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唐都

中文名: 唐朝都城

首 都: 长安、洛阳

唐朝

618年唐高祖定都长安,657年,唐高宗建都洛阳,自此以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并列为首都,两京并重。   684年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以洛阳为首都,称“神都”,长安反成为陪都。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692年增设北都太原为陪都,705年恢复两京并重。   723年复以北都太原为陪都。   733年以长安为京畿,洛阳为都畿,二者并称“京都”   757年增设凤翔、成都两座陪都而形成五京制格局,762年后结束五都制,以长安为首都,洛阳、太原为陪都。904年迁首都于洛阳。[1]

都城简介

唐长安城隋朝称之为大兴城,其兴建于隋朝,唐朝易名为长安城,为隋唐两朝的京师,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隋唐洛阳城作为帝国东都(东京),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并列为隋唐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  

唐朝京都制度

1.初唐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京城为长安。   2.唐高宗时期 公元657年,唐高宗建都洛阳,称“东都”。但这与隋炀帝迁都洛阳的性质并不一样。《隋书·礼仪志》记载,隋炀帝“既营建洛邑,帝无心京师,乃于东都固本里北。”可见,隋炀帝已无心大兴城,于是决议迁都洛阳。而据据《全唐文》记载:“洎乎我唐,高宗以伊洛胜概,每乐巡幸,遂成都洛。”而《旧唐书·礼仪志》记载,唐高宗“卜洛之初,既须营建,又以迁都未决,因议两留。”可见,唐高宗并未彻底迁都,而是两都共存。而此时洛阳都城地位如何,《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六》:“以洛阳宫为东都,洛州官吏员品并如雍州。”《建东都诏》:“二京之盛,其来自昔。”唐高宗:“两京,朕东西二宅,来去不恒,卿宜善思修建。”   由此可初步推断此两京并重,无高低之分。   再从留守制度来看,“留守”可分两种情况,一指皇帝离开京城命大臣留守,是暂时性;二是平时在陪都任命大臣留守,是长期性的留都。   《文献通考》;“咸亨二年,高宗幸洛阳,以雍州长史李晦为西京留守。其後车驾发京都则置留守。”《唐会要·卷六十七》:“仪凤元年十一月四日,司农卿韦宏机为东都留守。”   按照离开京都就派官留守,无法判定陪都。 由此断定,唐高宗657-683年确实为两都并重,长安洛阳并列为首都。   3.武则天时代 唐睿宗光宅元年(684年),太后武则天改东都为神都。690年改唐为周。按韦述《两京记》:“始作上阳等宫。至武太后,遂定都於此。”武则天定都于洛阳,而此时长安的地位,可见《资治通鉴·唐纪十九》:“赦天下,改元文明。庚申,废皇太孙重照为庶人,命刘仁轨专知西京留守事。” 从684年武则天在东都“命刘仁轨专知西京留守事”从此长居洛阳,仅在701年行幸一次,不久返回神都,由此可见,西京长安成为了当时长期性的留都,乃陪都形式之一。   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人。因此,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将并州(太原)改置北都,见于《旧唐书·本纪·卷六》:“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长寿。改用九月为社,大酺 七日。并州改置北都。”然而武则天几乎从未行幸北都,亦没有设宗庙,因此可断定此间北都为陪都。   由此断定,684-692首都洛阳,陪都长安;692-705首都洛阳,陪都长安、太原。   4.中宗-玄宗时期 705年唐中宗恢复唐国号,同时全面恢复高宗时期的制度,将神都改回东都,废北都,恢复了两京并重的格局。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正式改京师为西京,与东都并称“京都”,见于《唐会要·卷七十》:“京兆府,武德以来称京城。开元元年十二月三日,称西京。”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置北都太原,而颁布的《并州置北都制》却言:“汉居洛邑,更表南阳之都。今王业正兴,宫观犹在,其并州宜置北都。改州为太原府。”由此可见,唐玄宗建北都,是效仿东汉建陪都南阳的,由此可初步认定北都太原为陪都。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划分两畿时,却将太原排除在外,仅以长安一带为京畿,洛阳一带为都畿。