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龍王道教佛教神祇,源於古代龍神崇拜和海神信仰,龍王成為海神可說是佛教東傳時所一併帶來的印度神話而影響。佛教護法天龍八部的龍部以八尊龍王為首,如:難陀龍王。如今將龍王之名沿用,是以區別於中國原始神話傳說中的。因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亦有信奉。被認為具有掌管天氣的能力,因此在水旱災多的地區常被崇拜。

中國傳統文化中大龍王有四位,掌管四方之海,稱四海龍王。小的龍王可以存在於一切水域中,甚至是一口或是一條田間的水溝。民間文學的龍王形像,多是頭人身,偶爾才會現出完整的龍形。龍王被認為與降水相關,遇到大旱或大澇的年景,百姓就認為是龍王發威懲罰眾生,所以龍王在眾神之中是一位嚴厲的神。

華東的廣大地區由於多受旱澇災,民間為祈求風調雨順,建有龍王廟來供拜龍王。廟內多設坐像,通常只有一位龍王,如「汾水貫太原而南注,水有二橋……由是架龍廟於橋下」[1]

目錄

參考資料

  1. 《太平廣記》卷四二三引《宣室志》,p. 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