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涌峽
黃泥涌峽 |
---|
|
黃泥涌峽(Wong Nai Chung Gap),簡稱黃泥涌(Wong Nai Chung),位於聶高信山和渣甸山之間,是一個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的山坳之一,北至大坑道,南至大潭道及深水灣道,當中只有少部份屬南區,海拔250米,是5條道路的匯合處,位置相當險要,在香港仔隧道未通車前是香港島南北岸之間的要道。[1]
目錄
歷史
黃泥涌峽的命名沿自從黃泥涌峽一帶形成的溪流所流下來的黃色泥水,故稱其為黃泥涌,後來該溪流改建成寶靈頓運河(鵝頸澗),現時已填成暗渠。隨著溪流而下的山峽口地方被稱為黃泥涌谷,即今天的跑馬地。明代出版的《粵大記》,已淸楚標有黃泥涌的地名。
1930年代初期,英國意識到日本對香港的威脅正在日益增加,加上黃泥涌峽在香港島中央扼守來往港島南北的要道,在軍事上具有重要性,所以興駐港英軍建了大量防禦工事,包括皇家炮兵第5AA高射炮陣地、地下營房及多座機槍堡等。
1941年12月8日香港保衛戰爆發,日本皇軍於12月18日晚上成功登陸香港島,日軍第230聯隊於12月19日清晨抵達黃泥涌峽。上午10時30分,駐守於黃泥涌峽道旁的西旅指揮部受到日軍包圍及連番攻擊,加拿大援軍司令兼西旅旅長羅遜准將率領同僚突圍,但遭遇日軍密集開火射擊,他與多名一同突圍的守軍陣亡,羅遜准將亦成為香港保衛戰及加拿大軍在二戰中陣亡的最高級軍人[2],當時香港義勇防衛軍第3連第7、8、9排及加拿大溫尼伯榴彈營D連,為了扼守黃泥涌峽,與日本皇軍爆發連場激戰,皇家蘇格蘭營亦朝山峽發動反攻,在19至20日歷時一天的戰鬥,香港守軍陣亡達451人,日軍也有600人傷亡,但日軍最終於12月23日成功佔領黃泥涌峽及黃泥涌水塘,香港守軍因此陷入被東西分割,在灣仔的西旅與在赤柱的東旅只能各自為戰。
名稱混淆
黃泥涌峽的簡稱為「黃泥涌」,跑馬地的舊稱為 黃泥涌谷 簡稱也是「黃泥涌」,而且黃泥涌道、黃泥涌市政大廈也位於跑馬地,因此部份人會認為黃泥涌是指跑馬地,部份則認為是指黃泥涌峽。可是,現時於黃泥涌峽出現的路牌會寫著「黃泥涌」,由此可見現時的「黃泥涌」一般是指黃泥涌峽,而不是跑馬地。
黃泥涌水塘
建在黃泥涌峽的黃泥涌水塘於1899年建成,為香港的第三個水塘。水塘有一弧形的水壩,高50呎、長270呎。但由於水塘儲水量小(2,700萬加侖)及維修費高昂的原因,該水塘在1978年停止運作。後改建成現時的黃泥涌水塘公園。
主要建築
- 陽明山莊
- 黃泥涌水塘公園(前黃泥涌水塘)
- 香港網球中心
- 香港木球會
- 聖約翰救傷隊烈士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