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黨梆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黨梆子

中文名稱;上黨梆子

批准時間;2008年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編號;Ⅳ-21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上黨梆子,山西省地方傳統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上黨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於山西東南部。它在道光年間稱為本地土戲,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時稱作上黨宮調,1954年定名為上黨梆子。上黨梆子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它在清代乾隆中後期已經盛行,嘉慶道光年間班社林立,名伶輩出,劇目競現,流派紛呈,進入蓬勃發展時期。 上黨梆子的音樂絕大多數是從民間音樂(如八音會曲牌)直接吸收而來。在上黨梆子原有的200餘個曲牌中,絕大部分是民歌音樂、民間小調、樂戶吹奏的曲牌。有些曲牌如《靠山吼》《小開門》、《一串鈴》、《葡萄架》、《四六》等,至今劇團和八音會同譜演奏,像《慢跺板》,在農村少數巫婆上香時仍哼的是這曲調。 2008年,上黨梆子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代表性傳承人內容來源於非遺大數據平台

吳國華;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張愛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張保平;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馬正瑞;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郭孝明;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歷史淵源

起源

關於上黨梆子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說它形成於澤州府(今山西晉城),一說它發源於今長子(今山西長治)一帶。雖名梆子,實為昆(崑曲)、梆(梆子)、羅(羅羅腔)、卷(卷戲)、簧(皮簧)五種聲腔同台演出的劇種。在其形成過程中曾受到蒲劇的影響,但與省內其他三大梆子迥然不同。上黨梆子是一個古老的劇種。有人說在明末已有班社出現,尚未發現史實根據。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崑曲:晉城市陽城上伏村大王廟戲台,有清順治十五年(1658)九月十六日百順班演出題壁,所唱《春燈謎》、《恩口口》、《雙包計》均系崑曲或弋腔劇目。據在此後寫下的40餘條康、乾間的舞台題壁來看,至遲在18世紀中葉,上黨梆子已經是一個擁有五種音腔的成熟劇種了。

上黨梆子較早的一個職業班社是澤州府的"鳴鳳班"。據晉城市青蓮寺殘碑記載,一個演唱上黨梆子的鳴鳳班,成立於乾隆五十年(1785)前後。這個鳴鳳班是已知的上黨梆子較早的一個班社。晉城市青蓮寺道光九年(1829)碑載:"有鳴鳳班者,行戲四十餘年矣。"據說,在明朝末年,今晉城市陽城有一個女子叫"鳳仙",自幼喜愛戲曲。這個女子出嫁時,嫁給了晉城城區一個姓史的,與姓史的叫翱鳴的共同成立了戲班,取兩人名字各一個叫為"鳴鳳班"。1959年發現在晉城青蓮寺中佛殿的屏板上,有鳴鳳班在道光十一年(1831)十月十五日書寫的演出劇目單,並列23出戲,其中《彩仙橋》、《對松關》、《大賜福》等都是上黨梆子的傳統戲。清代道光年間,上黨地區的大戲班逐漸增多,這些班社的發展比較快,而且逐漸形成一種上黨梆子特有的風格、旋律,並培養出了一些知名的演員。[1]

興衰

清咸豐間至抗日戰爭以前(1815~1937),是上黨梆子的鼎盛時期。晚清時,壺關的"十萬班"曾到北京和魯西南演出。這一時期,這個劇種的職業班社多達200多個,有劇目千個,並造就了號稱一代戲王的趙清海以及郎不香、申灰驢、曹火柱、都歧歧、靳伯廬、馮國瑞、王福成、段二淼、郭金順、申銀洞、趙德俊(金圪瘩)、溫喜雲、徐執中等名演員。後由於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演戲日少,上黨梆子日趨衰落。"七七事變"後,職業班社基本上停止了活動。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山西新軍挺進晉東南,創建了太行、太岳根據地,給上黨梆子帶來了新的生機。活動在太行山區的著名作家趙樹理十分喜愛、重視上黨戲曲藝術,創作了現代戲《萬象樓》,創作和改編了古裝戲《鄴宮圖》、《韓玉娘》等,這些劇作弘揚民族氣節,揭露奸偽醜態,激勵反抗精神,由武鄉縣光明劇團、襄垣縣農村劇團演出,很受觀眾歡迎。接着,《小二黑結婚》、《王貴與李香香》、《三打祝家莊》、《白毛女》、《血淚仇》等劇也先後由上黨梆子劇團演出。抗日戰爭後期到解放戰爭時期,晉東南各地紛紛成立上黨梆子劇團,為以後的繁榮發展,保留並培養了一批藝術骨幹。

