏理论的初期形成,在夫妻的书信交往和日记中,这些理论探讨和思想交流时常显现。

  1962-1978年,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教师

  由于文革原因当了22年助教,于1978年7月被授予讲师技术职称。在此期间主要讲授《油气田勘探》、《油气资源评价》、《盆地分析模拟》和《专业外语》等课程。发表文章有:

  张一伟. 曲阳下古生界及震旦亚界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探讨.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1977,1(3)

  张一伟. 曲阳下古生界及震旦亚界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探讨.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1977,(3)

  1978-1984 年,华东石油学院地质教研室 副主任、副教授

  1978年,45岁,任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地质教研室副主任。

  1982年6月,被授予副教授技术职称。1978年至1983年承担“渤海湾盆地及油气藏形成条件”项目,最终箕状凹陷形成文章。

  推动了盆地构造研究,发展了“地壳波状运动”学说,认为“地壳波状运动是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并将其应用到含油气盆地分析和石油构造分析上,用波的传递及复合等基本原理综合解释了鲁中、济阳、渤中箕状凹陷分布的基本等距性、凹陷北断南超、最大沉降中心以及主力含油层系有规律的迁移现象,对板内含油气凹陷的形成、演化及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有重要的意义,弥补了板块学说的不足。并积极推动及开展油藏描述攻关和油气成藏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创新认识和多项进展。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期间发表文章:

  山东西部箕状凹陷形成的探讨—初论地壳波状运动. 石油学报. 1983:4(4)

  苏联油气勘探工作概况及分析. 石油体制科技资料汇编(一). 1983

  编著书籍:《油气田勘探》(石油高等学校教材) 张一伟主编 华东石油学院出版社 1981年

  另外,1983年在南海东部石油公司内部报告会议中发表了《南海珠江口盆地油气区域地质条件浅析》一文。

  1984-1986 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 系主任、副教授

  1984年,51岁,任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主任。

  1984年,与油田合作承担“南海珠江口盆地远景分析”项目,为该项目负责人,同年在全国隐蔽油气藏学术讨论会上发表《关于东部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几个问题》。

  1985年至1986年,作为组织人之一参与完成部分“京津地区石油地质研究”项目任务,完成廊固凹陷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总结报告。

  张一伟在国内率先成功地开展油藏描述攻关,并提出“以地质为主体,多学科一体化研究”的新思路,推动和发展了油藏描述新技术,其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除此之外,他还开展了对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的研究,推动和组织油气成藏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创新认识和多项进展。在烃源岩催化生烃模拟试验、碳酸盐岩生排烃过程、油气运移成藏过程、油气排出及运移动力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在“脉动式和突发式油气运移及成藏”认识方面有所突破,合理解释了含油气盆地内部温度、压力场在地质历史上的演化过程,在对碳酸盐岩生烃和排烃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碳酸盐岩烃源岩的压溶作用和缝合线的存在对生烃、排烃过程的重要意义,研究还发现,油气的排运聚动力在沉积盆地的垂向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浅层油气排聚的主要动力是压实和动力流,而在深部,热动力起了更重要的作用。

  1986-1989 年,华东石油学院副院长、教授

  1988年5月,被授予正教授技术职称。

  1986年,53岁,开始作为负责人之一承担国家攻关项目“油藏描述技术研究”,完成主编论文一本。

  1988年至1989年,作为负责人承担“渤海湾盆地模拟及资源分析”部分任务。

  张一伟率先明确了石油大学“产学研”结合不是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而是工科院校的办学道路和方向。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在加强课堂启发性教学的同时,重视石油地质野外及油田综合勘探研究工作,足迹遍及大江南北。90年代初至今带领年轻教师深入条件艰苦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进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带领师生共同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的生产和基础科研实践。并不断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石油大学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能适应石油工业的需要,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的栋梁之才,而且使石油大学能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较快地发展。

  期间发表文章:

  张一伟,许文龙.盆地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 1987:11(3)

  翻译书籍:《含油气盆地分析》华东石油学院出版社出版, 1987

  1986-1996年担任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

  1989-1994 石油大学(北京)校长、教授

  1989年,56岁,任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校长、博士生导师,

  1989年,获得 “李四光地质科学教师奖”。

  1989年10月14日,在石油大学(北京)新校区、新学年的开学典礼上。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自己的办学思路。

  1992年,任石油大学校长,兼任石油大学(北京)校长。

  1992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教育家”称号,同年被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

