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公民批评权

增加 8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不少前辈从容纳谏的佳话。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问世后,遭到西班牙语教授董燕生的激烈批评,认为“她太自信了,该查字典的地方没有去查字典”。不过,这场争论并没有沦为笔墨官司,而因杨绛的回复变成君子之间的切磋。杨绛在回应文章里写道:“世间许多争端,往往出于误会。董先生可以做我的老师,可惜我生得太早,已成了他的‘前辈’。他‘不畏前辈权威’,勇于指出错误,恰恰是译界的正风,不是歪风。”保护批评者,不仅需要被批评者的雅量,也需要大家一起营造宽容的环境。在豆瓣评分事件中,学校在接到举报以后施加压力,导致发表批评的学生不得不发布“致歉声明”,显然与其后的风波有着密切联系。教育者理应站在爱护学生的立场,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公允处置来自外部的举报。对于与教学事务不直接相干的网络评论,学校本应慎重介入,为学生自由合理的表达创造空间。
近年来,一些企图借用外部力量干预正当批评发声的行动之所以不绝,在于一种“举报真的有用”的恶劣风气。一些举报人将正常的意见分歧、 [[ 观点商榷 ]] ,以对批评者人品、 [[ 道德抨击 ]] 的形式进行反驳,缺乏就事论事的诚恳,面对具体问题顾左右而言他,暴露出一种狭隘的处世观念。对于诉诸于公力的恶意举报,裁决者应当本着公正的态度,为正当批评提供保护。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表达空间,巩固和维护互联网的表达途径,让互联网尽可能容纳不同的声音,是每个网络公民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这句话必须要说”的时候,而在那时,一个兼容并蓄的环境,才能让自己毫无顾虑地发出真实的声音。<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641974564&ver=3553&signature=oEcssWWgBN9x0BJZSKnwBqCw*HP1*XEB0VZ1MvcB4HU8OrMZc*t4roROTsF4Cd176RFcGz9Lim6rKTK-tBsEpzr-2Aug7-ybhoqj3U8K55ht6309hQcphmmjYGaa0rK*&new=1]</ref>
3,5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