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客家人的含义
客家人其实就是中原人而不是一个少数民族。大部分是为了躲避战乱而一路迁徙来到广东的。广东这边比较好的土地,主要是是南边的平原,基本已经被广府人和潮汕人瓜分完了,所以只能是在粤北的山区中建造土楼居住生活。广东梅县是“世界客都之乡。“客”与“主”相对而称,按语言大师王力先生(广西博白客家人)的解释,“客家”就是“外地人”的意思。
客家民系说
客家”属于汉族的“民系”,“民系”又称“次民族”、“亚民族”,是指一个民族内部的分支,分支内部有共同或同类的语言、文化、风俗,相互之间互为认同。汉族现有八大民系,客家民系是唯独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这是一个非常有特殊性的特色。
嘉庆十三年(1808)年,徐旭曾(客家人)在惠州丰湖书院讲学时称:“客者对土者而言,土与客之风俗语言不能同,则土自土,客自客,土其所土,客吾所客,恐再阅数百年,亦犹之今日也。”这是现有“客家”话语的最早源头。一百多年后至1930年代,罗香林先生(广东客家人)作《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节考》两书,集前人研究之大成和开创了客家文化研究现代范式,并得出客家是汉民族中的一个系统分明的“民系”,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客家是由历史上多次移民运动而引发的北方汉人的南迁的产物等一系列重要的结论。关于客家的来源,罗香林先生提出汉人南迁“五次迁徙说”,另外还有其他学者提出的“六次迁徙说”,罗香林先生认定的汉人南迁第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六次迁徙说”是将秦末汉初赵佗建立的南越国算为第一次,后面晋室南渡、安史之乱、宋金对峙、蒙元南下以及清军入关其实并无什么不同。
客家话
客家起源的“五次迁徙”或“六次迁徙”是一种“汉族移民史”的研究理路,从现有的历史文化研究来看,“客家”既然不是一个“地域”特征,那就只能是一种“文化”特征,这种“客家文化”的载体就是“客家话”。现在较为公认的最早的客家聚集地是赣南、闽西和粤东北这片毗邻区域(客家学者称为“赣闽粤边”),客家话即诞生于此,一般认为,南宋时期已经初步定型。在语言学的特点上,客家话与赣语就有诸多相似之处,以至于语言学界一直有将两者合为“客赣方言”的提议。
确切的说客家人没有自己的语言。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南迁至赣闽粤等处的汉人,使用的客家话是汉语,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在于发音和部分词汇组成(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客家话吸收了部分百越方言,而北方的汉语在元朝,清朝吸收了满蒙语)。客家人没有真正的“自己的风俗习惯”,客家人一直传承着中原传统文化仍保留着传统的风俗习惯,过除夕、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满月酒摆大寿婚宴嫁娶都是和非客家的汉族一样的,在热闹的节日也是舞龙舞狮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客家人重视儒家思想讲究仁义孝悌,也建祠堂修族谱排辈分,祠堂要刻楹联,屋子分上堂(长辈住)下堂(晚辈住)整体左右对称,屋顶有屋檐飞角,清明扫墓用香火纸烛祭祖……的确有自己的变迁,但整体上都是整个国家的变迁吻合的。结论,客家人本质上就是汉人族,文化习俗和汉族紧密联系,没有单独列为一个民族的必要。
客家学
我们很难去具体呈现每一个民系的形成过程,不过大部分民系,都有过不同族群相互碰撞融合后从新的知识不断被激发、被创造,并约定俗成地传承下来,形成一种带有地域性的文化认同。唯一和所有民系都格格不入的,就是客家。 它是汉民族中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而客家话,也是汉语中唯一没有冠以地名的方言。一个“客”字,仿佛永远地将客家人与周围的一切划分了出去。
生活的艰辛炼造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性;资源的匮乏使他们不畏险阻,勇于拓荒;聚族而居的习俗让他们易于组织和领导;尊师敬祖的传统又塑造了他们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所以,当客家人走出大山,他们便成为了一支不甘屈服、开拓进取的力量。
这个曾经漂泊无依的民系,如今已繁衍了近一亿人口,他们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和声望,他们所取得成就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注意,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也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客家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