  1993年4月8日,《中国大学生》杂志记者采访张一伟。

  1993年12月,60岁,具博士生导师资格。

  1992年和1994年,在美国休斯顿和斯坦福大学参加过两次学术会议,均作报告。

  1994年,61岁,参与和台湾中油公司合作的科学报告会。

  张一伟坚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报刊多次转载他有关人才素质培养的讲话“什么都可以引进,惟有人民的素质不能引进,只能在这块黄土地上自己培养”,“国民整体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制约了中国科技的发展,科技竞争力不强则构成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在危险,培养创造性人才、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乃是储备经济发展潜力。”他重视培养复合型勘探人才,要求学生懂得辩证唯物论,知道环境可以决定人,更要了解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综合勘探专业”教学效果良好,培养的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科的创建工作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优秀教学成果奖。

  张一伟积极推进民主、科学、法治的学校管理体制,目标是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发挥大家的智慧,形成创新的基础,使学校成为新科学新思想的发展地传播地。

  1996年,千辛万苦,顶住各方面阻力,抓南戴河基地建设、昌平科技园区及加油站和增购50亩校园土地等项目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石油大学(北京)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7年,石油大学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行列。

  1998年到2002年,张一伟主持创办的《石油科学》以丛书形式出版。由于没有正式刊号,最大的困难是稿源。2002年底,稿源难以为继,不得不停刊,《石油科学》走到低谷。

  2000年,石油大学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直属。

  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3年,《石油科学》获得新闻出版署的正式刊号,筹备复刊。

  2003年9月27日科技日报登载:石油大学50年学子10万。9月30日,经济参考报9月30日登载:石油大学喜迎50年校庆,并被搜狐等转。10月2日中央电视台二频道新闻档栏目报道石油大学校庆。当晚CCTV-1《新闻联播》播报校庆盛况 。北京电视台一套《北京新闻》、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凤凰卫视中午新闻档栏目同时报道了校庆盛况。

  2003年10月4日,石油大学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第一教学楼科学报告厅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并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理事会章程。石油大学校长张一伟当选为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王涛同志任名誉理事长。陈维嘉、郑虎、牟书令、罗汉、李辉、王军民、朱善璐、李秀生、仝兆岐等9名同志任副理事长。石油大学校长张一伟做了《石油大学现状及今后设想》的报告。

  2003年10月15日,中央电视台10频道:晚6:30-7:00播出专题片<<腾飞的翅膀>>报道中国石油大学发展。

  2003年9月25日《光明日报》登载长篇: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

  2003年9月,《中华英才》第16期,长篇采访和报道总校校长张一伟教授“献身石油育英才”事迹。

  2003年10月2日,70岁,参加教育部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四大公司签署共建石油大学协议签字仪式。

  这一时期,香港文汇报、石油商报、海洋石油、现代教育报、凤凰卫视、科学时报、北京晨报、信报、神州学人等众多媒体也对中国石油大学50年校庆进行了报道。

  2004年1月,英文期刊《石油科学》复刊新生。

  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中国石油大学”获得批准。

  2006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同年,学校开始建设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2007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评估,并获“单项奖”。

  1993年,努力促成科研、教学和科技开发一体的“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吸引了来自俄、德、法、英、美和挪威等国的留学人员及不同学校的国内博士,制定了一系列民主、科学的管理制度。该中心致力于高新技术、交叉学科、前沿学科的科研和教学,承担了国家973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基础研究项目“大中型油气田成藏定量模式研究” 、“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聚集与分布预测”及一大批不同级别和来源的项目,被参加学校“211”工程预审的两院院士和专家评价为“石油大学最有前途的研究单位之一”。

  期间发表文章:

  POLYCYCLIC BASIN SUPERPOSITION, STRUCTURAL INVERSION IN NORTHEASTERN PART OF NORTH CHINA PLATE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PETROLEUM EXPLORATION. PROGRESS IN GEOLOGY OF CHINA(1989-1992)——Papers to 29th/GC 1992,张一伟,陆克政,漆家福,刘国臣.

  张一伟,惟有人民的素质不能引进 中国大学生 1993第6期

  TERRESTRIAL RESERVOIRDESCRIPTION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中国地质学新进展(1993-1996) 张一伟,熊琦华,王志章,方朝亮,吴胜和,徐樟有.

  编著书籍:

  《油气田勘探及实例分析》 胡朝元,张一伟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0年

  《油藏描述与油藏模型》 信荃麟,张一伟等石油大学出版社1990年

  1993年,“枣园油田枣南孔一、孔二段储层与油藏精细描述”获部级一等奖

  1993年,60岁, 油藏描述与油藏模型 部级三等奖。

  1994— 2005年, 中国石油大学 校长、教授。

  1994年任石油大学校长兼校务委员会主任。

  1995至2009年,中国石油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1995至2009年,为中国石油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文章:张一伟,做中华大地的主人,人民日报(海外版),1994

  张一伟,熊琦华,王志章,马世煜,赵永琪. 枣园油田油藏精细描述技术与方法. 石油学报.1994增刊

  张一伟,方朝亮,谭时勇,崔磷典. 冷东—雷家地区复杂陡坡带砾岩稠油油藏成油条件及分布模式. 石油学报 1994增刊

  编著书籍:《地质统计学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张一伟主编 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4年

获得奖项

  1994年“改善枣园油田开发效果” 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部级) (排名第1)

  1994年“辽河油田冷东-雷家地区沙1、沙2段和沙3段砾岩油藏描述”获部级二等奖

  1995年“改善枣园油田开发效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发表文章:《枣南孔一、孔二段油藏精细描述》地质论评 1996增刊,张一伟,熊琦华,王志章,方朝亮,徐樟有,蔡毅,马世煜,赵永琪,王华崇,宋化超,陈瑞华.

