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世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南阳世居,是一座拥有较久历史的客家围屋,位于广东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铁门扇村,由沙坑叶氏二世宗、布政司参军叶辉庭于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始建,历时二十多年建成,是沙坑叶氏三大围屋之一,辉庭公开宗于此,到21世纪初已有300余年历史。辉庭后裔于2008年对世居进行了再次维修。
中文名 南阳世居
历 时 24年
耗 资 耗资七、八万两白银
当初起名 南阳楼
建筑面积 达8253平方米,有280多间房
构造
南阳世居历经辉庭公及其儿子两代、历时24年、耗资七、八万两白银建成的豪宅,当初起名南阳楼。世居坐北向南,前面是一弯月池。南阳世居有内中外三围,内围为马蹄形,中围和外围为方形,后为弧形。围屋平面呈中轴对称,内部为院落式布局,中轴线上排列着上中下三堂,建筑面积达8253平方米,有280多间房,适合两百多人居住。祠堂后面有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名字叫“花胎”,据说寓意为百子千孙[1] 。
辉庭公开宗
据沙坑叶氏族谱载,南阳世居建造者辉庭公生于清朝顺治十二年(即1655年),活到83岁。他先考取秀才,后以国学生身份考上布政司参军,官居五品。辉庭公为人秉性刚直,持身简朴。丙午岁(即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发生饥荒,他打开自家粮仓,以3000石谷子赈济当地老百姓。辉庭公81岁大寿时被当地政府授“齿德并茂”牌匾。“齿德并茂”说的是辉庭公高尚的人品获得了很好的口碑。老村长无不惋惜地说,南阳世居世代流传下来的大部分历史资料都在上世纪的文化浩劫中摧毁了,而辉庭公的这个精神已被世世代代继承了下来。辉庭公有6个儿子,分别为天沛、天泽、天汉、天滋、天况和天波,由于教子有方,子孙后代均有不错的作为。自辉庭公始,有一位在朝廷做了三品大臣、有三位做了五品官员。至于世居各代的六品、七品等官员,加起来有20多位,所获的功名牌匾更是不胜枚举。不过,甚为可惜的是,南阳世居世代流传下来的大部分历史资料都在上世纪的文化浩劫中被摧毁了。那块“齿德并茂”牌匾、不少功名碑都在“破四旧”运动中被毁掉了。
南阳世居与黄竹坜
叶辉庭8岁时随父亲叶特茂、叔父叶特盛从兴宁县迁徙至归善县淡水,先到达秋长周田村,后进入黄竹坜,南阳世居建成后叶辉庭在铁门扇开宗。叶辉庭与黄竹坜主要有几种关系。其一,父子关系,其父亲叶特茂于1669年建造黄竹坜祖屋一座,开基在黄竹坜,为沙坑叶氏始祖;其二,兄弟关系,其二哥叶荣庭在黄竹坜建造老屋一座,荣庭在老屋开宗。其三,侄孙关系,叶维新(荣庭孙)于1765年将黄竹坜祖屋扩建成石狗屋。其四,父亲叶特茂墓园建在黄竹坜村后山,每年惊蛰日叶辉庭必带领沙坑叶氏族人到墓地拜祭,有号称“子拜爷坟八百丁”的传说。从此,惊蛰日拜祖活动沿袭下来。
世居外分居点
辉庭公的子孙历代大多数人都各自建有房屋,留住南阳世居里的人并不多。除在南阳世居外围建有附属的上角、下角外,子孙后代建房分居地还有,虎爪陷、山塘尾、沙梨园、牛郎楼、打石岭、楼居浪、龙居浪、百劳坑、木公幌、台岭围、半罗山果园、伯公下、河田、岭湖加元、莲塘面、龙发山、棠梓岭、棚下岭、围墩、水坜唇、牛角龙、茂和、美丽、顺居窝、水背塘、黄峰岭、沙岗、淡水镇内、洋塘、丛珊楼、老畲、惠州白沙湖、龙岗拦水坣等地,还有一部分人移居香港、台湾及海外,辉庭后裔现有6000多人口。
世居岁月
南阳世居共居住过十二代人,在上世纪70年代曾入住过三百多人。随着辉庭公后代人口越来越多,许多家庭便迁出世居择地建房而居。改革开放后,世居里的人陆续搬迁到外面居住。到今天,世居仍有五、六户人家、共三十多人住在里面,坚持着世居最古老、最从容的生活方式[2] 。
规划保护
叶达德介绍,这回叶氏后人上下一心,给南阳世居来了彻底的翻修。如早年坍塌的墙、破损的墙壁等,给与恢复原貌,荒废在路边的20多块功名碑、功名牌匾都重新雕刻并悬挂起来。墙上的横梁重油一次,墙上的壁画也修葺一新。修葺完毕,2008年12月11日,6000多名叶氏后人从各地赶回来摆500多桌筵席,庆贺故居焕发新颜,缅怀先祖丰功厚德。南阳世居早在2005年就被有关部门列为保护建筑群,外围30米被划为重点保护区,60米以内为建设控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