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無編輯摘要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综合标准化与试验验证系统'''2015年6月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立项的通知》(工信厅联装函[2015]415号)中,下达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综合标准化与试验验证系统》项目任务,执行期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
==成果简介 ==
本项目牵头单位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联合单位包括山东威能环保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本项目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产能匮乏、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应用层数据定义不统一的现状,攻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工艺参考模型及一致性的挑战性技术难题,以标准化的形式规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生产工艺流程,在科学、合理、优化的基础上,提出工艺流与信息流的融合方法,紧密结合通用技术标准,制定相应的标准 [[ 规范 ]] ,搭建关键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并在动力电池企业中完成应用示范。
具体成果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装配车间数字化工艺设计要求》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装配数字化车间数据一致性要求》2项国家标准草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标准试验验证平台、4项 [[ 专利 ]] ,同时在山东威能公司完成了应用示范,并在行业内进行了推广。
==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1月。1962年前的名称为沈阳电子技术研究所,1962 ,1962 年至1972年的名称为东北工业自动化研究所,1972年起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2001年5月前, ,[[ 研究所 ]] 的中心区域在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90号。2001年后, 全部迁移到沈阳市东陵区南塔街114号。现任所长王越超。
目前, 全所有正式员工500多人, 流动人员250人左右,院士2人, 博士生导师21(包括客座导师)人,研究员45人,副研究员55人,高级工程师82人。博士学位授予点2个, 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 设有 [[ 博士后流动 站1 站]]1 个。在读硕士研究生126人,博士研究生83人, 在站博士后9人。全所设有2个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学重点实验室和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3个研究室:1、工业控制系统研究室,2、光电信息研究室,3 ,3 、自动化装备研究室;一个研究中心:水下机器人研究中心;一个负责科研信息、 [[ 文献 ]] 、网络等支持服务的信息中心。管理部门设有:综合管理办公室、科技处、人事教育处、质量条件处、财务中心。
研究所的主要学科领域为:制造科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机器、先进制造系统和光电技术等。
以2002年为例,除部署了一批基础研究课题外, 全所承担国家攻关、国家863、973、科学院重大及方向性等项目34项。企业和地方重大攻关、改造项目10项。如:科学院重大项目“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与系统”,科学院方向性项目“总线集成分布式工业控制系统”,“自走式海缆埋设机”,“空间对接光学成像技术”,“工业 [[ 机器人 ]] 及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等。当年正在执行的科研项目合同总额2.1亿。
研究所与美国、 [[ 俄罗斯 ]] 、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有长期合作关系。与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德国、日本、韩国等大公司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合作研究与共同开发产品,共同培养研究生等。与国内多所大学、研究单位以及地方, 如上海交大、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科院声学所、中科院大化所、中科院光机所、沈阳市、无锡市等地方政府、企业共同承担和完成国家、科学院的重大研究或工程项目,共建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实体。
沈阳自动化所投资控股或合资的公司有“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000年研究所制定的“开发西区、建设东区、挺进浑南”的发展计划, 已经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在 [[ 沈阳 ]] 浑南开发区规划的先进制造产业化园,正按整体规划实施建设中。
中心区(东区)环境建设已经结束。一个环境优美, 功能配套, 具有现代化科研与工作氛围的园区已经形成。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将为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建设、 [[ 国防 ]] 安全做出更多、更大的创新性贡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類]]
754,4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