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白海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台湾白海豚是一种背鳍前部隆起的海豚,位于台湾西海岸的珍稀鲸豚哺乳类──台湾白海豚俗称为 妈祖鱼。 台湾白海豚的活动范围受限于水深,同时其栖地处于陆地与海洋的交界,所以特别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最主要栖地范围居住在台湾西岸沿海5km以内,从苗栗县的中港溪口往南到台南县将军渔港,属于近岸型的海豚,栖息在离岸不远的浅水海域,栖息水深通常不会超过25公尺,而且常出现在河口咸淡水交会处的水域。 台湾白海豚体色,出生时呈现暗灰色,少年期体色转淡并布满蓝色斑点,成年后全身转为雪白,甚至因活动时的血液循环而呈现粉红色泽,因此又称为粉红海豚。
为什么又叫 妈祖鱼呢? 台湾海峡受东北季风之影响,全年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海象汹涌,海面上易起白浪,不易观察。约莫农历三月中旬以后,海象转趋平稳,它们的活动开始较易与浪涛区分。此时适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台湾白海豚在沿海活动的习性,让人认为是来向妈祖祝寿,因而民间有个可爱而适切的称呼 - 妈祖鱼。 2015年的科学研究期刊中,国际鲸豚学者John Wang指出,位于台湾西海岸的白海豚族群,因为地理区隔的因素,所以台湾西海岸水域与中国水域白海豚的基因无法交流,台湾白海豚族群是亚种等级的分化,在演化的轨迹上,已是独立于邻境之中国水域的白海豚(例:九龙江与珠江河口)。所以在分类学上,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更新为包含有两个亚种:台湾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 taiwanensis subsp.nov. 与中华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 chinensis (the nominotypical subspicies)。对海洋国家的台湾而言,台湾白海豚的保育价值更加珍贵。
红色名录(Red List)
2008年科学家研究调查估算只剩70~80只,因为它们的独特和稀少,于2008年8月13日,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Red List)中评定为极危物种(CR, Critically Endangered),下一等级即是野外灭绝。
台湾白海豚所面临的五大威胁
台湾妈祖鱼保育联盟再次呼吁政府的保育台湾白海豚的脚步要加快,台湾白海豚已有科学研究指出成为台湾第一个鲸豚类的新亚种,全世界也就只剩在台湾西海岸栖息的70几只,政府应制定积极保育政策,降低台湾白海豚所面临的五大威胁──栖息地减少、水及空气污染、不当渔法伤害、河川淡水注入减少、水下噪音的计画。应避免填海造陆与海岸工程、尽速完成水污与空污的总量管制、加强巡逻并严惩非法捕捞行为、减少水库或拦河堰的开发、减少不必要的海域炮击及打桩等等。
抢救白海豚保育行动刻不容缓
台湾白海豚的未来,灭绝或复育受到国际关注,若台湾白海豚灭绝,如同台湾云豹一样,不只是台湾无可弥补的损失,也重创台湾国际形象。台湾白海豚的数量至少需要在2030年回复到100只。
2002年福尔摩沙鲸保育小组,确认台湾西岸有白海豚族群,做出正式观察记录,并且展开长期的海上调查。
林务局则委托台大鲸豚研究室和生态摄影家林文吉,长期进行记录调查,并且拍摄到白海豚族群,许多珍贵的生态画面。
2005年成功大学鲸豚研究中心,长期进行白海豚栖息水域调查 ,在台南海边拾获白海豚死亡标本,进一步理解白海豚的身体构造。
2006年,福尔摩沙鲸保育小组成员杨世主等人,面对白海豚生存危机,开始对外寻求援助。当时环保团体极力阻挡台塑大炼钢厂、国光石化等破坏海岸区域的开发案,得知开发海域内,白海豚面临灭绝危机,决心要帮白海豚请命,台湾蛮野心足协会文鲁彬律师,甚至设法筹款,支持白海豚调查研究。
2008年环保团体至行政院陈情,要求划设白海豚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
2009年9月25日,一头白海豚在苗栗新埔渔港附近搁浅,经过病理解剖,发现白海豚有长期空腹的迹象,间接证实白海豚栖地食源缺乏的问题。
2013年东台湾海峡白海豚技术顾问小组在《 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期刊发表对白海豚保育的结论指出-至少要将其死亡率降低到每七年失去一只,以免于灭绝。
2014年林务局于地球日前4月21日预公告了重要栖息环境,但至今仍未正式公告,经济部工业局甚至拿著二十年前规划,因空气污染总量已被六轻用完,未来已不可行的离岛工业区四湖区、口湖区、台西区做为反对理由。 2019年最新报告指出,去年一整年台湾白海豚目击个体是50只。虽然这个数字并不等于整体族群数,但台湾白海豚每年目击的数量显著下降,出生数远低于死亡数,是不争的事实 [1] [2]
参考来源
- ↑ 台湾白海豚简介. 社团法人台湾妈祖鱼保育联盟. [2019-12-05] (中文).
- ↑ 邹敏惠. 跟时间赛跑 白海豚纪录创新低 凸显栖地保育的五大关键. 环境资讯中心. 2019-07-08 [2019-12-05]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