  中国含气(油)盆地的构造格架和成因类型. 中国科学(D辑) 1996第6期(中英文版)张一伟,陈发景,陆克正,漆家福.

  编著:《油气勘探工程》丁贵明,张一伟等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年

  1996-2002年,担任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1997年,被母校俄国国立古勃金石油天然气科技大学荣誉博士

  文章:.APPLICATION OF WAVE GEOLOGY TO BASIN ANALYSIS OF HUANGHUA DEPRESSION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1997第1期张一伟,金之钧,刘国臣,Viadimir Shpilman(俄罗斯)

  中国含油气盆地波状运动特征研究 地学前缘 1997第4期,张一伟,金之钧,李京昌,刘国臣.

  产学研合作教育. “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 1997第3期,张一伟,胡新华

  编著:陆相油藏描述(中英文版) 张一伟主编 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7年

  1998年,“石油勘探类人才培养战略研究”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勘探早期盆地分析与油气评价 地质出版社 1998年,张一伟,张卫海等.

  APPLICATION OF SEDIMENTARY WAVE PROCESS IN QUANTITATIVE STUDY OF UNCONFORMITY——A CASE STUDY OF TARIM BASIN. Petroleum Science. 1998第1期,张一伟,刘国臣,金之钧.

  1999年“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获部级二等奖

  1999年获“石油高校勘探类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研究”获部级二等奖

  1999年获中国地质界最高荣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文章:“创造性人才——21世纪高等教育的目标,21世纪的大学”

  《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召开的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1999年

  1999-2002年,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地学部主任

  文章:

  原型盆地剥蚀量计算的新方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年第1期,张一伟,金之钧,李京昌,刘国臣.

  塔里木盆地环满加尔地区主要不整合形成过程及剥蚀量研究. 地学前缘 2000第4期,张一伟,金之钧,刘国臣,李京昌.

  深盆气藏及其地质特征探讨. 2000年地质矿产系统科技交流会交流论文,张一伟,金之钧,张金川.

  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勘探阶段.世界石油工业. 2000第12期,张一伟,吴欣松.

  2000至2009年,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

  获奖:

  2002年,“柴达木盆地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与选区评价”获省级一等奖

  2002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张一伟,庞雄奇,吕修祥,张金川,杨雷等. 中国油气资源潜力与勘探远景. 2002-2003年世界华人石油科技研讨会和中俄石油科技交流会上的发言

  张一伟.工科类院校应坚持走特色办学发展道路.中国高等教育. 2002第10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 张一伟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年

  《油气勘探工程》 张一伟编著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3年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论文集》 张一伟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年

  《廿一世纪石油工业与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年

  《油气藏形成与勘探》 张一伟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年

  2005年,72岁,任中国石油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大学理事会理事长。曾兼任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地学部主任、中国石油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等。

  2005年,72岁,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08年5月12日,入肿瘤医院。适逢512汶川大地震,傍晚,打电话委托办公室交1000元特殊党费。

  2008年,张一伟组织创办的《石油科学》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收录,这意味着《石油科学》终于登上了当今国际学术期刊的主流殿堂,张一伟住院中。

  2008年11月,75岁,病入膏肓的张一伟,坚持参加了谢文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最后答辩,并在答辩现场做20分钟讲话,畅谈了南海石油开发的项目研究远景。缘由:从学术上年轻时关注渤海湾,松辽,在俄罗斯学海洋石油勘探,他的博士论文在南里海阿塞拜疆的的巴库做的。他和王涛有许多共识,博士论文是海上石油的研究。

  2009年1月,中旬在病榻上写了一篇致校务委员会书面讲话: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告诫一场新的深入的高教改革正在酝酿。对中国石油大学来讲,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体制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当前办学思想和体制上发生了变化,我们怎么去应对,才能能站在这场教育革命的前面等问题。

  2009年4月,《教育改革应从解决基本的宏观问题入手》在病榻上完稿。发表于《石油教育》2009.3期和石油大学学报等相关媒体。

  2009年5月24日17时18分,张一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选自孟庆繁著《一伟人生》)

相关视频

张一伟 全球资产配置 中量会十四期
党员教育电视片《我是党员张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