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龍井問茶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龍井問茶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浙江省杭州市

龍井問茶,新西湖十景之一,是走訪龍井茶文化的著名景點。西湖龍井茶主要產於龍井村地帶,龍井的茶不僅匯茶之色、香、味、形的四絕於一身,而且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的五名於一體。

而冠名的西湖龍井茶葉有獅、龍、雲、虎、梅之別,以獅峰、龍井地之茶為最優,其中奧妙,唯有親去龍井村品茗問茶方可悟出,因此就有了"龍井問茶"之趣說。龍井泉水清澈甘洌,龍井茶更負盛名,人們爭先前來問詢,構成了獨特龍井茶文化。[1]

目錄

基本介紹

龍井問茶(Enjoying tea at dragon well)新西湖十景之一。龍井,位於西湖西面竹茂林密的風篁嶺上,有泉名龍井,附近有龍井村,龍井本名龍泓,又名龍湫、龍井。它和白鶴峰下慧禪寺內的虎跑泉,杭州植物園的玉泉在內被譽為杭州三大名泉。

龍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澤綠翠,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著稱,馳名中外。一九八五年,龍井問茶入選新西湖十景,從此不僅這裡的茶葉,就連這裡的風景也身價倍增。每年清明前後,穀雨時節,茶農採茶、炒茶香溢林下。遊人慕名前來問山、問水、問茶、問茶道、更問龍井情,堪稱西湖春遊的第一快事。

歷史沿革

五代時期

此地建有龍井寺,三國東吳赤烏年間(238-251)已發現。相傳三國時葛洪煉丹於此。

北宋時期

北宋時龍井已成為旅遊勝地,詩人蘇東坡常品茗吟詩於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苦蛟龍潭"的詩句讚美,故名龍井。明人陳眉公作《試茶》詩:

龍井源頭問子瞻,我亦生來半近禪,

泉從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園;

此意偏於廉士得,之情那許俗只專,

蔡襄夙辯蘭芽貴,不到茲山識不全。

龍井是杭州三大名泉之一,水質清洌甘美。又因相傳龍井與海相通,海中有龍,因名"龍井"。

龍井泉尚有一奇特之處。

龍井泉的水由地下水與地面水兩部分組成。地下水比重較大,因此地下水在下,地表水在上。當你用小棒攪動井水內泉水時,這是因為地面水和地下泉水相互衝撞,兩種水質因比重和流速的差異所致。當地下泉水重新沉下去後,分水線漸漸縮小最終消失。這一奇異的自然現象,使遊人平添了許多樂趣。

龍井泉周圍還有神運石、滌心沼、一片雲諸勝跡。龍井之西是龍井村,環山產茶,龍井四周,碧嶂千繞,怪石林立,古木參天,松篁交翠,自然景色幽美。名西湖龍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贊為"四絕"而著稱於世。

龍井茶區初步形成規模,當時靈隱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峰產的"白雲茶"和葛嶺寶雲山產的"寶雲茶"已列為貢品。北宋高僧辯才法師歸隱故地,也是當年與蘇東坡等文豪在龍井獅峰山腳下壽聖寺品茗吟詩之處,蘇東坡有"白雲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穀雨春"之句讚美龍井茶,並手書"老龍井"等匾額,至此開始有名氣,該匾至今尚存壽聖寺胡公廟、十八棵御茶園中獅峰山腳的懸岩上。龍井品茗在北宋已成風氣。

元明期間

元代,龍井附近所產之茶開始有了規模。元豐二年,辨才師自天竺歸老於此,不復出,與蘇子瞻、趙閱道友善。後人建三賢閣祀之,歲久寺圮。而明萬曆二十三年,司禮孫公重修,構亭軒,築橋,鍬浴龍池,創霖雨閣,煥然一新,遊人駢集。

清朝期間

乾隆皇帝曾到此,老龍井還留有"十八棵御茶"遺蹟。乾隆還題"湖山第一佳"五個大字,並將過溪亭、滌心池、一片雲、風篁嶺、方圓庵、龍泓澗、神運石、翠峰閣定為龍井八景。乾隆下江南時,曾游龍井茶園並親採茶葉,看茶農炒茶和留有詩作。他採摘過的茶樹共有十八棵,後人用心培養,稱之為"十八棵御茶",並作為貢品每年進奉朝廷,如今這十八棵御茶樹依然生長於獅子峰原胡公廟旁,亭亭玉立。

清朝乾隆爺更有《坐龍井烹茶偶成》,通過皇帝的御口把龍井正式正名了:

