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妊娠及产后便秘 糖尿病性便秘 肛肠疾病术后便秘 |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或1~2日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约1/3的老年人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
目录
病因
便秘可以分为器质性的和非器质性的,器质性的是指由一些消化道疾病,内分泌方面疾病,药物或者是化学品的中毒,神经方面的疾病等所导致的便秘。如果慢性便秘,没有以上明确的病因,就考虑非器质性便秘。非器质性便秘在便秘的患者中约占百分之五十,常见的非器质性便秘的病因主要有功能性便秘...”
临床表现
便秘的主要表现是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许多患者的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一次。有的患者可突出地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可长达30分钟以上,或每日排便多次,但排出困难,粪便硬结如羊粪状,且数量很少。此外,有腹胀、食欲缺乏,以及服用泻药不当引起排便前腹痛等。体检左下腹有存粪的肠袢,肛诊有粪块。
老年人过分用力排便时,可导致冠状动脉和脑血流的改变。由于脑血流量的降低,排便时可发生昏厥。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可能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者可引起脑血管意外,还可引起动脉瘤或室壁瘤的破裂、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由于结肠肌层张力低下,可发生巨结肠症。用力排便时,腹腔内压升高可引起或加重痔疮,强行排便时损伤肛管,可引起肛裂等其他肛周疾病。粪便嵌塞后会产生肠梗阻、粪性溃疡、尿潴留及大便失禁。 [3]
检查
腹部平片
能显示肠腔扩张及粪便存留和气液平面,可确定器质性病变如结肠癌、狭窄引起的便秘。
钡灌肠
可了解结肠、直肠肠腔的结构。
结肠镜及纤维乙状结肠镜
可观察肠腔黏膜以及腔内有无病变和狭窄,还可发现结肠黑变病。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可以帮助判断有无直肠、盆底功能异常或直肠感觉阈值异常。
球囊逼出试验
有助于判断直肠及盆底肌的功能有无异常。
盆底肌电图检查
可判断有无肌源性或神经源性病变。
结肠传输功能实验
了解结肠传输功能。
排粪造影
有助于盆底疝及直肠内套叠的诊断。
诊断
详细了解便秘的起病时间和治疗经过、近期排便时间的改变,问清排便次数,有无排便困难,费力及大便是否带血,是否伴有腹痛、腹胀,上述胃肠道症状及能引起便秘的其他系统疾病,尤其是要排除器质性疾病。如病程在几年以上,病情无变化者,多提示功能性便秘。 [4]
治疗
坚持参加锻炼
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表明,因年老体弱极少行走者便秘的发生率占15.4%,而坚持锻炼者便秘的发生率为0.21%,因此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散步、走路或每日双手按摩腹部肌肉数次,以增强胃肠蠕动能力。对长期卧床病人应勤翻身,并进行环形按摩腹部或热敷。
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便秘的治疗方法!
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排便行为。可练习每晨排便一次,即使无便意,亦可稍等,以形成条件反射。同时,要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及选择坐式便器。
合理饮食
老年人应多吃含粗纤维的粮食和蔬菜、瓜果、豆类食物,多饮水,每日至少饮水1500ml,尤其是每日晨起或饭前饮一杯温开水,可有效预防便秘。此外,应食用一些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蜂蜜、香蕉等。
其他
防止或避免使用引起便秘的药品,不滥用泻药,积极治疗全身性及肛周疾病,调整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建立正常排便反射。 [5]
预防
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有意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合理饮食,注意补充膳食纤维。含膳食纤维最多的食物是麦麸、水果、蔬菜、燕麦、玉米、大豆、果胶等。此外,应积极治疗全身性及肛周疾病,防止或避免使用引起便秘的药品,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均有利于便秘防治。 [6]
参考文献
- 郭晓峰,柯美云,潘国宗等. 北京地区成人慢性便秘整群、分层、随机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 中华消化杂志 》 , 2002
- 柯美云,罗金燕,许国铭. 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草案). 《 临床荟萃 》 , 2003
- 张声生,李乾构,时昭红. 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 北京中医药 》 , 2011
- 石敏,张秀琼,周永霞,江慕尧. 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调查及护理. 《 解放军护理杂志 》 , 2004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武汉). 《 胃肠病学 》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