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 ,《孟子·离娄上》是记载孟子说过的一些话。全文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里的“三”明显是代指多德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参考孟子的《离娄章·句下》,里面讲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这里说的不孝有五种,可知道不孝有三的说的是多的意思[1]

原文中的无后也不能翻译成没有后代,理由一,如果“不孝无后为大”,那么孟子后文所说的五不孝中肯定有一条是“无后”,但是五不孝没有一条提及“没有后代”。理由二,“为无后也”,如果“为”翻译成“为了”表目的的话,原文就成了“为的就是没有后代”,明显不符合语意。

中国古典训诂学,经文注疏学通常认为,"后"是后代的意思,《十三经注疏》,《四书章句集注》皆持该观点。

我们再来结合上下文,无后应该是说没有做到作为后代的责任。让我们来看一下佐证。

《孟子·离娄上》第十一章: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2]

《孟子·离娄上》十二章:

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3]

《孟子·离娄上》十九章: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4]

《孟子·离娄上》二十七章:

仁之实,事亲是也[5]

《孟子·离娄上》二十八章:

瞽瞍砥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6]

上面这些都是在讲如何使父母高兴,如何遵守父子纲常。但是从来没有提及是否要后代的问题。不告而娶,他的这段婚姻既无父母之命,又无媒妁之言,必定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孟子对他的行为做出了“没有尽到做后代的责任”这样的评论。

但是孟子又不是,他怎么能知道舜当时的想法呢?

据《史记》记载:出身寒微,父亲是个盲人,生母去世的早,后来父亲又娶,并生一子,父喜爱此子,却总想加害舜,舜聪慧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父母几经陷害,舜都能死里逃生,不计前嫌,还像原来一样,正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同常)在侧”。帝知道后,决定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经种种考验,后来舜终成帝业,被后人列为“五帝”之一,这是“舜不告而娶”和“君子以为犹告也”的前因[7]

所以说在不知道前因后果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评论别人有什么过失。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大家知道具体涵义吗?答案你绝对想不到

孟子说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