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孫羲 | |
---|---|
出生 |
安徽省安慶市 1914年3月7日 |
逝世 | 1994年1月 |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師賢 |
民族 | 漢族 |
教育程度 | 浙江大學 |
職業 | 農業化學家 |
知名作品 |
《植物營養和肥料》 《水稻營養與施肥 》 |
孫羲 (1914年3月7日 - 1994年1月) 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 著名農業化學家,中國農業化學學科的開拓者之一、我國農業化學的奠基者。長期致力於土壤養分、植物營養與施肥的教學和科學研究,編著了中國第一部農業化學教材。對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的機制和作物有機營養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豐富了土壤植物營養理論。孫羲畢生致力於中國農業化學和植物營養學的教學和科研事業,為中國農業化學學科的創立和發展,[1]
目錄
人物簡歷
- 1914年3月7日 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
- 1935年 畢業於浙江大學農學院農業植物學系,獲學士學位。
- 1935-1937年 任浙江大學代辦高級農校教師。
- 1937-1938年 任浙江省土壤研究所技術員。
- 1939-1943年 獲中英庚款董事會資助,分別在四川成都農業改進所、北碚中國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和成都四川大學農學院從事研究工作。
- 1943-1945年 任成都川康農工學院副教授兼金陵大學副教授。
- 1945-1949年 任浙江大學農學院副教授,農業化學系代主任。
- 1949-1952年 任浙江農學院教授。
- 1952-1953年 任浙江農業大學教授兼任復旦大學生物系教授。
- 1953-1991年 任浙江農業大學教授(兼任土壤農化系主任四年)。
- 1994年1月 逝世。
人物生平
經歷
孫羲先生,別名師賢,1914年3月7日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1935年畢業於浙江大學農學院,1946年被聘為農學院副教授。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浙江大學農學院教授、土壤農化系主任,全國農業化學教材編寫組組長,中國土壤學會理事兼第一、二屆農業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浙江省土壤肥料學會理事長,中國土壤學會會刊《土壤學報》編委,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總編委員會委員兼農業化學卷編委主任等職。1984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博士研究生導師,曾獲國家教委頒發的教育事業榮譽獎。[3]。1994年1月逝世。
幼年
在安徽安慶度過了他的童年,並讀完初中。高中時,他先就讀蕪湖高中,後進入上海惠靈中學,並跳班提前一年畢業。他在上海耳聞目睹殖民主義分子在我國領土上為所欲為、肆行無忌、深感痛心,遂矢志努力學習,走"科學救國"之路。1931年他考入浙江大學農學院農業植物學系學習。當時農學院缺乏基礎課教師,便去理學院選修生物化學,這為他以後研究農業化學打下了紮實的基礎。1935年獲學士學位後,進入浙江大學代辦的高級農校擔任教員。1937年轉入浙江省土壤研究所任技術員。同年,開始了全國的抗日戰爭。11月,研究所解散,他離開杭州來到成都,在中英庚款董事會資助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1943年進入成都川康農工學院任副教授兼金陵大學副教授。這一時期,日本侵略者的飛機經常飛到成都投擲燃燒彈,他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很大影響。
抗日戰爭勝利後
他回到杭州,被聘任為浙江大學農學院副教授,並代理農業化學系主任,常參加浙江大學校務會議,時有機會與竺可楨校長一起開會討論和接觸,長期接受竺可楨實事求是,追求真理,不盲從,不附和,不武斷,不專橫的科學精神以及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理想的薰陶。正是這種精神風範鼓舞着他樹立為我國科學事業而獻身的決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被聘為浙江農學院教授。1952年被聘為浙江農業大學教授兼任復旦大學教授。1957他編著了我國第一部農業化學教材,並被教育部評為較好的教材。以後陸續主編和編寫了10部教材和專著,為我國農業化學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是我國農業化學學科的開拓者之一。
