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出版社
歷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前身是華東人民出版社,1951年3月由新華書店華東總分店編輯部和出版部組成,隸屬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當時社址位於新鄉路1號。1951年7月,華東人民出版社社址遷至紹興路54號。1951年8月,華東畫報社併入華東人民出版社,增設美術編輯部。1952年8月,華東人民出版社美術編輯部劃出,另行成立獨立建制的華東人民美術出版社(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文藝等其他出書業務劃給其他出版社。1955年1月,華東大行政區撤銷,華東人民出版社改為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革期間,上海市出版局和各出版社被合併為一個大社,對外仍稱「上海人民出版社」。文革結束後,上海出版系統恢復原建制。
特色
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上,我們從思想價值、學術水平、作者知名度、品牌建設等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在專業出版上深耕細作,把內容建設放在第一位,突出思想內涵和價值觀念,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既把握主旋律出版物對提升當今中國文化軟實力的促進作用,又兼顧傳統文化出版物對加深中國文化積澱的意義,將中華優秀文化和中國學術思想傳播到世界各地,讓世界觸摸中華文化脈搏,同時積極藉助各種交流合作傳播平台,進一步增強圖書的有效傳播,近年來在推動中國出版「走出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累計銷量上百萬冊的張維為「中國三部曲」在國內市場熱銷的同時,得到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成功售出了三部曲作品的多個語種、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版權共計8項。中國首部關於「一帶一路」戰略的學術專著《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政治經濟學》[1]出版當年,英文版版權很快就成功授出,次年又獲得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資助。《德政之要——〈資治通鑑〉中的智慧》探索傳統文化精髓的「現代表達」方式,被認為是結合優秀傳統文化、歷史學研究同時又通俗好讀的理論讀物方面的一次嘗試,該書韓文版業已出版。解析中國文化發展脈絡與傳承流變、展現中國深厚文化內涵的《方言與中國文化》授出日文版後又獲得上海翻譯出版促進計劃資助。
榮譽
2000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全國優秀出版社」;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公布的「全國國民閱讀與購買傾向抽樣調查」中,榮列「全國讀者最喜歡的八家出版社」之首。
「2017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研究報告」榜單前20位排名中,上海所占據的兩個席位由世紀出版集團旗下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包攬,分列第11位和第12位。今年有350種圖書進入海外館藏系統的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為了全國唯一一家進入海外館藏系統排名前30的地方人民出版社[2]。
視頻
上海人民出版社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政治經濟學》上海書展引關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2015-08-26
- ↑ 走出去 | 讓世界觸摸中華文化脈搏——上海人民出版社躍居海外館藏影響力第11位,連續三年躋身前20強 ,搜狐,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