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基隆港西岸碼頭倉庫

基隆港西二西三碼頭倉庫(含空橋)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圖片來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基本資料

等級    歷史建築

別稱    基隆港西岸碼頭倉庫

公告日期  2014-12-25

登錄類別  港埠設施

地理位置  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16號

建成年代  1930年

基隆港西岸碼頭倉庫主要興建於1930年代,於日治時期,為台灣基隆港西岸數座的碼頭倉庫。最早有八座,至1990年代僅剩西二、西三碼頭2處。從完工後至航空業興盛前,這裡是台灣最重要的聯外客運門戶,因而被歷史學者稱為「台灣的嘴巴」[1]。西二、西三碼頭倉庫於2014年12月列為歷史建築保護,目前同時做為基隆港的第二旅客郵輪中心[2]

目录

歷史介紹

日治時期

戰後時期

  •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台灣,軍隊搭乘美軍運輸艦由此處抵台。戰後將在台日本人強制遣送回國,也由這個碼頭開船。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劉雨卿率領的國民革命軍整編第21師,分成兩支從基隆與高雄登陸,進行武力鎮壓與清鄉。北方分支部隊由此碼頭登陸。1949年,因國共內戰失利撤退來台的國軍部隊多數在此登陸。1954年,韓戰期間被俘後選擇來台中國人民志願軍亦在此登陸。此後,西二、西三碼頭倉庫長期做為客運航廈使用,正面外牆懸有「西岸旅客航廈」牌銜。
  • 2013年,基隆市政府通過都市更新案,決定拆除剩下的西二、西三兩座碼頭倉庫,之後將在此興建包含海運客務中心與港務辦公設施的「新海港大樓」。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原定在2014年2月9日拆除西三倉庫,至於西二倉庫拆除日期未決定,但因民間的反對聲浪而暫緩拆除。2014年4月5日,西二倉庫發生火警[4]
  • 2014年6月,基隆市文化局決議將西二、西三碼頭倉庫列為歷史建築,但僅有西二完整保留,西三的多數建物仍將拆除以興建新海港大樓[5]
  • 2015年4月10日,基隆市政府推翻原決議,宣佈西三碼頭倉庫全區保留,並規劃將西二、西三碼頭倉庫劃為文創產業專用區使用[6]。2019年,西二西三碼頭由第二旅客郵輪中心進駐,並包含部分文創產業業者[7]
  • 2019年5月,於日治時期就讀於建成尋常小學校灣生造訪西二西三碼頭倉庫,為其在終戰後遣返回日本前在臺灣的最後一站[8]

流行文化

  • 2014年的臺灣電影《KANO》曾在此取景。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