文化大革命期間
孫羲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但他並沒有失去信心,堅信科學知識在中國不遠的將來定會得到重視。就在那不准他上講台的年代裡,他編寫出了《植物營養和肥料》、《水稻營養與施肥》兩部講義。
孫羲一直堅持科學研究為教學服務,以科學研究推動教學,而科研教學又必需與生產相結合的辦學原則。在開展教學工作的同時,從不間斷科研工作。將植物生理生化學科的理論和手段引入植物營養研究是他的突出貢獻之一。他對植物營養機理、有機營養等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外均享有較高聲譽,先後在國內外刊物上用中、英文發表了科技論文60餘篇,對豐富和完善植物營養理論作出了重大貢獻。
孫羲曾先後擔任浙江農業大學土壤農化系主任,全國農業化學教材編審組組長,中國土壤學會理事兼第一、二屆農業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國際土壤學會會員,浙江省土壤肥料學會理事長,浙江省第四、五、六屆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總編委會委員兼農業化學卷編委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通訊評議專家組成員等職。1984年被批准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培養人才
概述
從1935年執教起,孫羲已在土壤農業化學講壇上執著地耕耘了50餘個寒暑。他工作兢兢業業,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土壤農化人才,為我國土壤農化教育事業和土壤肥料科學的崛起和發展[4]
教育
從教以來,他先後在他任教過的大專院校開設和主講了土壤學、肥料學、植物生物化學、植物營養原理、農業化學、植物營養化學和高級農業化學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共主編和編著教材和專著10部。另外,1974年還為援外水稻技術人員進修班編寫了《水稻營養的化學診斷》和《土壤農化講義》。
1981年,農業部教育局指定浙江農業大學由孫羲負責主辦全國高校農業化學師訓班,培訓了54名農業化學教師,為加強我國的農業化學教育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專業知識
孫羲不但農業化學理論功底博大精深,而且植物生理生化基礎紮實。他講授的課程內容深入,知識面廣,深受學生歡迎。他治學嚴謹,工作一絲不苟,體現了一位科學家崇高的科學態度和品德。他對學生的學習與科學研究要求很嚴,並十分注重德育培養。1962年開始招收"作物營養與施肥"學科的研究生,當時沒有學位制度。1979年起正式培養碩士研究生。1984年開始招收國內博士研究生。1989年他的博士點被國家教委批准為首批招收外國博士生的博士點,同年就招收了3名用英語授課的外國博士生。到80年代末為止,受他培養過的本科生已達1300多人,碩士生17名,博士生9名。他的學生已經在國內外土壤農化事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有的成了學科帶頭人,一大部分成了學科的骨幹力量和後起之秀,可謂桃李芬芳滿天下。為表彰孫羲在高教事業上的突出貢獻,1990年國家教委特發榮譽證書予以表彰。
生活
孫羲對自己的生活考慮很少,充分利用時間多做實事是他突出的特點之一。在他75壽辰之際,他的助手和學生們要為他祝壽,他婉言謝絕說:"還是讓我們利用這點時間多做些工作吧。"這是一句多麼感人肺腑的話。1986年,孫羲赴聯邦德國和法國開會,省吃儉用積下700多美元,他沒有給夫人買一件禮物,全部上繳給了國家。所有這些正是對"求是"精神的發揚與光大,他的無私奉獻精神也不斷地鼓勵着學生們為我國的農業科學事業而努力學習。
豐富理論
40年代初,孫羲開始了植物營養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後對水稻施肥、水稻根系活力生物化學診斷、水稻氮素和鉀素營養以及棉花鉀素營養生理等進行了系統深入研究,取得了較大成果,"鉀對作物的營養作用機理與缺鉀診斷"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其中鉀對棉花葉片角質層、蠟質層發育的關係研究成果,經國際聯機檢索屬填補國際空白。此項成果被聯邦德國李比希大學K.Mengel教授引用到他編著的《植物營養原理》第四版教材中。70年代末,他在總結我國歷史上施用有機肥料與作物產量和土壤肥力關係的基礎上,發現我國之所以千百年來作物產量續有增加,土壤肥力也不斷更新,是因為我國有長期施用有機肥料的優良傳統。但由於有機肥的供肥特性與作物的生育需要往往不相協調,因而增產幅度很小。