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
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 |
中文名: 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 研製:貝爾直升機公司 使用:美國 |
AH-1「眼鏡蛇」直升機,是由貝爾直升機公司於60年代中期為美陸軍研製的專用反坦克武裝直升機,當時也是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直升機。由於其飛行與作戰性能好,火力強,被許多國家廣泛使用,經久不衰,並幾經改型。[1]
目錄
發展沿革
貝爾AH-1"眼鏡蛇"是世界上第一種專門研製的武裝直升機,該機研製於60年代中期,起初只是作為美國陸軍的越戰臨時解決方案。但是沒有人會想到這個"臨時解決方案"會不斷進化,直到21世紀還在生產。
直升機在越戰中第一次直接參加戰鬥,美國陸軍給貝爾UH-1"休伊"運輸直升機安裝上武器後用於攻擊任務,但"休伊"並不是被設計來執行此類任務的,生存能力明顯不足。作為臨時解決方案,貝爾公司在"休伊"基礎上研製的專用武裝直升機--AH-1"眼鏡蛇",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裝備後投入作戰,該機在越南表現優秀。
陸軍的長期目標是研製一種專用的反坦克直升機,"眼鏡蛇"只是過渡方案。之後貝爾應陸軍的要求提交了兩個方案:一是AH-1加強版--Model 309"眼鏡王蛇",二是全新設計的Model 409,這兩個方案最後全部敗於休斯AH-64,但"眼鏡王蛇"對AH-1演化影響很大。
易洛魁武士
美國陸軍在60年代初向越南增兵後,1956年首飛的貝爾UH-1"易洛魁"(或"休伊")渦軸動力直升機成為陸軍直升機作戰思想的馱馬。當1962年UH-1A部署在東南亞時,該機成為陸軍歷史上第一種直接參加戰鬥的直升機。UH-1A隨後被功率加大的UH-1B和UH-1C取代,但是從"休伊"的作戰表現看該機並不適合作為武直使用,速度較慢且生存力不足。
1958年貝爾公司開始研究專用武直概念,在1962年推出了一個被稱為D255"易洛魁武士"的全尺寸模型。"易洛魁武士"沿用了"休伊"的發動機和傳動系統,但具有鯊魚般的苗條機身,看起來就像是一架戰鬥機。"易洛魁武士"是串列雙座布局,炮手在前飛行員在後,后座略高以保證飛行員的前方視野。機頭安裝一個榴彈發射器自動炮塔,機腹鼓包內還裝2門20毫米前射機炮,機身中部短翼可外掛武器,例如6枚SS-11線控導彈。
美國陸軍對D225印象深刻,但在觀念上仍無法接受完全純粹的武裝武裝直升機,寧可繼續沿用武裝化的UH-1A/B通用直升機。雖然如此,專為攻擊而生的D-225堪稱武裝直升機的鼻祖,其設計上充滿前瞻性,許多特點都成為日後武裝直升機的共同特徵。而同時,越南戰場上血的教訓也使美軍很快認識到專業武裝直升機的價值,陸軍最終決定上馬專用武直項目,遂在1964年8月提出世界上第一個專業武裝直升機計劃--先進空中火力支持系統(AAFSS),發展一種能伴隨地面部隊並提供火力支援的新型專業武裝直升機。數家公司提交了方案,最後陸軍選中洛克希德的AH-56"夏延"。
但按照進度"夏延"直到1970年才能服役,越戰的壓力迫使陸軍需要儘快裝備武直,所以在1965年又開始了過渡武直招標。陸軍要求新機的設計基於現有直升機以保證能儘快投產。波音-伏托爾提交了"支奴干"的改型,西科斯基提交了"海王"的改型,卡曼提交了"海妖"的改型,貝爾提交了改進自UH-1的Model 209。
貝爾Model209
儘管在AAFSS競爭的早期貝爾方案就被淘汰,但公司還是自籌資金繼續專用武直的研製,一步步地完善Model 209"UH-1改進型"的設計。
貝爾Model 209於1965年9月7日首飛,機身結構融合D225以及Model 207的概念,如狹長的機身、縱列雙人座艙、機首機炮、機身兩側武器掛載短翼、單發動機、固定式着陸用橇架等設計,並沿用了大量UH-1的系統,包括T-58渦輪發動機、傳動系統、平衡式二葉片主尾旋翼系統等,使得風險與成本得以降低。1966年4月7日陸軍授予貝爾一份製造2架Model 209預生產型機的合同,4月13日又簽訂了110架生產型直升機的合同。Model 209獲得UH-1H的軍方正式編號,成為全世界第一種進入量產的專業武裝直升機,並獲得"休伊眼鏡蛇"的官方名稱。
