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含光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含光门

含光门

1986年西安市整修西安城墙时,发现了唐含光门遗址,经过考古发掘,唐代的含光门共三个门道,门墩呈长方形,东西长37.4米、南北宽19.6米,是迄今为止所发现最为完好的隋唐城门遗址。

历史沿革

在西安城墙的南城墙上,从西至东共有七座大门,含光门是位于最西侧的一座城门。

含光门的历史,已经有1400多年,最早是隋唐长安城皇城南墙偏西一处城门;

公元582年,隋开皇二年,经过宇文恺贺娄子干两位设计师的周密设计,一座84平方公里的城市,破土动工了。作为大兴城皇城一侧的含光门,也是在这个时期修建起来的。

在唐代,含光门是一个无人不知的地方。含光门内连接着含光门大街,大街向北直通皇帝所在的宫城。含光门的东北角,也就是含光门大街的东边,就是鸿胪寺和鸿胪客馆。鸿胪寺是当时专门负责管理外交、民族事务的机构,鸿胪客馆则有些相当于今天的钓鱼台国宾馆,唐代所有的外事接待活动都要经过含光门街。开放包容的大唐王朝,常常会迎来来自世界各地,肤色、语言各不相同的使节,将他们进入皇城的必经之门命名为“含光门”,这便体现了唐代的包容、兼容之气。

隋唐含光门还与西市隔街相望。当年各国的官员、丝绸客商就是通过含光门,进入西市,然后再西行到达中亚和西亚。可以说,含光门是丝绸之路在长安城的一个重要节点。隋唐含光门内的西北边,是隋唐长安的社稷坛。社稷坛也称大社、太社,是历代帝王祭祀土神与谷神的祭坛所在,是王朝政权的标志和代称。

唐末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朱全忠迁昭宗于洛阳之后,即将唐代首都长安城废毁,又去掉北面的宫城,仅保留皇城加以修整,名为“新城”。当时皇城南面正中的朱雀门封闭不用,只保留了西侧的含光门和东侧的安上门作为新城南面的两个城门。

到了五代时期,长安新城四周共开5道门,其中东西北面各一道门,南边两道门,即偏东的安上门,偏西的含光门。

到了宋代,封闭了含光门的西、中门道,仅留东门道作为过道。

到元代又将新城加以重修,改名为奉元城。这时南面只有安上门,而含光门也被封闭不用。其后经过明、清两代多次修建西安城,含光门被包在西安城南墙之内,其遗址也因此得以保存至今。

门址周围的地层均被明、清筑城时破坏无存,门址两侧即是明、清城墙的基址。

五十年代之前,含光门遗址上西半部一段的明、清城墙即已倒塌,这里形成一个豁口。五十年代初,又因修筑沥青马路,成为出入城的南北通衢,因此含光门中、西门道之间的隔墙及西端门墩均被破坏,但门址底部保存尚好。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西安市先后两次对唐含光门进行考古发掘,2008年在唐含光门遗址上建成西安唐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

发掘简报

发掘过程

含光门门基夯土保存达8米以上,三个门道的尺寸清晰,东、西两门道的宽度分别为5.3米,中间门道宽度为5.5米,含光门门墩呈长方形,东西长37.4米、南北宽19.6米,是迄今为止所发现最为完好的隋唐城门遗址。

含光门的发掘,是在配合西安市环城建设委员会整修西安城墙的工程中进行的。发掘工作从1986年3月下旬开始,至6月底结束。

含光门遗址在全面发掘之前,首先需拆除一段长28米的明、清时所建的西安城墙。所谓明、清时修建的今西安城,从发掘的一段看来,除城墙两侧砖壁下的基础部分为明代所建外,绝大部分为清代所重建,其城墙用砖几乎全是清代的,很难分别出是否还有明代之砖。

发掘清理工作分两步进行,首先清除明、清时所增筑的部分,然后再清除元代及元以前在门道内所筑的夯土。及至将明、清时在含光门门道内所筑的夯土清除后,唐含光门的东部门墩即全部显现出来。明清修筑西安城时,仍利用了唐代皇城的城址,但为了增筑的牢固,再将含光门的门墩及城墙两侧削成台阶式,然后再加土夯筑,以防滑坡倒塌。

