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百花圣殿
圣母百花圣殿,又称花之圣母大教堂(意大利语: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或佛罗伦斯主教座堂。[1]
是位于意大利佛罗伦斯的一座教堂,属哥特式风格的主教座堂。始建于1296年,由建筑师阿尔诺夫·迪·卡姆比奥设计,并採用了精通罗马古建筑的工匠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著名的圆顶(穹顶)建造,1436年最终完工。
大教堂有著十九世纪哥德复兴风格的立面,出自建筑师埃米利奥.德法布里斯之手。其外部使用色调深浅不同的白、绿和粉红多色的大理石块所铺砌而成,色彩斑斓而和谐。
整个教堂建筑群位于主座教堂广场,由主教座堂、圣若望洗礼堂和乔托钟楼构成, 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佛罗伦斯历史中心(1982年)的一部分,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纷至踏来,是托斯卡尼地区的旅游胜地。
花之圣母大教堂是意大利最大的教堂之一,而其圆顶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砖造穹顶。 大教堂是天主教佛罗伦斯总教区的主教堂,目前的总主教是Giuseppe Betori。 1982年,圣母百花大教堂作为佛罗伦斯历史中心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
圣约翰洗礼堂位于主教座堂西边数米,7世纪即已建成,11世纪改建成现在的模样。为白色八角形罗曼式建筑。佛罗伦萨的孩童均在此受洗,包括但丁、马基雅弗利等名人。洗礼堂三扇铜门上刻有《旧约》故事的青铜浮雕,其中二扇为吉贝尔蒂(Ghiberti)所作,被米开朗基罗讚为“天国之门”。
钟塔高85米,最初于1334年由大画家乔托设计并监工,因此俗称“乔托钟塔”。属哥特式建筑,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迭成柱形,外墙铺白色大理石,纯净优雅。
主教座堂于1296年奠基,1347年秋天爆发黑死病迫使工程中断。1367年由全民投票决定在教堂中殿十字交叉点上建造直径43.7米,高52米的八角形圆顶。1418年佛罗伦萨市政府公开征集能够设计并建造大圆顶的方案。精通罗马古建筑的工匠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胜出,为总建筑师。在建造拱顶时,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拱鹰架”圆拱木架,而是采用了新颖的“鱼刺式”的建造方式,从下往上逐次砌成。主教座堂于1436年3月25日,举行献堂典礼。百年之后,米开朗基罗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大圆顶,却自叹不如:“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圆顶,却不可能比它的美。”
大穹顶内部为16世纪佛罗伦萨画家乔尔乔·瓦萨里所绘巨幅天顶画《末日审判》。
中殿北墙上有乌切洛所绘《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和为纪念但丁诞辰200年所绘的《但丁与神曲》(1465年)。
目录
外部
平面和结构
花之圣母大教堂为「宗座圣殿」的建筑 — 宽阔的中殿,中间是正方形的开间跨,两侧连续的走廊环绕著整个空间。 基本的方形在这些规则连续的走廊裡被一再重覆,十字的交叉部位,十字的侧翼以及圣坛,每个方形都由四个小方形组成,而中殿则包含了四个这样的大方形。它的形状是个在交叉处上方为一个穹顶的拉丁十字;而搁在墩柱的尖肋拱顶把中殿和侧廊分开。大教堂的尺度非常巨大:长153米,阔38米;中殿的十字交叉通道为90米阔,侧拱的高度有23米高,其圆顶更达114.5米高。
穹顶
前期设计
阿诺尔福.迪.坎比奥在1296年就已设计了大教堂圆顶的基本特徵。大教堂的建造工程从15世纪起历一百多年而完成,可是其圆顶的结构未有记载。
圆顶经过一轮竞赛,最后由建筑师Neri di Fioravante以摒弃使用传统的哥特式飞扶壁的设计模型当选。圆顶没有外部的飞扶壁,其全部重量是由放在圆顶基部八角形上的肋骨所支撑,简化了整个结构,因此它比任何圆顶建筑物建得更高和更宽。
