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64主戰坦克
T-64主戰坦克(俄文:T-64 ОСНОВНОЙ БОЕВОЙ ТАНК,英文:T-64 Main Battle Tank )是蘇聯在1960年代研發的主戰坦克,是蘇聯標準下第一款第三代的(蘇聯標準是T-62主戰坦克為第二代,M1、挑戰者和豹2和T-80為第四代)主戰坦克,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主戰坦克。該坦克僅在蘇聯及解體後的多個獨聯體國家中服役,並只裝備在一些前線軍區部隊裡。儘管T-64不像T-72主戰坦克那樣被多個國家裝備和發展,但卻是蘇聯(包括解體後的俄羅斯、烏克蘭)日後的現代化坦克(如T-80)的基礎。
T-64系列主戰坦克也為蘇聯坦克技術開了先河。這一系列的技術革新,為蘇聯坦克日後發展方向給定了方向。無論是成本優先的T-72主戰坦克,以T-64為基礎的技術優先的坦克T-80主戰坦克,還是試圖在技術先進與生產成本上取得平衡的T-90主戰坦克,都無一不有T-64的影子。現如今,身為蘇聯軍事裝備的主要繼承者之一,烏克蘭改進了T-64型坦克即T-64-BV-1型坦克。其性能與T-90相當,憑藉其性價比極有可能成為在國際軍火市場的有力競爭者。[1]
目錄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 T-64主戰坦克 | |
外文名稱 | T-64 ОСНОВНОЙ БОЕВОЙ ТАНК(俄語) | |
研製時間 | 1959 - 1964年 | |
定型時間 | 1963年底 | |
服役時間 | 1966年 | |
研製單位 | 莫洛佐夫設計局 |
發展沿革
研發背景
T-54中型坦克在1960年是相對可靠的坦克,而設計思想和概念依然停留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隨着西方國家迅速向新一代主戰坦克邁進(西方L-7型線膛坦克炮運用,可直接威脅當時蘇聯的重坦系列),蘇聯需要在先前的設計基礎上邁出大膽的一步,以保持優勢。到1959年秋天,由一個年輕的團隊設計的T-62主戰坦克項目在下塔吉勒進展迅速,並且用它的新的滑膛炮在當時是革命性的。
430工程
在哈爾科夫第75號運輸機械製造廠,KB-60M小組在工廠設計局成立,由來自下塔吉勒的工程師和莫洛佐夫領導。他們設計了一台新的發動機,這與以前傳統設計的柴油機完全不同,該設計採用緊湊的對置活塞4-TD安裝方式,每側配有兩個橫向齒輪,使得發動機更加緊湊。通過這些手段,他們實現了不可想象的,提供更多的動力與一個小得多,低得多的發動機(與T-55發動機艙體積相比小了一半左右)。
該發動機甚至連排氣管也進行了改造,採用了新的運動系統。為了讓新的車體運動,他們還設計了一種新型的輕質懸架,由小型空心鋁車輪和橡膠接頭的軌道組成。但這種設計和T-55的D-54T是一樣的,裝甲厚度保持在120毫米(4.72英寸)。1958年,兩個原型最終在庫賓卡建成並全面測試。但莫洛佐夫估計,與更便宜、更簡單的T-55相比,如此多的創新組合導致的眾多問題,不允許在軍備或火力方面的實際進展無法彌補的進一步發展。
432工程
隨着對新型號430-U及其122毫米(4.8英寸)滑膛炮研究的進行,432工程與同樣革命性的115毫米(4.53英寸)D-68滑膛炮平行啟動,這是首次將全功能電液自動加載系統相結合。這種冒險的特點為,兩人炮塔(指揮官和炮手)所需的內部空間更小,確保了更低的外形,重量幾乎相當於一輛輕型坦克,只有30噸,而其他項目只有36-38噸。然而,他們不得不設計出另一個技巧來面對北約最近公布的L-7/M-68新型火炮和一輛被俘的伊朗M60主戰坦克。
該工程首次採用複合裝甲。所謂的「K組合」,顯然是將夾在兩層高強度鋼之間的鋁合金層或夾在兩層鋼之間的玻璃鋼層結合在一起。這種附加裝甲將總重量提高到34噸,由新的5-TDF發動機很好地補償。這一次,莫羅佐夫估計這一組合值得一試,並在1962年9月第一個原型面世並成功通過所有測試後獲得了批准。新的坦克生產於1963年建立,新的坦克在投入使用一年後命名為T-64。這種MBT發動機比T-62要成功得多,特別是在比較它們各自的機動性時。[2]
生產服役
