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黄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山黄枝(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
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
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
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含番红花色素苷基,可作黄色染料。
基本信息
中文名:栀子[1]
分布区域:江西、河南、湖北、浙江、福建、四川等。
界:植物界
拉丁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门:被子植物门
种:栀子
二名法:Gardenia jasminoides
族:栀子族
目:茜草目
科:茜草科
主要产地:湖南省岳阳市、河南省唐河县
英文名 Cape Jasmine
别称:黄果子、山黄枝,黄栀,山栀子,水栀子、越桃,木丹,山黄栀等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科:金鸡纳亚科
亚纲:合瓣花亚纲
属:栀子属
形态特征
栀子为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形,灰色。
叶对生,或为3枚轮生,革质,稀为纸质,叶形多样,
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
长3-25厘米,宽1.5-8厘米,顶端渐尖、骤然长渐尖或短尖而钝,
基部楔形或短尖,两面常无毛,上面亮绿,下面色较暗;
侧脉8-15对,在下面凸起,在上面平;叶柄长0.2-1厘米;托叶膜质。
花芳香,通常单朵生于枝顶,花梗长3-5毫米;萼管倒圆锥形或卵形,
长8-25毫米,有纵棱,萼檐管形,膨大,顶部5-8裂,通常6裂,
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毫米,宽1-4毫米,结果时增长,
宿存;花冠白色或乳黄色,高脚碟状,喉部有疏柔毛,冠管狭圆筒形,
长3-5厘米,宽4-6毫米,顶部5至8裂,通常6裂,裂片广展,
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4厘米,宽0.6-2.8厘米;
花丝极短,花药线形,长1.5-2.2厘米,伸出;花柱粗厚,
长约4.5厘米,柱头纺锤形,伸出,长1-1.5厘米,宽3-7毫米,子房直径约3毫米,黄色,平滑。
果卵形、近球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色或橙红色,
长1.5-7厘米,直径1.2-2厘米,有翅状纵棱5-9条,
顶部的宿存萼片长达4厘米,宽达6毫米;种子多数,扁,
近圆形而稍有棱角,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花期3-7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
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好阳光但又不能经受强烈阳光照射,
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轻粘性酸性土壤中,
抗有害气体能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是典型的酸性花卉。
主要价值
古代染料
栀子是秦汉以前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栀子的果实中含有酮物质栀子黄素,
还有藏红花素等,用于染黄的物质为藏红花酸。《汉官仪》记有:
“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说明当时染最高级的服装用栀子。
古代用酸性来控制栀子染黄的深浅,欲得深黄色,
则增加染中醋的用量。用栀子浸液可以直接染织物成鲜艳的黄色,
工艺简单,汉马王堆出土的染织品的黄色就是以栀子染色获得的。
但栀子染黄耐日晒的能较差,因此自宋以后染黄又被槐花部分取代。
因为其重要性,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有“千亩栀、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
染色方法:新鲜的栀子果,捏碎泡水3小时,过滤,
即可取染液。干栀子果,放入热水浸泡一夜,
泡软后将果实剥开或捏碎,加火煎煮,煮沸续煮30分,熄火,过滤取第一次染液;可重复煎煮取3~4次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