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武半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崇武半岛,向东伸入大港与泉州湾间,北有青屿,南有羊屿,东临台湾海峡,西以后洋、东坑一线与山霞相连,属惠安县。以半岛上重镇崇武得名,崇武的意思就是崇尚武备。是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1]
中文名: 崇武半岛
读 音: Chónɡwǔ Bàndǎo
位 于: 福建省东南部海岸。
面 积: 约25平方公里
简介
崇武半岛(Chónɡwǔ Bàndǎo),在福建省东南部海岸。面积约25平方公里。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地势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东、西以低丘、台地为主,大部海拔在100米以下,最高峰大鸟山海拔113米,中部以平原、台地为主,地面高程50米以下。在岬角和基岩岸段,有海蚀洞、海蚀阶地、海蚀崖等;滨岸有沙丘、沙垄等风沙地貌。渔业、养殖业、盐业发达,产带鱼、鱿鱼、海带、紫菜、贝类等。崇武镇为海防要地,有著名崇武古城和渔港。有公路接福分(诏安)公路。
崇武镇
“崇武鸡鸣,梧栖可以听到。(梧栖为台湾西海岸中部一座小镇)”这样一句俗话,说的正是崇武半岛与台湾的距离之近。崇武与台湾相距仅97海里,历史上有“海接东南一夜舟”之说,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崇武成为闽台以至两岸同胞交往联系的主要桥梁之一。自古以来,两地的往来就非常频繁;改革开放后,崇武作为对台开放的窗口,不仅建立了祖国大陆第一座对台贸易专用码头,也在两岸交流合作方面创下了几个“第一”。
第一笔闽台民间小额贸易
1979年,国务院批准崇武港正式对台开放,崇武成为全省四个台轮停泊点和对台小额贸易点之一。随着崇武港的腹地惠安县成立了台湾同胞接待站,来到这里的台湾渔船日益增多。
崇武渔民李春成并未料想到,他与台湾渔民做成的一次“买卖”,竟然成为第一笔闽台民间小额贸易。1981年春,李春成与台湾渔民在海上进行水产品的交易,卖出了一些黄花鱼———当时,崇武港盛产每尾一斤左右的黄花鱼,很受台湾渔民的青睐。后来,李春成无意间与台湾渔民聊起,崇武镇上有许多石雕工艺品,非常精致,很适合当礼物送人。于是台湾渔民跟着他上了岸,到镇上转了一圈后,买了许多工艺品回去,第一笔闽台民间小额贸易由此诞生!
没想到,这些工艺品在台湾卖得很好,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台湾渔民经常进港来买小工艺品及其他一些海产品,两岸间的小额贸易日益增多。值得一提的是,崇武影雕工艺尤其受欢迎,许多台湾渔民都是带着自己和家人的照片来找影雕艺人,希望把他们的形象定格在石头上。
时任崇武镇党委书记的陈新兴告诉记者,1984年底,崇武镇成立了崇兴对台贸易公司,负责对台输出产品。次年春节,该公司在一个星期之内就为台轮提供了20多吨的黄花鱼和50多吨的其他经济鱼类,创下了500多万美元的交易额。
第一座对台贸易专用码头 崇武和台湾两地的船只往来越来越频繁,最多时每天从台湾来的船舶竟有20多艘。由于没有码头,舟船只能停泊在海上,货物靠小船驳运,旅客赤足涉水上岸,十分不便。鉴于此,崇武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希望建一座对台专用码头。后来,在崇武镇西南隅海角,祖国大陆第一座对台贸易专用码头开始动工。施工方克服了风浪影响大、海底地形复杂等因素,采用先进的“扭王字块”工艺,成功地抗拒了风浪,建成码头。
崇武码头于1989年正式交付使用,大大促进了两岸的民间贸易。除了建有千吨级泊位的崇武码头,崇武还新扩建崇武、大汭、港干等5个台轮避风港,以及红十字会崇武救护站、台胞接待站等一批设施,不断改善港口、码头、道路、水电及通讯等设施,为台胞提供更多的服务。
从简单的水产品、石雕工艺品交易开始,到台商用大货轮把整船的涤纶丝、西装布等轻工原料运到崇武港,崇武与台湾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成熟,吸引了上海、天津、江苏等地的企业纷纷到崇武采购台湾原材料。
第一次大陆渔工登上台轮工作
“1988年,崇武渔工首次登上台轮工作,这也算是大陆第一呢。”陈新兴介绍说,当年,崇武镇根据台轮急需渔工劳务等情况,由大汭村与基隆渔业公会进行渔业合作,首次派出30名崇武渔工登上台轮从事捕捞工作,这在大陆也是一个突破。崇武渔民长期靠海为生,被雇用的渔工诚实勤劳,经验丰富,在生产上充分发挥作用,且与台湾人的语言相通,因此很受台湾渔轮的欢迎。
