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肝炎
B型肝炎,簡稱B肝,是由B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肝臟疾病。初次感染時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少數人會有急性症狀如噁心嘔吐、黃疸、疲倦、茶色尿以及腹痛等,潛伏期可以從30天至180天不等,平均約75天。
目錄
疾病認知
概述
B型肝炎是國人肝病的最大宗,每年約有7000人死於肝癌,有6至7成是B型肝炎引起。根據衛生署歷年統計,全國十大死因,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年年上榜,其中絕大多數是病毒性B型感染。
肝炎是一種因肝臟細胞發炎,導致肝細胞損傷的肝臟疾病。引起肝炎的原因很多,如果是由B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肝炎,就稱為B型肝炎。 發病通常不明顯,症狀包括厭食、隱約的腹部不適、噁心、嘔吐等,有時會有關節痛、出疹、黃疸或輕微發燒。
疾病的嚴重度可從僅有血清檢驗才能測出之無症狀感染,到會引發致命情況的猛爆性肝炎。臺灣於B型肝炎預防接種計畫實施前,一般成人帶原率約為15%~20%,自1984年7月起針對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母親之新生兒實施B型肝炎疫苗注射計畫,1986年7月起全面實施嬰幼兒B型肝炎預防接種,經長期推動實施後,我國六歲兒童B型肝炎帶原率由1989年10.5%顯著下降至2007年0.8%。
致病原
B型肝炎病毒為42 nm雙股去氧核醣核酸(DNA)病毒;由27 nm大小之核心(HBcAg),外包一層脂蛋白外套,此外套包含表面抗原(HBsAg)。以免疫反應來分,B型肝炎病毒可分成4種亞型,均有共同的決定因素「a」和兩對次決定因素「d」或「y」,及「r」或「w」,因此可分為adr、adw、ayr、ayw等4種亞型。
病毒分佈
B型肝炎病毒的亞型與地理分布有關,例如,中國人所感染的B型肝炎病毒多半是ad型,而ay型則約為5%左右;南方人主要是adw型,北方人則有不少是adr型;臺灣則以adw型為主。對某種亞型的保護力也可抵禦其他亞型的B型肝炎病毒。另一與B型肝炎有關的抗原,B型肝炎e抗原(HBeAg),為一種可溶解的蛋白質,是B型肝炎病毒核心新陳代謝的次成分。B型肝炎病毒內尚存有去氧核醣核酸聚合酶(DNA polymerase),在細胞內以反轉錄複製表現。一般以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核心抗體(anti-HBc)及e抗體(anti-HBe)來分別表示對應於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及e抗原(HBeAg)之抗體。
流行病學
B型肝炎帶原者若為e抗原陽性,表示病患具有高傳染力,臺灣早期主要傳染因素來自於母子垂直傳染,即是帶原的母親在生產前後將B型肝炎病毒傳染給新生兒。因此,若母親在生產時為e抗原陽性,且產下之新生兒未接種B型肝炎疫苗與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則母子傳染之感染率高達95%,且大多數將成為慢性帶原者。台灣是全世界第一個對新生兒注射B型肝炎疫苗的國家,尚未實施接種前,平均每5人中就有1位血清中有B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存在,依此比例約有300萬人為B肝帶原者。自從1984年新生兒都接種疫後帶原者大幅降低。在臺灣於B型肝炎預防接種計畫實施前,一般成人表面抗原(HBsAg)陽性率(帶原率)約為15%~20%;在美國,成年人之表面抗原(HBsAg)陽性率約為0.3%~0.5%。受感染者年齡愈小,愈容易成為慢性帶原者,新生兒感染約90%會成為慢性帶原者,5歲以下幼兒感染,約25%~50%會成為慢性帶原者;若成人感染,成為慢性帶原者之危險性約在5%以下。在已開發國家,B型肝炎病毒感染之高危險群包括靜脈注射藥癮者、多重性伴侶及需經常接觸血液、體液之醫療檢驗人員。在亞洲及非洲地區,嬰兒及兒童期之感染非常普遍;在北美洲及歐洲,感染通常發生在青年時期後。
