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中下游經濟林育種和培育國家長期科研基地
黃河中下游經濟林育種和培育國家長期科研基地依託於中國林科院經濟林研究開發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泡桐研究開發中心),位於河南省孟州市,主要開展杜仲、仁用杏、柿屬植物、扁桃、長柄扁桃、李亞科、木瓜[1]等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良種繁育、培育技術等研究。
目錄
機構簡介
建有經濟林種質創新與利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杜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仁用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方主要名優經濟樹種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柿產業國家創新聯盟等科研平台。為黃河中下游經濟林種質資源評價、長期育種工程、高效栽培技術創新與綜合利用和林業產業發展提供可靠的、持續的科技支撐。為了更好地長期開展林業相關科學領域研究和技術開發,黃河中下游經濟林育種和培育國家長期科研基地於2020年5月7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准成立。
建設目標與任務:
建立我國黃河中下游經濟林核心種質庫和育種群體。收集保存杜仲、仁用杏、柿屬植物、扁桃、長柄扁桃、李亞科等種質資源,通過種質資源的鑑定、評價與分析,建立核心種質庫和核心育種群體,為其遺傳改良和種質創新奠定基礎;建立我國黃河中下游經濟林主要性狀的育種技術體系,培育具有良好產業化前景的新品種。以少投入、多產出、品質優良、保護環境為總目標,建立主要性狀的常規育種、倍性育種、分子育種和細胞工程育種技術體系,為黃河中下游經濟林遺傳改良提供新途徑、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培育優質、高產、高抗及具有特殊優良性狀的新品種;建立我國北方經濟林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體系。以優質、高產、高效為主要目標,建立我國黃河中下游經濟林立地質量精準評價與調控技術體系,良種苗木規模化繁育與質量控制技術體系,高效栽培模式與栽培技術體系,農藝性狀與栽培技術及其機械化[2]生產關聯技術體系,從而構建一整套經濟林的高效栽培技術體系。
參考文獻
- ↑ 木瓜雖好不能多吃,有些人不能吃木瓜,搜狐,2022-12-20
- ↑ 你知道機械化和自動化有什麼區別嗎?,搜狐,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