而京畿与都畿的长官(京兆尹与河南尹),二者规制地位相同。由此可以断定,仅京城长安和都城洛阳治下可称为“畿”,并列为首都。太原未入列,是为陪都。   见于《旧唐书·地理志》:“开元十一年,又置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 《新唐书·地理志》:“开元二十一年,增置黔中道及京畿、都畿。” 《钦定四库全书》:“京畿,京兆治西京城;都畿,河南治东都城。”   《通典·职官十五·京尹》:“至开元元年,改洛州为河南府,改长史为尹。其牧尹之制,一如京兆。” 而“长安洛阳并列为首都”,更有明文规定:唐《通典》对长安、洛阳、太原三都的描述中,仅在长安、洛阳两都后面备注“并为帝都”,而在北都太原的介绍中却无此描述,而隋唐时期并未出现过“首都”与“陪都”二词,“帝都”即今日意义上的“首都”。见于下文。   《通典·卷一百七十三》:“隋初置雍州,炀帝改为京兆郡。大唐初复为雍州,开元元年改为京兆府。凡周、秦、汉、晋、西魏、后周、隋,至於我唐,并为帝都。”   《通典·卷一百七十七》:“隋初为洛州,炀帝之初,移都创制,复曰荆河州,寻改为河南郡,置尹。大唐平伪郑王充,置洛州。开元元年,改为河南府。凡周、汉、魏、晋、后魏、隋,至於我唐,并为帝都。”   《通典·卷一百七十九》:“隋初废郡,置并州,又改为太原郡。大唐为并州,高祖匡隋室,起义兵。於长寿元年,置北都,后复为并州。开元十一年,改为太原府。”   再从留守制度来看,《唐会要·卷六十七》:“三都留守,两京每月一日起居,北都每季一起居。”可见北都与长安洛阳两京的地位不等,是为陪都。   由此可以断定,705-723长安洛阳并列首都;723-757长安洛阳并列首都,陪都太原;   5.唐中后期 756年安史之乱,洛阳长安两京先后被攻占,唐玄宗南逃成都。 757年,以成都为南京,凤翔为西京,长安为中京,与东京洛阳、北京太原并称“五京”。见于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公元七五七年十一月,以蜀郡为南京,凤翔为西京,西京为中京。” 《旧唐书·地理志》:“(757年)十二月,置凤翔府,号为西京,与成都、京兆、 河南、太原为五京。宝应元年,并凤翔县入天兴县,后罢京名。”   760年(上元元年)罢南京成都,以江陵为南都。761年(上元二年)罢中京长安、东京洛阳、北京太原、西京凤翔、南都江陵。762年(宝应元年)复以京兆为上都,河南为东都,凤翔为西都,江陵为南都,太原为北都。同年罢西都、南都。最终仅保留上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三都。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八》:“(七六一年)停京兆、河南、太原、凤翔四京及江陵南都之号。(七六二年)复以京兆为上都,河南为东都,凤翔为西都,江陵为南都,太原为北都。”   《新唐书·地理志》:“(宝应)元年曰西都,未几复罢都。”“是年又号南都,寻罢都。” 此后,唐朝皇帝久居长安,不复幸东都,东都与北都长年派官留守,是为留都,乃陪都形式之一。 904年,长安城被毁,唐昭宗全盘迁都洛阳。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 由此断定757-762五都格局,762-904首都长安,陪都洛阳、太原;904-907首都洛阳。   6.《钦定四库全书》总体结论 唐朝都城制度早在清代已有定论。在乾隆皇帝主持下编修的《钦定四库全书》中,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简称《四库全书》。其中便有对唐朝都城制度的总结——唐朝总体上实行两畿五都制:京畿长安、都畿洛阳,并为首都。两畿与太原、凤翔、成都、江陵等陪都并称“五都”。   两畿(或称两京/两都),即京畿(京兆治所西京长安城)和都畿(河南治所东都洛阳城)。   “畿”,指京都所管辖的地区。按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划分,仅京城长安和都城洛阳治下可称为“畿”。 五都,即上都京兆(京畿),东都河南(都畿),并为首都。两畿与北都太原,西都凤翔,南都江陵等陪都并称“五都”。   综上,隋朝581-604首都大兴,605-619首都洛阳,陪都大兴; 唐朝618-657首都长安,657-684长安洛阳并列首都;684-692首都洛阳,陪都长安;692-705首都洛阳,陪都长安、太原;705-723长安洛阳并列首都;723-757长安洛阳并列首都,陪都太原;757-762五都格局,长安洛阳并为首都,太原、凤翔、成都等为陪都;762-904首都长安,陪都洛阳、太原;904-907首都洛阳。  

参考来源

  1. [1],网易首页 , 2021-10-07

[[Category: 600 史地類:中國史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