傳染窩
自然界中B型肝炎病毒傳染的動物宿主目前尚未確定,已知人類與黑猩猩有感受性(Susceptible)。在東南亞國家及遠東地區,新生兒周產期感染是重要傳染途徑,尤其是經由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e抗原兩項檢驗皆陽性母親,於生產前後傳染給新生兒。嬰兒經由母親垂直感染後,90%的機率成為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5歲後才感染B肝者,長大後只有不到10%會成為慢性帶原者。
B型肝炎初次感染造成的急性症狀,持續數週後即會消退,極少數會造成死亡或嚴重併發症。雖然大部分慢性肝炎患者沒有症狀,但卻有機會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亦為慢性肝炎患者死因的15%至25%,
傳染方式
多數民眾都誤認為是經由飲食傳染的,而且令人害怕的是,B肝帶原者往往自己都不知道是帶原者。B型肝炎表面抗原可在體液及分泌液內被發現,當有e抗原存在時,表示體內病毒濃度高具有高傳染力。但只有血液、精液及陰道分泌物顯示具感染性。傳染方式可經由周產期感染,與含有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透過皮膚或粘膜進入體內而感染。因此輸入未經檢驗之血液及其製劑、共用針頭或注射器、針灸、穿耳洞、紋眉、刺青、共用牙刷或刮鬍刀、性行為(未具B型肝炎表面抗體者,若未帶保險套且與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發生陰道、肛門、口腔接觸之性行為)等,都可能感染[1]。
潛伏期及可傳染期
潛伏期:通常為45~180天,平均潛伏期為60~90天,潛伏期長短與感染的病毒量、傳染途徑及宿主本身因素有關。可傳染期:從出現第一個臨床症狀前數週到整個急性期,及慢性帶原期皆具傳染性,無症狀感染亦可引起慢性帶原,尤其慢性帶原者通常是發生在嬰兒期之感染。慢性帶原者的傳染力亦有差別,e抗原陽性帶原者傳染性強。
臨床症狀
一般人多無症狀,少部份的人會有腹部不適、食慾不振、全身無力、疲倦、噁心、嘔吐、黃疸(如皮膚和眼白呈黃色)、茶色尿等情形。慢性帶原者常無症狀或只出現容易疲累和倦怠等情形。
診斷
肝炎多半沒有症狀,症狀的輕重也不能藉以判斷病情嚴不嚴重,那麼究竟要如何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得了B型肝炎呢?最重要的還是要藉助一些醫學的檢查,其中最主要的是抽血檢查。 抽血檢驗B型肝炎的結果,需要綜合各項檢驗值來綜合判斷,如何看檢驗報告?依B型肝炎病毒標記,列舉出最常見的幾種狀況:
HBsAg | Anti-HBs | HBeAg | Anti-HBe | 診斷 | |
---|---|---|---|---|---|
標記 | - | - | - | - |
表示體內沒有抗體,可能會受到感染, |
標記 | - | + | - | - |
對B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 |
標記 | + | - | - | - |
體內有B型肝炎病毒,是B型肝炎帶原者 |
標記 | + | - | + | - |
病毒活性很強,傳染力很大,此時肝功能可能正常 |
標記 | + | - | - | + |
若肝功能一直都正常,超音波亦正常,而且病毒濃度不高, |
標記 | - | - | - | + |
1.可能是「低效價」的帶原者。就是血中B型 2.另一種情況是,這些病人是有表面抗體, |
