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世界保護聯盟(IUCN)將保護地定義為:通過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護和維護生物多樣性、自然及文化資源的土地或海洋。在我國,保護地包括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天然林部分的國家森林公園以及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
簡介
我國面臨着世界上最嚴重的人口壓力和快速的經濟發展給環境和生態系統帶來的嚴重挑戰。而且,由於保護地經費短缺,管理混亂,有法不依或執法不嚴以及行政干擾,導致保護地的生物多樣性和文化遺產的喪失仍在繼續。特別是當前混亂無序的水電開發、旅遊開發和礦產開發,使得我國一些重要的保護地的有效性面臨空前的損害並有喪失的危險。
中國保護地面臨的問題引起了專家學者、新聞媒體、環保社團和有關政府部門的極大關注。為了推動廣大公眾參與到對保護地的評估、監督和決策中來,2004年3月,自然之友開始啟動「保護地的公眾參與」項目。[1]
1、保護地保護的是生物多樣性、自然及文化資源的土地或海洋。
2、世界保護聯盟(IUCN)將保護地定義為:通過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護和維護。
3、在我國,保護地包括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天然林部分的國家森林公園以及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
4、自1956年中國科學院在廣東省鼎湖山建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已近半個世紀。半個世紀以來,我國保護地的發展建設走過了曲折的道路。我國已建有自然保護區1960個(其中國家級226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77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29處,森林公園1186個(但其中只有天然林部分的森林公園有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我國保護地在數量上和面積上(約占陸地國土面積15%)均具有一定規模,並形成了涵蓋絕大部分各類生態系統、生物物種、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體系,並躋身於世界保護地大國的行列。在世界的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的保護事業上居有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
保護地建設措施
環境 在露地不適於作物生長的季節或地區,採用保護設備,創造適於作物生長的環境,用來獲得穩產高產的栽培環境。是擺脫自然災害影響的一種先進農業技術。簡易的保護設備有寒冷季節利用風障、地膜覆蓋、冷床、溫床,以及塑料大、小棚和溫室;夏季採用遮陽網],防雨棚等。現代的保護地栽培,是採用計算機模擬最優環境,進行自動調控,如高級溫室、植物工廠、宇宙農場等,實現高產、省力、省工栽培。保護地的主要栽培方式有促成栽培、早熟栽培、延後栽培、軟化栽培和無土栽培等。
電源
工作地:把地線作為傳輸信號的一個電平參考點,如同軸線的外層金屬絲網,就是接地的,它就是工作地,早期的廣播,只有一根導線的,另一根導線也是工作地;
保護地制度
國外經驗
保護地役權是地役權的一種特殊類型,基於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合理利用等公益目的,由政府、公益組織 (保護地役權人) 等主體與土地權利人 (供役地人) 簽訂協議,取得保護地役權, 永久性地限制土地上的一些權利,供役地人負責履行保障實現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開放空間等義務,持有保護地役權的主體支付一定的費用,供役地人收取費用的同時還享有稅收上的優惠等政策。
保護地役權制度起源於美國,1981年美國通過了《統一保護地役權法案》,主要應用於保護自然、保護環境和歷史文化遺蹟,提高水質以及空氣質量等方面。此後, 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也通過立法確定了保護地役權,並在自然保護實踐中予以應用。
國外實踐證明,實施保護地役權制度對於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成效顯著。中國雖然沒有保護地役權的法律制度,但現實中已經有保護地役權的實踐經驗。 [2]
國內應用
民間機構建立和管理公益保護地——四川老河溝保護地。老河溝保護地位於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東部,面積約110平方公里,,由原老河溝國有林場、山河溝零星國有林和高村鄉集體林三片林地組成。老河溝地處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內,毗鄰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大熊貓岷山北部種群以及眾多珍稀物種一條重要遷徙通道。在2012年之前, 老河溝並沒有納入自然保護地體系,國有林場主要使用天然林保護工程的經費進行日常管護,從事最基本的巡山和防火防盜工作, 周邊社區的偷獵下套、電魚毒魚和林下採集等活動時常發生。
立法實現自然保護地的統一管理
無論是民間機構建立和管理公益保護地,還是國家公園進行的地役權改革,實質上都是運用保護地役權的理念和方法, 實現自然保護地的統一管理。
我國正在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根據《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的規定,按照自然資源特徵和管理目標,合理劃定功能分區,實行差別化保護管理,重點保護區域要逐步實施生態移民搬遷,集體土地在充分徵求所有權人、承包權人意見基礎上, 有限通過租賃、置換等方式規範流轉,由國家公園管理機構統一管理。其他區域內居民根據實際情況,實施生態移民搬遷或實行相對集中居住,集體土地可通過合作協議等方式實現統一有效管理。 [3]
視頻
土地資源的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