據1965年不完全統計,上黨梆子共有劇目七百出(其中梆子六百餘出,皮黃九十餘出,崑曲十餘出,羅羅戲和卷戲各數出)。現存劇本四百餘個。這些劇目,大部分都粗獷豪邁,淳樸健康,具有自己的特色。其中表現楊家將、岳家軍的劇目較多。《闖幽州》、《雁門關》、《三關排宴》等代表性劇目。《三關排宴》經趙樹理同志協助整理後,在1962年搬上了銀幕。"文化大革命"中,上黨梆子受到嚴重摧殘。粉碎"四人幫"以後,重新勃發生機,湧現出《山村供銷員》、《駿馬嶺》、《殺妻》、《還印》、《借糧》、《兩地家書》、《西施》、《巧會虹霓》等一批新劇目。郝聘之、郝同生、馬正瑞、高玉林1982年在全省優秀中青年演員評比演出中獲一級優秀演員獎,吳國華、張愛珍、袁金葉、郭孝明、張保平、劉晉苗等後起之秀,大膽創新,將上黨梆子推向新的藝術境界。

上黨梆子在山東菏澤地區和河北永年縣還有兩個嫡親姐妹劇種--棗梆和西調。清光緒初年,山西東南部大旱,梆戲藝人結伴到菏澤一帶謀生,把上黨梆子戲傳了過去,並在那裡開科授徒。後經當地藝人改造、充實,形成了新的劇種,名為棗梆。河北邯鄲地區永年縣的西調(又名三搭板或澤州調),也是這樣形成的。

文化特徵

唱腔

上黨梆子的唱腔曲牌體與板腔體兼具而以板腔體為主,其板式分大板、中四六、四六、大板、垛板、散板、滾腔等,以四六和大板使用最多也最具特色。演唱時男女同腔同調,男腔使用假聲。

樂器

伴奏樂器主要為巨琴、二把、呼胡"三大件"。

腳色

上黨梆子的腳色行當主要有生、旦、淨、丑四種,各行當的基本表演程式名為"三把",運用時演員挺胸昂頭,穩健有力。其表演風格粗線條、大輪廓,直出直入,簡練明快,後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受到京劇影響,有所變化。

臉譜

上黨梆子的舞台裝置有"設大朝"的講究,臉譜圖案也十分獨特。旦角還有一種名為"破面"的化裝,帶有元雜劇的遺風,即用白粉在劇中品行不端者右眼瞼上橫劃一筆,或在角色右顴骨處畫上一朵小小的蘭花或菊花。

上黨梆子的臉譜用紅、白、黑三色勾臉,也用黑白相間的灰色、紅白相間的粉紅色和紅黑相間的紫色。神仙、道家、法師、妖精也用金黃。通常分別叫作紅蓮、黑臉、白臉、二花臉、三花臉等。譜式有豎三分臉、橫三分臉、全臉、斜臉、蝙蝠臉、陰陽臉、桃形臉、菱形臉、雷公臉、紅花紋臉、白花紋臉等。畫法線條粗狂,筆法簡練,對比鮮明。

上黨梆子臉譜 服裝

上黨梆子的服裝、頭腦自具特色,服裝講究大紅大綠,五彩上色,頭腦講究"金頭盔黑烏紗",顯得古色古香,莊嚴肅穆,與眾不同。抗日戰爭前,蘇州有一家萬順泰戲裝店,專為上黨梆子製作有自己特色的服裝,人稱"下路貨",質量較高。高平米山製作的服裝叫"本地貨",質量稍差一些。這些服裝分別被裝入頭腦箱、大衣箱、二衣箱之中。上當梆子原來是沒有水袖的,只是在蟒或生衣、旦杉的袖口上,加長寬都約十五厘米。解放後,普遍增加了水袖,學習了水袖功,使舞台表演顯得更加婀娜多姿。

舞台裝置


上黨梆子的舞台裝置是桌、椅和大幔。一般是三桌六椅三面幔。裝上有桌裙,椅上有椅披,除靈堂為全為紅色,上有繡花圖案。大幔分左右兩幅,搞約4米,寬各2米。紅黃藍白綠各色均有,繡以彩色的鳳凰牡丹、大花瓶。上邊有約1米寬的通長橫檐,繡八仙或笙簫笛管,檐下有穗。解放後,舞台裝置發生了變化。普遍使用了幕布:台前要掛大幕,正額掛通長檐團標,還有沿幕、翼幕、中幕和天幕。大幔除在個別劇中偶用外,已退出了舞台。