- 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 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
- B型肝炎e抗原(HBeAg)
- B型肝炎e抗體(Anti-HBe)
- B型肝炎核心抗體(Anti-HBc)
- 抗原抗體所代表的意義為:表面抗原(HBsAg)為陽性,則表示他體內有B型肝炎病毒,是B型肝炎帶原者。
- 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呈陽性反應,則表示對B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不怕得到B型肝炎。注射B型肝炎疫苗或者是感染B型肝炎後自然痊癒者,就會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也就是說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呈陽性反應。
- B型肝炎核心抗體(anti-HBc)呈陽性,則表示他曾經感染過B型肝炎病毒,目前可能是B型肝炎帶原者(如果他的HBsAg呈陽性反應),或者是已經痊癒(若anti-HBs為陽性的話)。只接受過疫苗注射者,不會產生B型肝炎核心抗體。
- 當B型肝炎病毒進入到人體時,病毒即會在人體內進行複製、繁殖,這時B型肝炎病毒會分泌一種蛋白質,稱為e抗原(HBeAg),而人體內產生對抗e抗原的抗體,就是e抗體(Anti-HBe)。
- e抗原可以說是病毒活性的指標。當e抗原呈陽性反應,表示B型肝炎病毒活性較強,體內病毒活性非常活耀,血液中有很多的B型肝炎病毒存在,而人體的免疫系統若無法有效抑制病毒活性或將病毒消滅這些病毒會不斷在體內進行複製。這樣容易對肝臟造成傷害、發炎,導致病情不穩定,肝功能(即GPT)會高低起伏,有時正常,有時不正常,這樣肝臟反覆發炎的結果,長久下來很容易形成肝硬化或肝癌的產生,因此可以說e抗原陽性時間越久,罹患肝硬化或肝癌的機率愈高。反之,e抗體呈陽性,通常表示病毒的活性已經減低,人體內B型肝炎病毒的濃度也比較低。通常此時肝發炎的情況較不明顯,同時傳染性也比較低,不過並不表示病毒消失,B型肝炎病毒還是存在肝細胞中,這些病毒長期下來仍會對肝臟有潛在的傷害[2]。
預防方法
衛生教育
- 使用拋棄式注射針具,針灸針具,或穿耳洞、刺青工具等須充分消毒滅菌,避免不必要的輸血、打針、針灸、刺青、穿耳洞等行為。
- 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不與別人共用刮鬍刀、牙刷、針頭、毛巾、指甲剪,以免刮破皮膚或黏膜而感染。
- B型肝炎帶原者需特別注意防範傳染他人,尤其是工作上常需接觸傷口之醫療人員及牙醫。
- 避免多重性伴侶及嫖妓,並採取安全性行為。
- 建議曾接受性病診療者,應接受B、C型肝炎衛教及篩檢,如B型肝炎未帶原且無抗體者,應接種B型肝炎疫苗。
預防接種
1984年7月台灣實施孕婦B型肝炎產前篩檢,並自2014年11月起,將孕婦B型肝炎產檢之期程從第5次產檢提早至第1次產檢時(建議姙娠第12週以前)實施。
新生兒預防接種
所有嬰幼兒於出生後24小時內(儘速接種)、1個月、6個月,應完成3劑B型肝炎疫苗接種;同時提供1劑HBIG予高傳染性B型肝炎帶原母親(表面抗原及e抗原陽性者)之新生兒接種。
- 母親表面抗原陽性或陰性(不論e抗原為陽性或陰性)
自2019年7月1日起,若母親檢驗結果為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不論e抗原為陽性或陰性),其新生兒於出生後應儘速注射1劑HBIG及B型肝炎疫苗,最遲須於出生後24小時內完成接種。
- 母親表面抗原陽性及e抗原陽性
依據B型肝炎疫苗及免疫球蛋白接種效益追蹤研究,母親表面抗原及e抗原陽性時,其新生兒於出生時按時注射1劑HBIG及3劑B型肝炎疫苗,其保護效益約為9成。