龍井新茶龍井泉,一家風味稱烹煎。

寸芽出自爛石上,時節焙成穀雨前。

何必鳳團夸御茗,聊因雀舌潤心蓮。

呼之欲出辯才在,笑我依然文字禪。

龍井茶列為貢品,聲譽益隆。清乾隆皇帝曾到此採茶種茶,老龍井還留有"十八棵御茶"遺蹟。

《西湖夢尋》說:南山上下有兩龍井。上為老龍井,一泓寒碧,清冽異常,棄之叢薄間,無有過而問之者。其地產茶,遂為兩山絕品。再上為天門,可通三竺。南為九溪,路通徐村,水出江干。其西為十八澗,路通月輪山,水出六和塔下。龍井本名延恩衍慶寺。唐乾佑二年,居民募緣改造為報國看經院。宋熙寧中,改壽聖院,東坡書額。紹興三十一年,改廣福院。淳佑六年,改龍井寺。

龍井四周,碧嶂千繞,怪石林立,古木參天,松篁交翠,自然景色幽美。西湖龍井茶產於西湖四周的群山之中,其品質特點是:外形扁平挺秀,色澤綠翠,內質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葉色綠,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西湖龍井茶素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稱著。

戲說乾隆竊龍井:

乾隆皇帝當年下江南時,微服來到杭州龍井村獅峰山下,胡公廟的老和尚陪着乾隆皇帝游山觀景時,忽見幾個村女喜洋洋地正從廟前十八棵茶樹上採摘新芽,不覺心中一樂,快步走入茶園中,也學着采起茶來。剛采了一會,忽然太監來密報:"皇上,太后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一聽太后有病,不覺心裡發急,隨即將手中茶芽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返京,回到宮中向太后請安。

其實,太后並無大病,只是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中不適。忽見皇兒到來,心情好轉,又覺一股清香撲面而至,忙問道:"皇兒從杭州回來,帶來了什麼好東西,這樣清香?"乾隆皇帝也覺得奇怪,我匆忙而回,未帶東西,哪來的清香?仔細聞聞,確有一股馥郁清香,而且來自袋中。他隨手一摸,原來是在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來的一把茶葉,幾天後已經乾燥,並發出濃郁的香氣。太后想品嘗一下這種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奉上,果然清香撲鼻,飲後滿口生津,回味甘醇,神清氣爽。3杯之後,眼腫消散,腸胃舒適。當時太后可樂了,稱杭州龍井茶是靈丹妙藥。

乾隆皇帝見太后這麼高興,自己也樂得哈哈大笑,忙傳旨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峰山下胡公廟前自己親手採摘過茶葉的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每年專門採制,進貢太后。從此,龍井茶的名氣越來越大。這塊"御茶園"卻一直保留至今,而且成為一個獨特的旅遊景點。

龍井

龍井位於風篁嶺上,為西湖群山南、北兩大支的交接點,這裡山林密集,截水面積廣大,泉源茂盛,大旱不竭。龍井的興盛,始自北宋無豐年間。

上天竺寺高僧辯才法師告老退居龍井後,由於欽慕他德高望重,前來探訪、問道的人上至郡守,下到鄉民,絡繹不絕。辯才為方便客來客往,募緣整治山林,開闢通道,廣植翠竹,形成一條風韻蕭爽的盤曲山道,也就是現在已辟成通衢大途的風篁嶺。山道開通後,龍井寺香火漸盛,來客亦增多。辯才好客,每有訪客者,奉上山中自植自焙香茗一杯為禮。客多、茶的需求量大,龍井寺周圍山林便茶園遍布之地。

一般認為,今龍井泉所在處即龍井寺舊址,這是明正統以後的事。此前的龍井寺,位於風俗篁嶺西暉落塢,也就是現在出產正宗西湖龍井名茶的西湖鄉龍井村內。儘管從愛喝的以散茶撮泡為飲的"西湖龍井"其初步形成大約在明初以後,但辯才居龍井植茶待客,無疑是龍井以茶出名的一個原由。

奇特之處

龍井問茶龍井泉有一奇特之處,就是當你小棒攪動井水內泉水時,水面上就會出現一條蠕動的分水線,仿佛游龍一般,這種現象在雨天時更為明顯。據說這是因為地面水和地下泉水相互衝撞,兩種水質因此重和流速的差異所致。這一奇異的自然現象,使遊人平添了佳趣。周圍還有神運石、滌心沼、一片雲諸勝跡。

龍井之西是龍井村,環山產茶,名西湖龍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贊為"四絕"而著稱於世。元代虞集詠茶詩有"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

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西湖茶葉以有龍、雲、獅、虎之別,以獅峰、龍井地之茶為最,其中奧妙,唯去龍井品茗問茶方可悟出。因此有"龍井問茶"之稱。龍井四周,碧嶂千繞,怪石林立,古木參天,松篁交翠,自然景色幽美。清乾隆南巡至此,題"湖山第一佳"五字,又命過溪亭、神運石、一片雲、龍泓洞、滌心沼、風篁嶺、方園庵、翠峰閣為"龍井八景"。明人陳眉公作《試茶》詩,有"龍井源頭問子瞻","不到茲山識不全"的佳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