在1367年,这个新的建筑结构法首次出现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标志著中世纪哥特式风格的突破与典型的罗马式圆顶的重现。除了意大利中北部的建筑传统仍然採用哥特式飞扶壁之外,意大利建筑师都普遍认为这式样并不是主流的建筑手法,而且当时飞扶壁已被禁止在佛罗伦斯使用。就Neri的设计模型所描述:圆顶内部空间非常庞大,顶部的圆窗将光线入引入大教堂内,就像罗马的万神殿;另外圆顶被一层外壳所掩盖著,以作抵挡天气变化之用。而它建在一个没扶壁的八角形的圆屋顶座上。
工程难题
古罗马和拜占庭的穹顶是利用天然混凝土整体浇铸的,会在穹顶的起脚处产生均匀的侧向推力,又称「环向应力」。为了平衡环向应力,或者如同万神殿一般利用厚重的牆垣,或者如同圣索菲亚大教堂一般利用帆拱和侧面半穹顶。这两种作法共同的缺点是需要环绕穹顶设置大量的结构部件,因而只能远眺穹顶,在近处会被结构部件遮挡视线。为了彰显穹顶的外型,拜占庭和阿拉伯的建筑师已经开始把它高举。据此,Neri也设计了一个高高举起的穹顶,使观者在近处依然可以欣赏其轮廓。与万神殿相比,教堂穹顶的最大直径(42.2m)少了不足1m,但是却远远比前者高得多,这进一步增大了平衡侧推力的难度。同时作为八边形基座的牆垣修建得比较薄,以致于即使恢复古罗马的工艺或者引进,也无法完成穹顶。方案设计师Neri和他的继任者都没有解决这一难题。在此后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多次尝试均以倒塌收场,甚至有人断言这个穹顶永远也无法建造起来。
全新工艺
为了应对挑战,伯鲁乃列斯基没有试图重现万神殿,而是发明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工艺:他将哥特式建筑的尖拱和肋架券技术应用到穹顶之上,把殻体结构改为框架结构。这种作法有如下的优点:
- 肋架券将穹顶分为八瓣,每一瓣中间的「蹼」不再承重,将应力集中到两侧肋上。由此将环向应力转化为局部应力,祇需要加强肋架起脚处。
- 蹼不承重,其厚度可以大大降低,由此减轻自重,减少应力。
- 尖拱代替圆拱,减少侧推力。
穹顶的轮廓是全新的:它将古罗马的半球体大大地拔高。它距离地面有52米(171英尺),全长44米(144英尺),可是当时托斯卡尼没有足够的木材去搭建这样大的支撑架。布鲁内莱斯基还是仿万神殿穹顶的造型,并能够在不需要木製的支撑架的情况下建造圆顶。首先,他採用以砂岩和大理石製成的双壳设计,包围著圆顶的内外层;另外由于砖的重量比石头轻和更容易成形,于是他把传统的石材换成了砖材,因此使整个圆顶的重量减轻。准备设计穹顶的时候,其下部牆垣已经
在整个建筑过程,布鲁内莱斯并没有公开圆顶的设计图。为了向工匠说明他的结构设计,在雕塑家多纳泰罗(Donato di Niccolò di Betto Bardi)和纳尼.迪.邦克的帮助下,他用木材和砖材造了一个圆顶模型作为指导。不过这个模型是故意不完整的,目的是确保布鲁内莱斯基对整个工程的掌控权。直至今天,这个模型仍展出在大教堂的博物馆(意大利语:Museo dell'Opera del Duomo)中。
同时,布鲁内莱斯基亦巧妙地解决了圆顶向外分散的问题。他将一组四条石链和铁链围成桶圈状,然后成水平线把它们嵌进圆顶内部:顶部和底部各有一条,而其馀两条分别平均地放置于它们之间。在第一和第二条石链之间则放置第五条木造的链条。基于圆顶呈八角形而不是圆形,因此一条简单的链条便可将全部的压力施加在八个角上,就像用桶箍挤压著圆顶。这些链条需要具有足够的坚固性,以保持其八角形形状,以免圆顶变形。由于每层砖石都是一个水平拱,受「定心」效应的影响下,压力互相抗衡,所以圆顶能在没有支架支撑下建成,正如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另一方面,那些假想的「圆形」能被包嵌于八角形的内圆顶中,这正是支撑起整个圆顶的结构。
布鲁内莱斯基採用了「鱼刺形」的模式建造圆顶,砖石从下往上逐层砌成,这样砖石的重量便能转移到距离圆顶最近的垂直肋骨。可是,外圆顶的基部和顶部分别只有60厘米(2英尺)和30厘米(1英尺)厚,这厚度并不足以包嵌这些链圈。要形成这样的「圆」链圏,我们可从两个圆顶之间的空间观察得到,布鲁内莱斯基在外圆顶的九个不同立面把其八个角的内侧加厚,从而构成九个砖石环形结构。为了抵消环向应力,外圆顶并没有嵌入链条,而全靠与内圆顶的底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