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邹高昆

增加 6,797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邹高昆,甲子年(一九八四)生于湖南衡阳,法名万昆、子宽,一号蘅香居士,斋号魏晋堂。学士、硕士均毕业于天津美术学…”
邹高昆,甲子年(一九八四)生于湖南衡阳,法名万昆、子宽,一号蘅香居士,斋号魏晋堂。学士、硕士均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师从霍春阳、喻建十等先生。现系燕京学院讲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书画艺术版权网签约画家,艺评网合作艺术家。定居天津,常住北京。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邹高昆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84年

目录
1作品出版
2参展记录
3艺术评论
4作品欣赏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出版
《境由心生一一邹高昆花鸟画作品集》、《邹高昆书法篆刻集》、《国画技法一一禽鸟卷》(待版)。

折叠编辑本段参展记录
2013年

“喻建十·邹高昆师生书画作品展”,山东潍坊市美术馆;

2014年

“案台清供——新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河北石家庄市美术馆;

“青未了——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山东泰安市美术馆;

“应物象形——中国画名家推荐展”,山东日照市博物馆;

“壠上新韵——天津美院名师邀请展”,甘肃庆阳市博物馆;

2015年

“笔墨丹青——新青年邀请展”,文化部艺术市场美术馆,北京。

折叠编辑本段艺术评论
折叠画案画语
文/邹高昆

当人们的物质资料充裕后就需要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艺术家们便致力追求一种高度的精神自由,使之达到身心愉悦、物我两忘、醉在其中的理想境界。

花鸟画自脱胎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于它尺幅墨韵之间曲尽了生命之美,正所谓“红花绿叶有意,禽鸟草虫含情”。纵观花鸟画史,自“徐黄”后,青藤、白阳、八大、石涛、南田、冬心,抑或是宾翁、白石诸公,他们笔下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都有精心描绘,画面充满着生命活力,寄托着人们对大自然的美好憧憬,亦是画家对生命和精神的一种慰藉和超脱之道。

我学习花鸟画,主要是上本科时得益于霍春阳先生的悉心教导。先生授课,基于传统,佐以阴阳美学之标准加以训练,使我受益匪浅,至今还是遵循这一规律探索学习。

后来上研究生,从导师喻建十先生。先生博学多才,精通古文、书画,对我进一步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画外功的修炼和提高,我们明白,艺术表现是艺术家对自然万物关照后的主观臆造,是艺术家的心境使然。所以我在平时学习时,书画印兼修,多读经史典籍,参以佛道思想,加以融汇,相互促进。在创作表现时我追求心中的真实情感,把物象、空间、色彩借助书写性线条转化为艺术作品,加入自己对生活之情感、生命之感悟,使之提炼升华,变为艺术中的一种境界因素。这也正是我不断探索追寻的一种为艺修身之道。

聊此数语,抒我胸中逸气,叨扰师友清耳,实在罪过。

岁次癸巳冬月于魏晋堂

折叠修心观境之邹高昆作品印象
文/笪杨洋

邹高昆幼承庭训,诗书画印兼修,尤其擅长花鸟画。犹记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谈到过,“只有在既非刻意追求,又非不追求;既非有意识,又非无意识;既非泯灭思虑,又非念念不忘;即所谓‘在不住中又常住’和无所谓‘住不住’中以获得‘忽然省悟’。”艺术创作更是如此,诗画中所提及的“无意为佳”这种创作状态,大抵是源于发乎于情的自然流露,从而创造出一种平静超脱的审美境界。如画家自己所言,常以“佛道修心,金石养性,琴事怡情,且行且乐”,诗文、笔墨的修养互相滋养,早已融会贯通,作品中故而掺杂了一定的哲思,笔下所绘不仅表现为个人的心灵意绪或人生境界,更是阐明了自身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初观其作,其笔法率真而意境幽雅,便自觉于笔墨恣意之间流淌着几分诗韵、禅意而独具审美。他以书入画,画面中的线条多用篆书和甲骨文的用笔,在营造画面氛围时,似乎又参以八大山人和石壶老人的元素,逸笔了了,疏朗淡远,极富禅机佛理,于变化中透出清奇古雅之趣、澄净高逸之风,此中之妙,非一日之功也。

宋﹑元时期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导致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俱有所变,具体表现为绘画创作的关注点不再囿于对客观物象的表现,转而力求对个体主观精神的表达,邹高昆在创作理念上崇尚文人画之道,而文人画这种以情构境、寓情于物的创作倾向也影响到他的审美意识并体现在其艺术创作中。观其画便不难发现,他不仅做到以形为据,细致体察物象特征,更是深入本体,做到“处身于境,视境于心”,挖掘事物的内在精神。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同时,不仅旨在“畅神”、“怡情”,更是融入主观精神的审美意趣,从而颇具情感意味。

绘画本身的精神实质正是在于其表现的审美意境中,而邹高昆作品中所具备的高雅韵致、潇散洒脱的艺术风格,蕴含的正是对生命本体及人生境界的心灵妙悟。禅宗所言的“修心观境”体现到艺术创作中,即以淡泊宁静的超脱心态达至哲理化的精妙境界,正如郭绍虞所言,“悟中带禅,则似隐如显,不可凑泊;禅中有悟,则不即不离,无迹可求”,其画作也正是因这冲淡含蓄之美才显得意味深长、富有灵性,颇具个人情怀。大抵正是缘此,当品鉴邹高昆的画作之时总不免被这一石一鸟、一枝一叶背后的情感内蕴所打动,深思之后又不免感叹画作皆因画家参透生命本体而显得韵味盎然,继而心生佩服。

2015年11月13日夜

折叠清逸解俗
文/杨健君(天津美院教授)

自古来书画同源而同法,宋之苏米、元明之赵董,皆兼善者也。

学弟高昆,秉性聪颖而笃志于学,天美四载,本科书法系统而有专攻,修成笔底功夫,偶及绘事亦出手不俗。进而归于喻建十先生门下研究书艺,每有所会间,以丹青出之,精于花鸟,尤所用心,上承新罗下取寒汀,兼采津门诸家。观其所作,笔法俊逸,设色高雅,气息尤为灵动,盖非天资优秀而学有所宗者不能至也。其题跋小字以高古可、超然不俗,甚能与其画作有相得益彰之妙。

高昆青年才俊而有此成绩,足以令人惊叹,想之他日,以此天秉与苦修之功,定当不可限量也。

岁次壬辰之秋于津门,健君题之。[1]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