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霸
黃霸(前130年-前51年),字次公,淮陽郡陽夏人(今河南太康),西漢大臣。漢宣帝時,歷任揚州刺史、潁川太守,為政外寬內明。後來,歷任御史大夫、丞相,封建成侯。他與龔遂並稱為龔黃。甘露三年(前51年),黃霸去世,諡號定侯。
黃霸 | |
---|---|
民族 | 漢 |
《漢書》中有這麼一句話:「自漢興,言治民吏,以霸為首。」意思是,自漢朝建立以來,若說治理百姓,使之安居樂業,黃霸當為眾官之首。
目錄
寬和平正
自漢武帝末年以來,使用法律偏於嚴酷。武帝劉徹死後,昭帝劉弗陵即位。因昭帝年幼,大權實際掌握在大將軍霍光手中。霍光鑑於大臣們屢屢爭權,尤其是左將軍上官桀等人與燕王劉旦陰謀作亂,遂殺死了上官桀,並以嚴刑峻法統馭群臣。上行下效,一些地方官也漸漸以嚴酷為能。他們在收稅、斷案時,動不動就嚴刑拷打,從而使屬吏和百姓深受其害。
對此,黃霸從不苟同。他認為,為政應以寬和平正為本,而用嚴刑峻法往往適得其反。所以,在他擔任河南太守丞時,處理事務總是以法度為準繩,儘量做到不偏不倚,合於民心。這一做法,正好符合官民們的心理期待。因此,屬下和百姓都非常愛戴他,太守也對他分外信任和倚重。
數年後,黃霸升任廷尉正,負責國家刑獄事宜。為時不久,新即位的宣帝劉詢下詔,極力稱頌武帝功德,並嫌武帝廟樂與其功德不相稱,應予更改,請眾臣商議。這時,文武百官都競相奉迎,只有長信少府夏侯勝持有異義。他說,武帝平四夷、拓疆域,功高蓋世,但其間勞民傷財、奢侈無度,卻屬過失。尤其是那時曾發生特大蝗災,人相食,國庫至今不能復盈,不能不算大問題。所以,他主張不再增設廟樂。也正因為這番話,夏候勝被判死刑,入了獄。黃霸認為,夏侯勝是遵照宣帝之詔議事的,無論意見如何,不應判其死罪。結果,他自己也被關進了大牢。直到兩年後宣帝大赦天下,才被釋放,並出任揚州刺史。之後,調任穎川太守。
施惠百姓
黃霸任潁川太守時,宣帝多次頒布對百姓施以恩澤的詔書,諸如減免賦稅、嚴禁亂攤派等等。一些地方官出於私利,卻遲遲不宣布這些詔書,更不讓百姓得到實惠。基於此,黃霸挑選了一些比較好的官吏,分部劃片宣布詔令,儘快將皇帝的旨意傳到家喻戶曉,與此同時,自己也採取了一些相應的措施。
黃霸喜歡微服巡行,同百姓促膝談心,認真了解他們的生活和生產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用作自己從政治民的參考。比如,他從百姓的言談中受到啟發,下令每個驛站和每個鄉的鄉政府都養豬養雞,用以周濟那些鰥寡孤獨的貧苦人;制定條規、教令,對百姓實行教化;設置父老、師帥、伍長,健全鄉村組織,勸導百姓防奸為善;強調耕織、節儉,倡導植樹、養殖等等,以利百姓發家致富。
由於黃霸經常深入鄉村之間,所以對潁川各方面的情況都了如指掌。即使某個村的鰥寡孤獨死後無錢埋葬,他也能詳細地指示地方官,某某地方有大木頭,可以為死者做棺材;某某地方的驛官養着豬,可以為死者做祭品。當屬吏們照其指示去辦時,發現實際情況和他說的一模一樣。 大家震驚之餘,無不將其奉若」神明」。
也正因此,潁川境內的奸猾之徒,深感在此地盤上吃不開,不得不逃匿外地。」於是,民間也漸漸出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局面。
愛撫屬下
黃霸待人寬厚,非常注重愛撫屬下。
當時,許縣的縣丞已上了年紀,耳朵又聾,有人建議黃霸免去他的職務。黃霸說:該縣丞「是一位清廉的官吏,雖然老了,卻還能迎來送往。至於耳朵有點聾,不算大問題。我們應多方幫助他不要讓賢能的人失望!」那人還是不理解,問他為什麼非得這麼做,他又說:「如果頻繁地更換僚屬,免不了要送舊迎新,增加不小開銷。這些花費都要出在百姓身上。何況新換的官吏未必都是賢能的,說不定還不如舊任。何必白白添亂呢?」
許縣縣丞的留任,令一些老吏們感慨萬千。從此,他們解除了後顧之憂,更加勤政廉政,一個心眼地為黃霸爭氣增光。那些年輕的屬吏們也由衷地佩服他們的老太守,自覺地辦好所分管的各項公務。
黃霸在潁川前後8年。在他的治理下,郡里的戶口數目連年增加;在朝廷考核時,其政績被評為全國第一。宣帝還特地下詔表彰他:「潁川郡太守黃霸,能宣明皇帝的詔書和法令,百姓都受禮教感化,孝順父母的子女、相互友愛的兄弟、貞節的婦女,一天比一天增多;百姓路遇,彼此禮讓;遺失在路上的東西,無人撿起來據為已有;鰥寡者有人贍養,貧窮者有人幫助;監獄中八年沒有重罪犯;官吏、百姓多有義行。黃霸可稱得上而今的賢人君子!」隨後,賜其爵位關內候,並賞黃金100斤,秩祿2000石。
此後不久,黃霸被調進京師,升為太子太傅;接着,調任御史大夫。又過了一段,被提升為丞相,封建成候,食邑600戶。
黃霸還一向注重家教,以至於他清正愛民的作風代代相傳:他死後,其子黃賞繼承爵位,任關都尉;黃賞死後,其子黃輔繼承爵位,官至九卿;黃輔死後,其子黃忠繼承爵位,一直到王莽篡位才斷絕了封爵。據統計,黃霸的子孫做官做到太守、九卿這一級別的,計約五六個人,人人都留下了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