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王爺廟 (元洲仔)

大王爺廟 (元洲仔)
圖片來自medium

元洲仔大王爺廟香港一座廟宇,位於新界大埔區元洲仔,鄰近現時的前政務司官邸,建於清朝中葉。大王爺廟是大埔的一座水神廟,大王爺是王爺神,亦曾是昔日大埔的鶴佬漁民敬奉之鄉土神、水神。隨著地方發展,元洲仔已完全改變,再無艇戶棚屋,漁民不少已遷進高樓大廈,但鄉民仍敬神不絕。每年農曆五月初六開始(正誕在初八),為大王爺誕,在天后宮前風水廣場有神功戲賀誕,各花炮會及信眾,都會在這幾天來到戲棚神壇參拜,為大埔區的一大盛事。其中部份花炮會,為了方便村民信眾,選擇在周日舉行慶祝活動。

目录

歷史介紹

大王爺的前身,為深圳河[1] 北岸的赤尾村村民,於清朝中葉期間,在元洲仔北岸豎立的一塊碑石,附近的水陸居民往往向此碑文燒香祝禱,認為十分靈驗。因此到了清朝末年,由大埔五姓漁民發起募捐(五姓分別是)。他們組成「僑港惠陽蘇徐李鍾石姓宗親聯會」,在現址移碑建廟。該廟在1988年曾進行重建,2014年又由大埔五姓漁民籌款重建。

神誕

在1930年代開始,每逢農曆二月初五二月十五五月初六,大王爺廟都會慶祝大王爺誕,其中五月由初六起便會搭棚演粵劇白字劇,神棚設於汀角路「風水廣場」近大元邨,還有巡遊及抽花炮等活動,初六稱為「請神」,初八為「正誕」,直到十五早才送神回廟,是大埔區水陸居民一大盛事。

鶴佬賀誕是具特色的傳統活動。醒獅部分除了一般的龍獅外,還有鶴佬麒麟客家麒麟、金獅和貔貅,共計三十多頭動物。其中鶴佬麒麟,舞動者隨著鑼鼓嗩吶的伴奏樂聲,大動作地不停轉動,儼如民間音樂表演。現場還有功夫表演。隊伍由集合地點的大元邨泰欣樓,遊行穿過大埔新市鎮的街道,走至風水廣場,令沿途市民都感受到節日氣氛。

另外一個節目是婦女表演傳統風俗的陸上扒龍舟。婦女穿戴著自製的頭飾服裝,在鬧市中遊行表演,亦有人放懷高歌,表演傳統鶴佬歌曲。神功戲方面,除了粵劇外,亦有潮劇地方戲曲的白字戲。但抽花炮活動不是在同日進行,而是定在農曆五月十三的神功戲中舉行。

參考文獻

  1. 深圳河,d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