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云 打掼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至:
《打掼蛋》是中国当代作家李庆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打掼蛋”
因着本人开了一片茶店,邻居好友闲来无事,总爱聚到我店里闲聊玩耍。几个人凑一起,打牌就成了大家消磨时间的不二选择。大家特别爱玩掼蛋。
掼蛋是一项以扑克牌为道具的游戏活动,源于江苏淮安。闲暇时,不分男女,四个人围着一个小桌子,两副扑克牌108张,两两对家就可以玩起来。
掼蛋有一套完整的游戏规则,每个参与游戏的人都将规则烂熟于心,自觉遵守。
虽为游戏,一旦开打,牌场如战场,顿时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你出大王,我出炸弹;你出炸弹,我出同花顺,十八般武艺,悉数用上。直到把对手打得不能动弹,缴械投降。于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四个人能聚在一起打牌,也是一次因缘组合,有可能是四个人都相熟的,也有可能是不一定熟甚至于不认识,只是因为兴趣临时组合而成为合作者。
但不管是相熟的还是不熟的,甚至于是夫妻合作,由于水平不一样,风格不一样,打牌过程中都要经历磨合期。
磨合期短,双方能扬长避短,积极配合对方出牌,为了大局,甚至牺牲自己,成人达已,这种组合为最佳组合。在势力相当的情况下,获胜机率大。
如果倚仗一手好牌,就凸显个人英雄主义,锋芒毕露,不让对家配合参战,硬打硬冲,往往会引起对手联手封杀而导致寡不敌众,败下阵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手好牌硬生生被打成一手烂牌。
如果起得一手好牌,又能不动声色,与对家巧妙配合,那获胜就不在话下了。
由此看出合作比单打独斗强。
在我这儿玩过牌的人较多,也从各人的打牌风格看出了不同人的行事风格和个人脾气。
夫妻两人尽量不要做对家。夫妻对家容易起口角。也许是彼此太熟,无所顾忌的缘故,夫妻一方如果出的牌对不上对方的味口,或草率出牌,另一方往往会毫不客气的指出、埋怨甚至于指责。一般这时就会看出夫妻双方谁在家比较强势。一般是在家强势者会抱怨指责,弱势者在责怪声中往往越打越畏首畏尾,最终很难打出一局舒心的牌。
夫妻合作打牌暴露了亲人之间说话的直接,不太注意留情面,对对方要求高于对外人,有种恨铁不成钢的着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时有这种表现。 当然,当离开这个局时,人家还是最亲的一家人,这个你不要担心,牌打得好的人,对出牌技巧及对合作方要求高。这类人头脑灵活,记牌、算牌一点不含糊,他们很注重出牌技巧,总是擅长发挥自己的强项,打对手的短板,就像打一场乒乓球比赛一样,对手擅长长球,他就会发短球,而让对手接不住球。他们轻易不会打对手的强项,而失去控牌机会。
他们争的是牌理,而不是输赢。
牌打得好的人也喜欢强强联手,不太喜欢跟水平太臭的人做对家。因为对家会跟不上他的思路,那只能靠打运气牌,无法斗智斗勇,也就觉得淡而无味。
水平不行的人,往往因出牌不慎重而被对方死死控制,那种被对方牵住鼻子走的憋屈也很难受。
掼蛋游戏的进贡规则很有意思:败方得向胜方进贡,进贡者必须将自己手上最大的单张牌奉献给胜方。
当进贡者忍痛献出了单张中最大的,得到的回贡虽然是胜方挑剩的,但有时确是自己需要的,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说不定可以组成炸弹、同花顺、或者是其它组合。当然也可能是多余的,但自己是败方,无选择权,只能被动接受,积极应对。 被进贡者当然高兴,因为得到的都是对方单张中最大的牌,但未必就能带来好处,有时也可能出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窘境。
游戏还有一个规定,任何人剩最后六张牌都要报告一下。否则就违规。
因为一旦报牌,就预示着牌局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双方出牌都要慎之又慎。首先,对手头脑中就要快速回顾报牌者过往出牌情况,从而作出决定是让报牌者继续出牌还是竭尽全力阻击。判断失误就会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下场。
对家这时也是十分紧张。他得判断:是使出浑身解数,牺牲自己,成全对家先获胜利,还是根据自己手上的牌在稳操胜算的情况下,先不去配合对家,靠自己突破重围,最终把上台机会抓住。
智慧在这最后的六张牌中集中体现出来。如果配合不好,往往胜局转眼成空。自责和埋怨不可避免。
比如对家手上剩最后一对4,而自己的下家也只剩两张牌一张大王,一张9。而自己手上没有对子,只有三张3和一对K,一张小王,一张A,如果打得精,就会果断拆3,打出一对3,对家轻巧获胜,从而保住台上机会。如果不这样打,就全无获胜机会。 一句话,成败在一念之间。智者轻巧获胜,弱者难于把握住机会。
从2字打到A,光有一人先胜还不行,对家或者叫合作方至少获得第三名,才能算一局全胜。如果A 打三次还是不得过,那么该方就会从A滚到2,重头再来。这时对手乘机就有可能反败为胜。
如果滚下来的一方不气馁,运气好,稳打稳轧,迎头赶上,获胜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不到出完最后一张牌,不要轻言胜败。
当然,胜败乃兵家常事,输赢只是一场游戏而已。放下牌,一身释然。
其实,人生同于一局牌,牌里牌外一个理。进入牌局,力争打出一手好牌。放下牌,潇洒转身离开。[1]
作者简介
李庆云,女,江苏姜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