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成過臺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成過臺灣
圖片來自bobee

周成過台灣》為清末台灣臺北知名民間故事,因其特性,也被部分學者歸類為口語傳說。該故事雖被許多學者認為真實性偏低,但於鄉野調查上,大多數台灣人深信真有其事。[1]

周成過台灣》與臺南的傳奇故事《林投姐》,情節相當相似,有「南林北周」之稱。

「南林北周」加上《陳守娘顯靈》、《呂祖廟燒金》共稱「林陳呂周四案」,即「清末台灣四大奇案」。若加上1950年代發生的《瘋女十八年》,則稱「台灣五大奇案」。

1911年台灣日治時期中段,首先以新劇話劇)完整型態公開演出的《周成過台灣》,經過各種樣式傳唱呈現後,各樣式演出的故事情節稍有差異。不過總體來說,故事發生時間背景都為19世紀的台灣清治時期末期的移民時代,地點則都為大稻埕

故事

故事經過各地說書傳講,情節略有差異,元配的名字也有「月里」「月裡」「月裏」的版本,較為通行之概要如下:

清朝末期時,主角周成,出身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三都龍河庄,苦於閩南的大飢荒,聽聞1858年天津條約之後,臺灣滬尾雞籠安平打狗四港開港,與西洋列強之間的國際貿易,頗有獲利機會。只好告別家鄉的父母與妻子兒女,變賣所有的家產,籌借了一大筆錢,獨自從唐山臺灣經商。

周成抵臺,由艋舺臺北城,一見臺北富裕繁華,遍地煙花,無法忍受寂寞、抵抗誘惑,於是到青樓尋歡,卻迷戀大稻埕知名酒家女郭阿麵(郭仔麵),完全忘了經商的事,隨即床頭金盡被逐出溫柔鄉,只好至淡水河尋短。尋短時,遇到一樣打算尋死的王根,兩人相談甚歡,於是兩人放棄了死念,決議合作生意,結為兄弟。王根乃為世家子弟,遂以銀錢付之,同設茶行,不久周成即出口茶葉致富,立刻娶了深愛已久的郭阿麵。

周成致富後,高車駿馬,嬌女金屋,全然樂不思「閩」,忘卻了家鄉的親人,一文錢也不寄送回鄉,甚至毫無音訊。因周家家產幾乎全為周成所攜,家中陷入窘境,無米可炊,周成元配月裏,只好託人來臺尋訪,得知的答案卻是「周成致富,迎娶美妓,不願返閩」,周成父親一怒而死,母親自縊。月裏於是帶著孩子周大石與公婆的神主牌渡臺尋夫,不料周成與阿麵共同下毒,殺害月裏。之後,周成被月裏冤魂附身,發瘋,取菜刀亂刀凌遲了郭阿麵,郭肚破腸流,死狀悽慘。

周成死後,結義兄弟王根保管了周成的財產,也作為周大石的義父,將他撫養成人,並仔細教導其經商的技巧。周大石成年之後,王根將周家產業還給了大石,大石經營出口香港南洋的茶葉生意,亦成為富商。

構成

台灣民眾熟知的《周成過台灣》,故事構成與台灣移民史有極大關係。在背景上亦充滿濃厚鄉土地域文化。故事中,唐山過台灣大稻埕的繁華、貿易致富、渡台禁令、禁止攜眷等等內容,投射台灣移民開發時期的特殊時代環境。

另一方面,《周成過台灣》亦帶有典型通俗的負心漢文學模板,加上儒家傳統家庭觀念、移民海島特性及報應不爽等文化,產生與眾不同的移民世情故事。在構成上亦衍生出「富貴易妻」、周成迷戀娼妓、殺妻後遭妻亡魂索命的其他版本。學者認為,混合多種文化的《周成過台灣》故事,已有別於東亞民間文學故事類型。也就是說,「周成過台灣」此一類傳說故事,雖可在東亞古典文學的範圍內找到同一類型的故事,但它又極具地方色彩,是屬於東亞古典文學在台灣流行的「亞型」文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