另有研究顯示,提供母親為表面抗原陽性、e抗原陰性之新生兒接種HBIG,該族群幼兒帶原之比率可由0.29%降至0.14%【Chen HL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2 Apr;142(4):773-81.】。
新生兒接種後續追蹤
2010年9月起,針對高傳染性B型肝炎帶原母親(表面抗原及e抗原陽性者)之新生兒,於其滿1歲時提供抽血檢測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抗體,以及早瞭解其疫苗接種成效與感染狀況。
- 追加接種的情形
配合HBIG實施對象自2019年7月1日起擴及「母親為表面抗原陽性之新生兒」之政策,表面抗原陽性HBsAg(+)母親之新生兒,於滿1歲時應主動追蹤B型肝炎病毒血清標記,如未成為帶原者也未產生B型肝炎表面抗體,可再追加接種1劑公費疫苗,1個月後再抽血檢驗,如表面抗體仍為陰性(< 10 mIU/ml),後續可依「0-1-6個月」之時程完成第2、3劑公費疫苗。
如經此補種仍無法產生抗體者,則無需再接種,惟仍應採取B型肝炎之相關預防措施,並定期追蹤B型肝炎表面抗原之變化。
感染高危險群防治
預防接種定期追蹤
B型肝炎感染高危險群(血液透析病人、器官移植病人、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免疫不全者、多重性伴侶者、靜脈注射藥癮者、帶原者之同住者或性伴侶、身心發展遲緩收容機構之住民與工作者、可能接觸血液之醫療衛生工作者等),如未曾感染B型肝炎病毒且經檢驗為B型肝炎表面抗體陰性,建議自費接種1劑B型肝炎疫苗,1個月後再抽血檢驗,如表面抗體仍為陰性(< 10 mIU/ml),後續可依「0-1-6個月」之時程完成第2、3劑疫苗。如經此補種仍無法產生抗體者,則無需再接種,惟仍應採取B型肝炎之相關預防措施,並定期追蹤B型肝炎表面抗原之變化。
依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民國97年第3次會議紀錄,針對「依時程完成B型肝炎疫苗接種,經檢驗為表面抗體陰性者」,且非屬前項之B型肝炎感染高危險群,目前尚無須全面再追加1劑公費B型肝炎疫苗,可諮詢醫師評估疫苗接種的需要性。
慢性B肝
慢性B型肝炎是國人重要的健康問題,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蘇東弘表示,據統計,慢性肝炎、肝硬化是國人十大死因第十位。目前約170至200萬名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其中約兩成患者需治療,但若沒妥善監測或用藥物控制,慢性B肝可能會進展為肝硬化及肝癌。但因不知自己罹病、停藥、沒回診持續肝功能追蹤等因素,推估目前約兩萬人正在治療中。目前健保給付B肝用藥以3年為期。台大醫院研究發現,雖然有B肝患者在一定療程後,出現抗體有明顯改善,但也有患者停藥3個月就出現病毒反應,建議健保可因應臨床發現,適度調整B肝用藥的給付標準。台大內科部腸胃肝膽科主任高嘉宏則建議健保若在財務許可下,可對B肝藥物停藥條件適時修整。他認為健保未來可搭配精準醫療的分析,來找出最適合台灣B肝患者停藥的方程式。
停藥易復發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團隊,從2012年10月到2017年8月,針對慢性B肝健保給付用藥3年為期的現狀進行患者研究,以病毒復發高於2000 IU/mL為標準,發現停藥後第一個月的病毒量很重要,且在停藥一年下,約有六成患者在停藥三到九個月內有病毒復發情況。為什麼B肝在用藥後,還是可能會復發?蘇東弘表示,B肝病毒一旦侵犯肝細胞,就容易在肝細胞裡形成共價環狀的DNA,不容易根除。目前現有的抗病毒藥物主要是抑制病毒複製,所以當停藥時,免疫力又無法控制,肝炎可能就會復發。他說,如果台灣能採用延長控制病毒藥物使用時間的國際建議,就更能達到血清B肝病毒表面抗原消失,及產生保護抗體的功能性治癒目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