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常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常怡
西南政法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
出生 1931年1月5日
山西省沁水縣
國籍 中國
職業 法學教育科研工作者
知名作品 《比較民事訴訟法》

常怡,我國著名民事訴訟法學家,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的奠基人[1]西南政法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2],中國法學會理事,四川省學位委員會委員。1960年在蘇聯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副博士學位,1992年獲政府特殊津貼。主編《民事訴訟法教程》、《強制執行的理論與實務》、《告訴申訴的理論與實務》等19本教材、專著及工具書,在法學刊物上發表文章30餘篇。

人物生平

1931年1月5日生,山西省沁水縣人。1947年參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至1951年8月任山西省沁水縣龍渠村小學教員,太岳行政公署民政處幹部科幹事,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人事處科員1951年9月至1955年8月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學習;1955年9月至1956年10月在北京俄語學院留蘇預備部學習1956年11月至1960年11月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研究生院攻讀民事訴訟法專業副博士學位,1960年11月獲得法學副博士學位,1961年8月至今在西南政法大學歷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及博士生導師

職務

曾任訴訟法教研室副主任(副處級)、支部書記和支委[3]

兼任第三屆中國法學會理事,第一屆四川省學位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屆四川省法學會常務理事。現兼任第四屆中國法學會訴訟法研究會顧問,第一屆重慶市學位委員會委員,第一屆重慶市人大立法諮詢委員會委員,鄭州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汕頭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

法學專著

□比較民事訴訟法/常怡,2002-12-1版 □民事訴訟法學(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常怡,2002-12-15版

□民事訴訟法學--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常怡,1994-3-1版

常怡 法學論文

□《中國調解制度》 /常怡,,

引文索引(常怡的論著被以下論文引用僅限本網不完全收錄)

□論現行法院調解制度的弊端和改革 /羅輯,,

□論物證鑑定結論與專家證人證言的區別 /劉紅娟,,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野下的民事司法救助制度 /周成泓,,

□淺析法官助理制度對我國民事審前程序構建的積極意義--以訴訟效率為價值指引 /何惠生,高原,,

□試論信賴利益保護、例外及當事人更換--芻議對"方舟旅行社"訴"東方航空公司"一案引發的思考 /劉江,,

□試論我國民事訴訟中的自認 /王志傑,,

□新一屆村委會可否以訴訟方式向上屆村委會成員索要公章 /劉京柱,,

□執行競合問題的構想 /何艷芳,余茂玉,

□級別管轄制度的新思考 /余茂玉,,

常怡

□論民事訴訟中的再審程序 /鄭治虎,,

□論我國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權利不平等傾向 /奚瑋,,

□《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當事人訴訟權利的平等保護 /奚瑋,,

□重構民事審判監督程序之我見 /田濤,蘭平,

□論專利侵權責任 /施國明,,

□論民事執行權的再分配----兼談執行體制改革 /王建軍,,

□試析我國專利權保護的特別規定 /徐巍,,

□淺談我國民事訴訟當事人訴訟上自認 /牛生光,,

□民事訴訟中的抗辯和否認 /徐巍,,

□證據的屬性問題研究--淺析民事訴訟中視聽資料的合法性 /王清鎮,,

□民事訴訟法律關係論 /田平安,,

民事程序價值之管見

相關訪談

西政的輝煌是如何鑄就的?西政現象能否複製?高校該不該把開辦法律專業作為吸收生源的招牌?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了中國民事訴訟法界泰斗級人物,新中國民事訴訟法奠基人常怡教授。

常怡教授已有80高齡,但他依舊精神矍鑠。因為聽力不好,常怡教授戴着耳機跟記者交流。

關於輝煌西政學生出了很多高官

華西都市報:1978年考入西政的學生已經占據了中國法律界的半壁江山,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常怡:文革期間,西政的老師大都沒有離開學校。文革結束之後,學校具備了複課的條件,比其他政法院校恢復招生早一兩年,這在時間上具有優勢。

文革之後,國家急需100多萬政法人員,受過專業法律教育的學生就成為「香餑餑」,特別是1982年,剛剛畢業的第一屆本科學生搶手得很。

湖南省省委書記周強,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江必新,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朱孝清等等……都是1978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學的。

從主觀上來看,經歷了10年文革之後,很多學生渴望知識的心愿十分強烈,教師傳授知識的心愿同樣強烈。

華西都市報:為什麼西政有些課

堂上有兩名教師同時教學?這對教學有什麼積極意義?

常怡:西政的校訓里有「辯論文化」這個說法,這是學習法律必須具備的文化,兩個老師同時教學,可能出現不同的觀點,兩種觀點的碰撞能夠給學生帶來靈感。

這種辯論的傳統延續了幾十年,已經成為一種西政文化。

關於成績西政光輝還在繼續

華西都市報:有人把西政比喻為「沒落的貴族」,已不再光輝,您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常怡:應該說西政的光輝依舊。78級學生的輝煌與當時的歷史原因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當時的社會背景,我想也成就不了現在這麼多的高官要員。

不應該以1978級學生為歷史樣本,輝煌是不能複製的,現在不能用有多少人當了大官來衡量學校的光輝。而應該看到西政為國家培養了多少懂法律的人,按照法律要求辦事的人。

1979年西政才建立了5個碩士點,現在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

學校今年招收的本科生就有接近5000人,而且現在的教學條件比文革後剛剛恢復招生那會兒要好得多,因此,西政沒有沒落,西政的光輝還在繼續。

華西都市報:目前全國有550多所高校開辦了法學專業,您如何看待法律專業「大眾化」這個問題?

常怡:西政是一張名牌,正在遭到很多嚴重地複製。有些學校招募幾名法律專業畢業的老師就開始組建法學系,法學院。有的學校基礎差,師資力量薄弱,教學環境也不好,這是對學生不負責任的行為。

華西都市報:前段時間有報道說,有個博導一次性招牌了40多名博士生。您認可「批量生產」博士生嗎?

常怡:教學生不應該跟醫生號脈一樣,10分鐘就能夠診斷一個病人。有些大學教授告訴學生:我有事會給你打電話,不給你打電話就不要來找我。這種教學態度對學生極度不負責任。

我的學生隨時可以找我,我每個星期至少會跟學生見一兩面,我也要隨時掌握學生的情況。根據我的經驗,每年帶3個博士生就足夠了,最多不能超過5個人,否則就成了走過場。

參考來源

  1. 常怡 ,百度
  2. 訴訟法學家——常怡教授 ,道客巴巴, 2017-03-18
  3. 常怡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