元代封闭东门道所填筑的夯土高达7米多,夯土呈黄褐色,杂有少量的宋代瓷片,夯筑的比较坚实,夯层也清楚,但在门道两壁处有缝隙,从外侧可以明显看出是后来封筑的痕迹。将填筑的夯土清除后,即出现宋的路面和铺石,遂将宋代路面层保留,停止往下发掘。

中门道的上部有厚2米多元代所筑的夯土,在元代夯土之下为灰褐色夯土,土质杂有较多的唐代残砖,并出土数枚唐代开元通宝铜钱。这一灰褐色夯土厚达4.9米多,从出土遗物看,可能是在门道废毁后不久填筑的,换言之,也就是五代初韩建整修唐代皇城为“新城”时,将中、西两门道封闭而填筑的。在上述夯土层之下,即为灰烬、砖瓦堆积层,厚1米多,未经过夯筑。在这一砖瓦堆积层之下,即是唐含光门的门道路面。正由于这一灰烬、砖瓦层的堆积,在五代初封筑门道时未加清理,才将门道两侧的砖壁及柱础等保存下来。

以上为含光门发掘过程的大体情况。

发掘结果

含光门共有三个门道,门址的平面形状呈长方形。门墩东西长37.4、南北宽19.6米。方向北偏东1°30′。门墩是以纯净的黄土夯筑而成,东部保存最高处(由唐代地面起)8.2米。其外皮包砌砖壁,包砖厚0.35米。砖壁仅底部保存一部分,最高处尚有1米多,砖基深入唐代地面下0.7米多。门墩向上有收分,平均高一米就收进0.24米,约四与一之比。

三个门道的建筑形制相同,保存比较完整。这次仅将中间和西侧两个门道发觉到唐代地面,东侧的一个门道清理至宋代门道路面层保护下来。从各门道内的灰烬和红烧土的遗迹看来,含光门在唐末被火烧过。中、西两门道的路面上有烧过的灰烬和木炭,路面有的被烧成深红色,特别是门道两侧的夯土壁面在有立柱的部位都有大片红烧土,烧土厚达3厘米多。西侧门到在中间门限的两侧有大片木灰,灰烬内发现大型铁门钉多枚。出门道北端一部分被后来破坏外,其余均保存了唐代原来的地面和车辙遗迹。中间门道的路面原有铺砖,但大部分被扰乱无存,无车辙痕迹。门道内填有灰烬及砖瓦的扰乱土,厚达1米许。经过火烧毁后,中、西二门道未在修复使用,就在门道内的灰烬、砖瓦扰土层之上加筑夯土,而将这两个门道封闭了。仅保留了东侧一个门道加以修复、使用到宋代。

各门道的宽度不一,中间门道宽5.72米,西门道宽5.35米;东门道虽未发掘到唐代地面,但从两端的侧面可以测得宽亦5.35米左右。看来中间门道是有意比两侧门道宽大些,而东、西门道是一致的。各门道的进深均为19.60米。门道之间的隔墙厚均3.07米。在历次发掘的门址中这是保存的最好的一处。 门道的建筑形制与1937年发掘的明德门遗址基本相同,也是木构架门道的城门。门道两侧各有排列整齐的柱础石15个,两列柱础东西对称。

含光门内侧上城的马道尚未发现。因发掘的范围小,由门墩东端向东仅发掘了5米,再向东已延入西安城墙内,不便发掘。从发掘的一段看来,城墙由门墩向东两侧均向内斜收,向东城墙渐窄。这段城墙的内外壁均砌砖壁面,但砖壁尽底部保存残高0.5米。门墩西端向西为通行的街道,未作发掘,待改道后发掘清理,或可能发现马道也未可知。

从发掘所知,唐以后含光门只保留了东门道继续作为含光门通行,直至宋时又进行过整修,至元代重修奉元城时而将东门道封闭不用,含光门至此也随之消失。

环境改造

2003年7月,省文物局正式批复了西安市上报的《含光门环境设计方案》,依照方案,西安市将对含光门环境进行改造。

2005年6月15日,含光门改造工程正式通车,总投资为3676万元。以洒金桥中心线为对称轴,向含光门东西两侧各延伸72米,各新开城门洞两孔,每孔高度为7.5米。在护城河上新建两座跨河桥,桥长45米,这样一来在含光门地区形成了一个半环岛。

遗址博物馆

2008年9月27日,西安唐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

博物馆展厅建筑面积达3980平方米,展示内容有唐代含光门门道、城墙断面和过水涵洞遗址等。[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