蘇聯視這款坦克為鎮國之寶,故此這款坦克的消息被嚴密封鎖。直到1970年3月,西方情報人員方從當時在白俄羅斯軍事演習的照片中發現這款神秘坦克,並以年份編號為「M-1970」。參考T-72主戰坦克的諜照以後,情報人員以為這款「M-1970」就是T-72的早期型號, 並把一些T-64的升級型、T-72的原型稱作為「T-67」、「T-70」。 一直到了1976年T-64進入蘇聯駐東德部隊服役時,北約才發現了對M1970之誤讀。然而,蘇聯對T-72的大肆宣傳讓北約對T-64一無所知。到了1978年,蘇聯軍官維克多·蘇沃洛夫叛逃英國後,北約才概括了解T-64。及至蘇聯解體,T-64系列才走出謎團。
不像莫洛佐夫筆下另一款經典T-54坦克,T-64隻被蘇聯軍方採用,不曾出口到其他國家或地區。直到1985年T-72B坦克出現為止,T-64在大部分性能上都優於蘇聯當時的其他坦克;西方陣營也是到了1979年德國豹2型坦克及美國M60A3問世後才有能與1976年服役的T-64B匹敵的坦克(例如同樣配備橫風傳感器,模擬式彈道計算器,激光測距儀等)。T-64在蘇聯駐外部隊中服役過:1976年T-64A在東德的蘇聯駐東德部隊裡部署,後來又在匈牙利南方部隊裡裝備。1981年起這兩支部隊又先後裝備了T-64B坦克。除了駐守國內外的精英部隊,一些國內常規部隊也有裝備T-64,比如敖德薩軍區的第14軍。
蘇聯解體後,一些獨聯體國家裝備還有裝備T-64。由於T-64的研發部門及主力生產廠都在烏克蘭,因此烏克蘭軍方一直改良T-64系列坦克,並研發出不少衍生車型。當下仍有約2000輛T-64系列坦克在烏克蘭服役,而俄羅斯陸軍則約有4000輛。然而,受《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 制約,不少俄羅斯的T-64系列坦克已被割成廢鐵。
結構性能
火力系統
T-64主戰坦克的火炮是1門2A26式125毫米滑膛坦克炮,該炮管比較長,為單筒結構,採用橫楔滑動式炮閂,炮塔中央裝有圓筒形抽氣裝置,炮塔外部裝有4段輕金屬勢護套。主要發射的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該穿甲彈初速為1600米/秒,最大有效射程為2100米,穿甲厚度為375~335毫米。其炮管的壽命可發射常規彈600~800發,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280發。此外T-64主戰坦克還安裝有2挺機槍,1挺是安裝在火炮右側的ПКТ式7.62毫米並列機槍,另1挺是安裝在車長指揮塔外的新型HCBT式12.7毫米高射機槍。並列機槍由彈帶自動供彈,射速為650發/分鐘,有效射程為1000米,共2000發子彈。高射機槍可360°射擊,主要對付空中目標,也可以對付地面目標,用彈鏈自動供彈,有效射程1000米,共300發子彈。
裝甲系統
T-64主戰坦克的車體前部採用了複合裝甲結構,炮塔是整體鑄造加頂部焊接結構,並列機槍射孔附近的炮塔壁厚約為400毫米,主炮兩側的間隙裝甲中填有填料,頂裝甲板厚度約為40~80毫米不等,炮塔側面裝甲厚120毫米,後部裝甲厚90毫米。炮塔前部兩側逐步補裝了煙幕彈施放裝置,該裝置由12個煙幕彈發射器組成,兩側發射器數量不等。車體前下甲板裝還有推土鏟,乘員艙內壁裝有含鉛防中子輻射的襯層,車體側面裝有張開式側裙板。[3]
動力系統
坦克戰鬥全重38000千克,全長9.100米,寬3.640米,最大行駛速度7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600千米。車體採用裝甲鋼板焊制而成。車內分為駕駛艙、戰鬥艙和動力艙3部分。駕駛員位於車體內前部中央,有1個向上抬向右旋開的單扇艙蓋,艙前有觀察潛望鏡,前上裝甲板兩側有一部駕駛照明燈。推進系統,使用的是2衝程臥式5缸對置活塞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該發動機輸出功率為551千瓦,該發動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和輸出功率大等特點。採用機械式行星變速箱,變速箱有7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採用液壓式操縱系統,可以進行以任何一側履帶為中心的轉向。
輔助系統
該坦克裝有與T-72主戰坦克同類型的火控系統,是安裝在T-55/T-62M坦克上的簡易型火控系統的改進型。該系統包括合像式光學單目測距儀、紅寶石激光測距儀、模擬式彈道計算機、ТПД-2炮長瞄準潛望鏡、ТПН-1-49-23炮長夜間瞄準望遠鏡、車長晝夜合一觀察潛望鏡、ТКН-3觀察鏡及紅外探照燈、火炮/炮塔控制放大器、手動/機動火炮俯仰驅動機構、炮耳軸傾斜傳感器、瞄準點注入裝置以及射擊控制面板等。