一開始Model 209的編號被定為UH-1H,以表明該機僅僅是UH-1的改進型方便討要預算。但在1966年7月還是改成了AH-1。
傳統上美國陸軍的飛機都以美國印第安原住民部落來命名,如"莫霍克"、"易洛魁"、"蘇"、"夏延"等等,以至於當時也使用印第安部落名來命名自己產品的派珀飛機公司為此與陸軍打了一場奇怪的官司,此後陸軍就不再強求印第安命名了。UH-1"休伊"在越南服役中被大兵們冠以各種奇怪的俚語,在執行無武裝運輸任務時被稱為"滑頭",安裝XM-3武器系統後被稱為"野豬",掛載火箭巢並安裝機槍後被稱為"眼鏡蛇"。所以源自於"休伊"的AH-1按照該傳統被稱為"休伊眼鏡蛇"了,但在實際使用中因"休伊眼鏡蛇"一點也不簡潔,所以綽號最終定為"眼鏡蛇"。
戰爭應用
越戰後
70年代的後越戰時代,美國收斂了對外軍事干涉,直到1980-1988年的里根政府時期才逐漸恢復,並在90年達的蘇聯解體大潮中達到頂峰。在歷次軍事干涉中,"眼鏡蛇"都是美軍的重要武器。
陸軍和陸戰隊的"眼鏡蛇"都參加了1983年入侵加勒比島國格林納達的"緊迫暴怒"行動,執行了近距支援和直升機護航任務。2架陸戰隊的AH-1T被擊落,3人死亡。
陸戰隊的"眼鏡蛇"參加了80年代末的波斯灣護航行動,擊沉3艘伊朗巡邏艇,一架AH-1T被伊朗對空火力擊落。
1990年"塞班"號兩棲攻擊艦進行了利比亞撤僑行動,艦上的"眼鏡蛇"實施了空中掩護。
海灣戰爭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的"眼鏡蛇"現代化改型參加了實戰的洗禮。陸軍和陸戰隊都派出了"眼鏡蛇"參加戰鬥,陸軍派出145架,陸戰隊派出了48架。這些"眼鏡蛇"大都安裝了進氣口砂濾器,分散在各個沙漠前進基地作戰。
陸軍使用更強大的AH-64"阿帕奇"作為主力直升機執行攻擊任務,"眼鏡蛇"用於巡邏和偵察等次要任務,但在戰鬥中陸軍的"眼鏡蛇"還是摧毀了數以百計的伊拉克裝甲車輛和其他目標。陸戰隊的"眼鏡蛇"在戰爭中更為積極,與安裝有先進前視紅外系統的UH-1N"雙休伊"編隊作戰,由後者為"眼鏡蛇"指示目標。整場戰爭中沒有"眼鏡蛇"被擊落,但有2架在作戰中因事故損失,1架在其他地點因事故損失。
冷戰後
1993-1994年陸軍和陸戰隊的"眼鏡蛇"都參加了美軍入侵索馬里的"恢復希望"行動。1994年又都參加了美軍入侵海地的"堅持民主"行動。
90年代初,陸戰隊部署在兩棲攻擊艦上的"眼鏡蛇"參加了北約軍事干預南斯拉夫的行動。1995年6月美國空軍的一架F-16被塞爾維亞擊落,"眼鏡蛇"參加了營救美國空軍上尉斯科特·奧格雷迪的救援行動。
進入21世紀後,陸戰隊的"威士忌眼鏡蛇"繼續作戰,參加了2001-2002年美國入侵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行動的後期階段,以及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自由伊拉克"行動。陸戰隊的"威士忌眼鏡蛇"成為戰鬥明星,AH-1W以雙機或4機編隊作戰,在編隊周圍可形成範圍2千米殺傷圈。"眼鏡蛇"最多可掛載4枚"地獄火"、4枚"陶"、14枚70毫米火箭(一半安裝高爆破片戰鬥部,一半安裝人員殺傷箭頭戰鬥部),對地面部隊提供了有效的火力支援。
"威士忌眼鏡蛇"在戰鬥中還使用了"地獄火"導彈的最新型號--AGM-114N,安裝有溫壓戰鬥部,比傳統燃料-空氣戰鬥部威力更大。在攻擊藏有恐怖分子的建築物時,使用普通反坦克型"地獄火"的話,導彈往往會穿透建築物而沒有造成多大的損害,破片戰鬥部的"海爾法"也不具備摧毀建築物大型結構的能力,一名陸戰隊"眼鏡蛇"乘員說他向藏有一名狙擊手的建築發射一枚AGM-114N後,"整座建築轟然倒塌"。
"威士忌眼鏡蛇"在持續不斷的戰鬥被抱怨最多的是M197機炮的卡殼問題,這也是一個早就存在的問題了。總體而言陸戰隊對"眼鏡蛇"的生存能力感到滿意,在戰鬥中至少有2架AH-1W被擊落,但多數直升機被擊中後都能安然返航,然後經快速搶修後再次升空作戰。
2003年3月23-24日,陸軍有32架"阿帕奇"在卡巴拉誤入伊軍高炮陷阱,導致2架被擊落,多數被擊傷。幸好因AH-64的良好防護乘員沒有身受重傷。卡拉巴爾事件使陸戰隊覺得"眼鏡蛇"也不是那麼落後了。陸戰隊長久以來一直要求採購"阿帕奇",但因資金短缺不得不繼續使用老舊的"眼鏡蛇"。卡拉巴爾事件使陸戰隊的心理稍稍有些平衡,覺得AH-64也不過如此--儘管卡巴拉慘敗是因為呆板的戰術所致,而不是"阿帕奇"本身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