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原圖鏈接鴻臚寺:中國古代官署名。

鴻臚寺中國古代官署名[1]

目錄

簡介

 
原圖鏈接鴻臚寺:鴻臚,本為大聲傳贊,引導儀節之意。大鴻臚主外賓之事。

漢朝秦代典客大行令漢武帝時又改名大鴻臚。鴻臚,本為大聲傳贊,引導儀節之意。大鴻臚主外賓之事。[2]

 
原圖鏈接鴻臚寺:壁畫《客使圖》,唐代李賢墓出土,前三位為唐朝鴻臚寺官員

北齊,置鴻臚寺,後代沿置。[3]

 
原圖鏈接鴻臚寺

南宋不設 ,復置,主官為鴻臚寺卿[4]

 
原圖鏈接鴻臚寺

主要掌朝會儀節等[5]

 
原圖鏈接鴻臚寺:習禮亭 是各地官員用來熟悉、演習朝拜皇上禮節的地方。清朝時設在鴻臚寺衙門內

由來

《明史.職官志三》:「鴻臚[寺]掌朝會、賓客、吉凶儀禮之事。凡國家大典禮、郊廟、祭祀、朝會、宴饗、經筵、冊封、進歷、進春、傳制、奏捷、各供其事。

外吏朝覲,諸蕃入貢,與夫百官使臣之復命、謝思,若見若辭者,並鴻臚引奏。[6]

歲正旦、上元、重午、重九......皆贊百官行禮。」鴻臚寺,舊置判寺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

元豐官制行,置卿一人,少卿一人,丞、主簿各一人。

卿掌四夷朝貢、宴勞、給賜、送迎之事,及國之凶儀、中都祠廟、道釋籍帳除附之禁令,少卿為之貳,丞參領之。

凡四夷君長、使價朝見,辨其等位,以賓禮待之,授以館舍而頒其見辭、賜予、宴設之式,戒有司先期辦具;有貢物,則具其數報四方館,引見以進。

諸蕃封冊,即行其禮命。若崇義公承襲,則辨其嫡庶,具名上尚書省。其周嵩、慶、懿陵廟,命官以時致享,若凶儀之節,宗室以服,臣僚以品,辨其喪紀而詔奠臨賻贈之制。

禮儀成服,則卿掌贊導之儀,葬則預戒有司具鹵簿儀物。分案四,置吏九。其官屬十有二:往來國信所,掌大遼使介交聘之事。

清朝官制,鴻臚寺卿滿洲漢人各一人(初定滿洲三品,順治十六年定為漢人俱為正四品,少卿滿洲漢人各一人(從五品),鳴贊滿洲十四人,漢人兩人(從九品),序班漢人四人(從九品),主簿滿洲漢人各一人(從九品)。

職能

都亭西驛及管幹所,掌河西蕃部貢奉之事。

禮賓院,掌回鶻吐蕃党項女真等國朝貢館設,及互市譯語之事。懷遠驛,掌南蕃交州,西蕃龜茲大食于闐、甘、沙、宗哥等國貢奉之事。

中太一宮、建隆觀等各置提點所,掌殿宇齋宮、器用儀物、陳設錢幣之事。

在京寺務司及提點所,掌諸寺葺治之事。傳法院,掌譯經潤文。左、右街僧錄司,掌寺院僧尼帳籍及僧官補授之事。同文館及管勾所,掌高麗使命。

已上並屬鴻臚寺。中興後,廢鴻臚不置,併入禮部

鴻臚寺舊置判寺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元豐官制行,置卿一人,少卿一人,丞、主簿各一人。

卿掌四夷朝貢、宴勞、給賜、送迎之事,及國之凶儀、中都祠廟、道釋籍帳除附之禁令,少卿為之貳,丞參領之。凡四夷君長、使價朝見,辨其等位,以賓禮待之,授以館舍而頒其見辭、賜予、宴設之式,戒有司先期辦具;有貢物,則具其數報四方館,引見以進。諸蕃封冊,即行其禮命。

若崇義公承襲,則辨其嫡庶,具名上尚書省。其周嵩、慶、懿陵廟,命官以時致享,若凶儀之節,宗室以服,臣僚以品,辨其喪紀而詔奠臨賻贈之制。禮儀成服,則卿掌贊導之儀,葬則預戒有司具鹵簿儀物。分案四,置吏九。