作為激光測距儀的輔助設備的光學測距儀與主要武器聯動。瞄準鏡由車長操縱,內有測距刻度線、校準測距儀和炮膛軸線用的調整裝置及刻度照明裝置。激光測距儀的使用使T-64坦克的首發命中率提高到80%以上。雙向陀螺穩定裝置的使用使該坦克在行進間的射角可以不受車體俯仰及橫向擺動的影響。該坦克的紅外探照燈裝在火炮左側,T-72坦克則裝在右側,紅外大燈的夜間最大作用距離為800m。
總體布局
該坦克的總體布置與T-72坦克大體相同,然而主要部件,例如火炮型號、液氣懸掛、履帶、發動機和炮塔,均與T-72坦克不同。T-64主戰坦克的高度比T-62主戰坦克低,火線高度大約下降110mm,主要原因是該坦克採用了既小又矮的炮塔。坦克車體用裝甲鋼板焊制而成。車內分為駕駛艙、戰鬥艙和動力艙3部分。駕駛員位於車體內前部中央,有1個向上抬向右旋開的單扇艙蓋,艙前有觀察潛望鏡,前上裝甲板兩側有ФГ-125駕駛照明燈。車體前上裝甲板中央位置有V型凸起,其間有3~4條橫筋,這樣凸起可起防浪板作用。前下裝甲板外裝有推土鏟,還備有安裝KMT掃雷器的托架。車體兩側裝有外張式側裙板。
炮塔為鑄鋼件,裝在車體中部上方,中彈率高的正面面積窄小,炮塔呈卵形,頂視圖呈盤狀,高度比從前炮塔都矮。炮塔內有2名乘員,車長在右邊,炮長在左邊,因採用自動裝彈機裝填炮彈,故無裝填手。[4]
性能諸元
重量 | 38 - 42 噸 |
車長 | 7.4米;9.1米(包括主炮) |
車寬 | 3.38米;3.64米(包括裙板) |
車高 | 2.3米 |
車組 | 3 人 |
發動機 | 740hp(馬力)5-ТДФ 2衝程臥式5缸對置活塞渦輪增壓柴油機 |
最大時速 | 70km/h |
行程 | 600千米 |
油箱容量 | 1145 - 1270 L |
越壕寬 | 2.72米 |
越障高 | 0.8m |
爬坡度 | 60% |
涉水深 | 1.5m |
主武器 | 115毫米 2A20 滑膛坦克炮;125毫米 2A26 滑膛坦克炮 |
副武器 | 12.7毫米 HCBT 高射機槍 1挺;7.62毫米 ПКТ 機槍 1挺 |
彈藥 | 滑膛炮彈備彈40發 ; 7.62mm機槍彈備彈2000發;12.7毫米機槍彈備彈300發 |
火炮俯仰角 | -5°~ +18° |
火炮旋轉方向 | 旋轉方向 360° |
裝甲型號 | 防彈裝甲,車體和炮塔為複合裝甲,反應裝甲 |
瞄準鏡型號 | TPD-43B |
火炮穩定器 | 2E-18 |
導彈型號 | 9K-112-1反坦克導彈 |
坦克評價
T-64主戰坦克在使用過程中不斷進行現代化改進,並在其底盤基礎上研製了多種變型車,做到了物盡其用,並節省了研製經費和研製周期,為提高蘇聯陸軍的戰鬥力作出了積極貢獻。T-64 坦克是第一種投入戰爭中使用的第三代坦克,它於1979年12月在蘇軍入侵阿富汗的戰爭中首次亮相。
T-64主戰坦克在世界坦克製造史上創造多個第一,如第一個在坦克車體的正面和炮塔的正面採用多層複合裝甲,第一個在坦克上安裝自動裝彈機。採用多層複合裝甲能大大降低聚能裝藥戰鬥部彈藥和反坦克導彈對坦克的毀傷概率。採用自動裝彈機可以提高坦克炮的射速,減小炮塔的尺寸和坦克的投影面積。T-64主戰坦克至炮塔頂車高僅2.154米,而同時期的美國M60A1主戰坦克的車高為2.75米。除此之外,坦克配備自動裝彈機還為坦克增加附加裝甲提供了可能。值得注意,這種自動裝彈系統第一次在西方坦克上出現是30年以後的事情。
T-64主戰坦克也存在缺陷:比如主炮最大俯角只有-6°,讓T-64即使居高臨下也難以對山下、懸崖底下的敵人進行打擊,給防守戰帶來麻煩。再如各個乘員艙太小,讓一些身高較高的乘員身體需要占用部分儲存艙空間才能伸展開來,這狹小的空間同時讓長距離行進時容易感到疲累。另外T-64的機械結構相當複雜,因而直接導致很多故障問題的出現,比如行進間拋錨等。專為T-64研發的新式懸掛更是故障連連,往往只能返廠維修。同時由於設計指標高,因此T-64生產成本也非常高。按1981年盧布對美元兌換率來算,一輛T-64坦克生產成本達112.1萬美元。
參考文獻
- ↑ T-64主戰坦克
- ↑ T-64November 23, 2014
- ↑ T-64主戰坦克:曾是蘇聯最強,創造多個世界製造史上第一!2018年12月25日 16:34
- ↑ 蘇聯T-64主戰坦克2003年09月18日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