流行地區

上黨梆子可分為潞府派和澤府派(也稱川底派)兩派。[2]

潞府派,主要流行於原山西省潞安府所屬的長治、長子、襄垣、屯留、黎城、潞城、壺關、平順8縣和原沁州管轄的沁縣、武鄉、沁源3縣,特點是更顯豪放。最早的有代表性的班社有「三義班」、「樂意班」等。三義班比較靈活,唱岳家將戲多;樂意班格律比較嚴謹,唱楊家將戲多。

澤府派,主要流行於原山西省澤州府管轄的鳳台、高平、陽城、陵川、沁水5縣。鳴鳳班」及後來的高平「三樂意」(俗稱東宅戲)、「萬億班」都屬此派,晉城的鳴鳳班穩居魁首,後來高平的三樂意、萬億班都曾稱雄一時。它的特點是比較穩重委婉,抒情性強。

除此之外,上黨梆子在山東菏澤地區和河北永年縣還有山東棗梆和河北西調兩個嫡親的姐妹劇種。

代表劇目

據統計,上黨梆子的傳統劇目有七百多個,其中梆子戲近六百個,皮黃戲九十多個,崑曲十多個,羅羅腔戲和卷戲各數個,代表性劇目有《三關排宴》、《天波樓》、《雁門關》、《闖幽州》、《董家嶺》、《巧緣案》、《奪秋魁》、《甘泉宮》、《東門會》、《徐公案》等,其中一些劇目完全為上黨梆子所獨有。清咸豐年間到抗戰前,上黨梆子進入鼎盛時期,有班社兩百多個,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州府派"和"潞府派"兩大藝術流派,湧現出趙清海、郎不香、申灰驢等諸多名家。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學術價值

中國北方地方戲曲中,上黨梆子的聲腔特點十分明顯,其曲目的豐富性、以及對民間文化生活的依賴相融性、尤其是五種聲受苦的共存性,在全國實屬罕見。現在,昆、羅、卷戲已經消失於舞台,除少量上黨皮簧外絕大多數是上黨梆子劇目。因此,保護和傳承上黨梆子,刻不容緩。

實用價值

保護傳承上黨梆子,對豐富晉東南地區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構建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傳承現狀

由於受到現代文化和經濟大潮的衝擊,上黨梆子觀眾大量流失,演出水準逐漸下降,不少劇團被迫解散,後繼人才匱乏,劇團前景堪憂,迫切需要採取措施,予以支持和保護。

保護措施

山西省文化廳振興山西戲曲戰略決策的實施已經到了一個新階段:山西省1988年振興上黨梆子調演於2014年在晉城市舉行。本次調演就是要總結交流近年來振興上黨梆的經驗,進-步推動上黨梆子的綜合治理,使這古老劇種擴大觀眾面,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傳承人物

馬正瑞,男,漢族,1939年生,山西澤州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晉城市申報。申報項目:上黨梆子。

吳國華,女,漢族,1958年10月生,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晉城市申報。申報項目:上黨梆子。

張愛珍,女,漢族,1959年5月生,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晉城市申報。申報項目:上黨梆子。

張保平,男,漢族,1961年1月生,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晉城市申報。申報項目:上黨梆子。

張志明,男,漢族,1956年生,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長治申報。申報項目:上黨梆子。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山西省長治市上黨梆子劇團在山西晉東南老區贏得廣大觀眾的高度讚揚,多次參加國家、省、市藝術賽事,並榮獲全國戲劇"牡丹獎""紅梅獎" 及山西省"五個一工程獎"等多項獎勵。 [3]

重要活動

1934年,澤州藝人首赴太原公演,被稱作"上黨官調" 1959年,經蔡寒聲先生提出,定下"上黨梆子"這個名字。

1956年,長治專區組織了赴京匯報演出團進京獻藝。這是上黨梆子一次有計劃的舉動,受到了北京的專家和觀眾好評。

瀕危狀態 內容來源於非遺大數據平台 上黨梆子雖然在晉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為發展和振興做了許多工作,但仍然面臨嚴重的困難和危機: 一、上黨梆子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改變。隨着市場經濟社會的形成,人們的文化生活日趨豐富多彩,文化消費走向多元化發展方向,地方文藝受到很大衝擊,只能在部分農村地區演出,觀眾日趨減少。 二、一些頗有造詣的老藝術家因年事已高,相繼離開舞台,中年一代也即將度過他們的黃金期,年輕一代又沒有跟上去,上黨梆子面臨傳承和提高的重重困難。

相關視頻

上黨梆子 潘楊訟 寇準判案

上黨梆子-紅燈記-詹麗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