有了第一次,崇武开始积极拓宽对台渔工劳务合作,派出的渔工保证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并在技术、办证、接待、补给等方面给予一条龙服务。同时,他们还健全劳务保险,通过举办培训班、以老带新等方法,提高渔工技术素质,培养出一批能担任大副、大车、二车的船员。崇武对台轮提供的渔工劳务服务逐渐增多,每年都达数千人次,双方发挥了互补、互利、互促的作用。
与此同时,台胞来崇武投资兴业的人也不少。崇武在台湾的乡亲有三万余众,台湾基隆港不仅设有崇武会馆,还建起了“大汭新村”。而崇武建立的一条“台湾街”,也吸引了不少进港的台湾渔民,许多渔民都会到这条街上吃饭、购物。 两岸情谊胜似亲人
随着崇台两地的民间交往和经贸合作日渐活跃,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不断加深,浅浅的海峡见证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崇武建立了红十字会救护站后,台胞求医问药比以前方便了许多。1988年夏天的一个深夜,崇武镇西华村村民张成安、张祖志急匆匆跑到红十字会崇武救护站求助,他们的姑父、台北商界知名人士庄先生,因高热不退,神志不清已近5个小时,请求救护站诊治。10分钟后,由主治医师李少奎等3人组成的医疗小组就准备好了救治器械,病人一到立即投入抢救工作。经诊断,庄先生患有胆道感染,医疗小组随即制定医疗方案,经过几个小时的救治和看护,次日清晨4时半,庄先生的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次日下午,康复后的庄先生同医护人员道别时,含着热泪说:隔绝40多年,首次回乡就遇到医德、医术如此好的医生,感受家乡的亲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崇武还先后救护了不少遇险的台湾渔船和台湾同胞。当时的报纸曾报道了这样一个故事:1991年6月26日傍晚,在崇武港避风的一艘台湾渔船突然断了锚绳,这艘载重量为79吨的渔轮在海浪的冲击下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漂流,后来搁浅在附近礁石上,船身倾斜,大副和轮机员不得不弃船逃生。正在值班的崇武台轮工作站干部林武强从望远镜里发现后,当即组织12名官兵和两名经验丰富的老船民,驾船前去救援。救援船在浅水区发现漂流在水面的台胞大副和轮机员,三名战士纵身跃入海中,把他们抬到沙滩上。此时,这两名台胞已经窒息,三名战士马上为他们做人工呼吸,又将其送往崇武医院治疗。接着,干警们找来大铁锚和钢丝绳,加固倾斜的台轮。当他们把台轮拖离礁石时,已经是次日一时了。为了答谢官兵搭救陷入危境的台轮,台胞淼先生特意制作的一面写有“海上救险风格高尚”的锦旗送到泉州边防站。这些,只是众多感人故事中的几个,而这样的亲情举动至今仍在崇台交流中不断涌现……
崇武城墙
崇武城墙位于福建省惠安县南70里濒海的尖岬上。
崇武城背靠大陆,其余三面临海,古又称“小兜寨”。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在此设置了军事机构——“小兜巡司”。明初又在此设“守御崇武千户所”,开始用“崇武”之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奉命经略海防,始建城池。崇武城是中国至今保存较完好的古代滨海石城之一。
崇武城墙是用花岗岩石砌筑的,城周长2456.7米,外墙用长方形石作丁顺砌,内之跑马道挡墙用乱块石或卵石花砌,中间夯以三合土。城平面略呈梯形,面积37万平方米,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基宽4.5米,墙高6.3米,设有窝铺26座,军房987座,城堞1304个,箭窗1300个。四方设门,建有门楼,东、西、北门外加筑半弧形月城,即各有城门2道,唯南城门外只筑照墙,以为屏蔽。北城门的门额刻“威镇海邦”4字,相传是抗倭名将戚继光所题;城墙上建有烽火台、了望台和安放铳炮的炮台5座,城墙内建有二层或三层的跑马道。城内外还凿有13口水井及4条涵沟;城外周围原开有濠沟护城,城内外置军房987座,并建有公署、兵马司、演武场、墩台、仓廒、铁局(兵工厂)、馆驿和捍寨等,构成一套比较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永乐十五年(1417年),又将城墙增高了1米多,并筑东西两月城。明嘉靖、万历和清康熙、道光年间曾进行4次较大规模的整修。
崇武城建筑后的百余年中,倭寇未能入侵,海防平安。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偷袭,城曾一度陷入敌手42天。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在这里督师操练,又特地在城内仓兜山置中军台,一旦倭寇来犯,便于报警和指挥。清顺治八年(1651年)四月,郑成功曾于此凭险抗拒清兵。城南不远处的“海门深处”,有摩崖题刻和诗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