其官屬十有二:往來國信所,掌大遼使介交聘之事。都亭西驛及管幹所,掌河西蕃部貢奉之事。禮賓院,掌回鶻、吐蕃、党項、女真等國朝貢館設,及互市譯語之事。懷遠驛,掌南蕃交州,西蕃龜茲大食于闐、甘、沙、宗哥等國貢奉之事。中太一宮建隆觀等各置提點所,掌殿宇齋宮、器用儀物、陳設錢幣之事。在京寺務司及提點所,掌諸寺葺治之事。傳法院,掌譯經潤文。左、右街僧錄司,掌寺院僧尼帳籍及僧官補授之事。

同文館管勾所,掌高麗使命。已上並屬鴻臚寺。中興後,廢鴻臚不置,併入禮部

明初,置侍儀司、為從六品衙門。職專朝會賓客吉凶禮儀之事。洪武九年,改為殿庭儀禮司。三十年,始改鴻臚寺,陞正四品衙門。定設卿、左右少卿、左右寺丞。屬官、主簿、司儀司賓署各署丞、鳴贊、序班等官。後又設外夷通事亦隸焉。

順治元年,設鴻臚寺,置滿、漢卿各一人。滿洲少卿一人,漢左、右少卿各一人。十五年省一人。漢左、右寺丞各一人。正六品。十五年省一人。

康熙五十二年省一人。滿、漢主簿各一人。鳴贊,滿洲十有六人,乾隆三十七年改隸鑾輿衛二人。漢八人。二年省一人,十二年省一人,十三年省二人。

乾隆七年省二人。序班二十有二人,十五年省十人。康熙三十八年省六人。乾隆七年省二人。司賓序班二人,乾隆二年省。學習序班無恆額。雍正六年定以直隸山東山西河南儒學生內考取。

乾隆九年定為十二人。十七年定直隸六人,餘各二人。十七年省山東等省四人。凡事由禮部具題,十六年改歸本寺,十八年仍隸禮部。

康熙十年復故,雍正四年復歸禮部統轄。乾隆十四年,始以滿洲尚書領寺事。五十九年,增置滿洲學習鳴贊四人。

光緒二十四年,省入禮部,尋復故。三十二年,仍省入。[7]

參考文獻

  1. 鴻臚寺_歷史官職:鴻臚寺_古代鴻臚寺職責與作用_鴻臚寺歷史職官 鴻臚寺,歷史官職:鴻臚寺,古代鴻臚寺職責與作用,鴻臚寺歷史職官, 官署名。北齊始置,設卿、少卿、丞各一員。職掌外國少數民族賓客接待、朝會及吉凶禮儀,兼管佛教
  2. 《讀書》首發 | 謝一峰:筆端上的華夏化 2018-08-29 17:00 編者按 近年以來,關於「何為中國」的問題,學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3. 鴻臚寺主要職責 - 優知網 2019年5月6日 - 鴻臚寺主要職責立即下載 2019-05-06 350 0閱讀結束,下載本文需要支付 購買文檔 ¥9.19 分享 / 14 ¥9.19 立即下載 博學★範文書苑 362310商品量 ...
  4. 鴻臚寺解釋和意思---詞語 東漢以後,大鴻臚主要職掌為朝祭禮儀之贊導。北齊始置鴻臚寺,唐一度改為司賓寺,南宋﹑金﹑元廢,明復之,清沿置。主官或稱卿,或稱正卿,副職為少卿,屬官因各...
  5.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典客,秦官,掌諸歸義蠻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鴻臚。屬官有行人、譯官、別火三令丞及郡邸長丞。」《後漢書.百官志二》:「大鴻臚,卿一人,中二千石......丞一人,比千石。」《明史. 職官志三》:「鴻臚[寺]掌朝會、賓客、吉凶儀禮之事。凡國家大典禮、郊廟、祭祀、朝會、宴饗、經筵、冊封、進歷、進春、傳制、奏捷、各供其事。外吏朝覲,諸蕃入貢,與夫百官使臣之復命、謝思,若見若辭者,並鴻臚引奏。歲正旦、上元、重午、重九......皆贊百官行禮。」
  6. 鴻臚寺-中國古代禮俗-專業詞典 2018年10月12日 - 官署名。北齊時始置,後代沿置。唐代曾於高宗龍朔二年(662)改稱司文寺,於武后光宅初改稱司賓寺,但均不久即恢復舊稱。唐代鴻臚寺設典客、司儀二署。北宋...
  7. 《清史稿·卷一百一十五·職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