為了揭示有機肥料的營養作用和供肥機理,弘揚中華民族悠久的施肥傳統,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施肥體系,孫羲開始了有機肥對作物的有機營養以及對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產量的作用機理研究。"六五"和"七五"期間被列入農業部重點項目。經十幾年的深入研究,證明了有機肥中有機養分的直接作用及其優越性,從土壤生物化學角度揭示了有機肥料提高土壤肥力的機理,還發現通過有機無機肥配合不但可解除有害氨基酸對水稻的毒害作用,而且效果超過等量的無機氮。這些探索性工作在國際上均尚未見報道。其中"有機肥料營養作用機理研究"獲得了1989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七五"期間由他主持的農業部重點課題"有機肥改土供肥機制及施肥技術研究"項目,於1991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以上研究基礎上,孫羲提出了植物的礦質--有機營養理論。這是對李比希礦質營養理論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
孫羲在有機肥料和有機營養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國際同行們的關注和承認,國外一些高等院校來函來人聯繫要求派人前來進修和搞科研合作。1986年聯邦德國慕尼黑科技大學曾派人來進修和開展有機肥方面的研究工作。1988年波恩大學農業化學研究所與他共同向德方基金會申請了"有機肥對中國東南部主要水稻土磷、氮動力學的影響"合作課題。經雙方努力,取得了不少成果,對方主持人W.Wrener教授對雙方的合作十分滿意,給予了很高評價。
利用紅壤
在我國十幾個省分布着大面積的紅壤,且氣溫高,雨量充沛,地形多在低山丘陵,有着廣泛的開發利用前景。但由於土壤酸性強,鋁離子含量高,土壤結構差,作物產量低。過去紅壤改良僅從土壤性質的改良單方面着手,耗資大,時間長,效率低。孫羲在從事多年植物營養遺傳特性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通過改變植物的遺傳特性,以選育出能適應在紅壤上生長的作物品種來開發利用紅壤資源的嶄新設想,引起了國內同行們的極大關注。他與他的助手們開展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填補了國內這一研究的空白;此後又以滿腔熱情致力於耐酸、耐鋁的大、小麥品種篩選及有關遺傳特性的研究工作。
孫羲年過七旬時,仍精力充沛,雄心壯志不減當年,在他未來計劃中還列着許多新的課題。他廢寢忘食地伏案著書立說,立志要為創辦國內外一流水平的農業化學學科貢獻出自己的畢生精力。
主要論著
- 2 孫羲.農業化學.北京[6],1957.
- 3 孫羲,彭家元主編.農業化學.北京[7],1963.
- 4 孫羲,屈天祥.國內外農業化學化概況和趨勢.杭州[8],1964.
- 5 孫羲主編.農業化學.上海[9],1980.
- 6 孫羲主編.農業化學實驗.上海[10],1980.
- 7 孫羲主編.土壤養分、植物營養與合理施肥.北京[11],1983.
- 10 孫羲.四川內江甘蔗產量及品質與土壤肥力的關係.土壤季刊,1943.
- 11 孫羲,王岳定.水稻耐肥性與氮肥施用量的研究.土壤學報,1964,12(4):372-379.
- 12 孫羲.水稻根系活力診斷及其在農業上的應用.分析化學,1976,4(4):252-257.
- 13 孫羲,馬國瑞.水稻根系活力診斷與產量.土壤,1977.
- 14 孫羲,章永松,應啟肇等.Effect of Organic Manure on Soil Fertility and Crop Production(有機肥對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產量的作用).中國土壤科學新近研究進展,南京[14],1986.
- 15 孫羲.有機肥料與農業生態.自然科學年鑑,1987(2):79-85.
- 16 孫羲.有機肥在現代農業中的作用.自然科學年鑑,1988(2):31-39.
- 17 孫羲,秦遂初,章永松等.Potassium Nutrition of Cotton in Relation to Soil Fertility. Potash Review,1988(6):1-6.
- 18 孫羲,饒立華,章永松等.Effect of Potassium Ferilizer Application o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Yield of Cotton Grown on a Potassium Deficient Soil. Z. Pflanzenernuhr,Bodenk,1989(152):269-2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