鮃科
鮃科(拉丁學名:Bothidae)為鰈亞目的一科,大多數種類兩隻眼睛在左側身體。鰭不具硬棘,背鰭起點在眼上方或前方。該屬包括2個亞科20餘屬,主要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多數種類具經濟價值。[1]
目錄
種類
全世界共有20屬115種,台灣現有14屬36種
生態特徵
底棲,卵生,肉食
鮃科是鰈形目下的一個科。鰓蓋膜互連,背鰭始於吻部;左腹鰭基很長,始於鰓峽後端,各鰭僅尾鰭中部鰭條分枝,常只左側有一側線;第一上鰓骨非叉狀,第三上鰓骨無齒。尾杆骨與尾下骨4~5已癒合,尾舌骨除弧斑鮃
屬外均尖鈎狀,有肌膈骨刺等而無肋骨,中國已知有13屬37種。如:三斑雙線鮃、大斑鰜鮃、纖羊舌鮃、矛狀左鮃、中間角鮃、青纓鮃、長鰭短額鮃、圓鱗鮃及豹鮃等。
鮃類在中國南海屬種最多,北方較少。華鮃、圓鱗鮃、長鰭短。額鮃等為中國特產。
深度分布: 底棲性;特 徵: 背鰭和臀鰭接不與尾鰭相連接,肛門在盲側。卵黃具一個小油球。
鮃科是鰈亞目中最大的一群。它的兩眼都位於左側,所以又稱左眼鮃鰈類(lefteye flounders)。鮃的各鰭均無硬棘,胸鰭和腹鰭的鰭條都不分叉,有眼側的腹鰭基比無眼側的長。有些學者將兩腹鰭鰭基均長的圓鮃科,和兩腹鰭基均短且對稱的牙鮃科,兩個科歸併於鮃科之下的兩個亞科。豹紋鮃的體型雖然不大,但身上的斑點易於辨識,而且可在底拖漁獲中看到它們。
其 他: 全世界共有21屬154種,而台灣地區共發現12屬27種。此科魚類的分布很廣,為淺海地區重要的魚類資源之一。但在深海的種類肉質較軟,易腐爛不易保存,因此食用的價值不高。
三大類群
鰈形目包含了鰜亞目、鰈亞目及鰨亞目三大類群。這三群可藉由背鰭起點和前鰓蓋是否被皮膚遮蓋,區分開來。背鰭起點位置較後,從頭部中後方開始的是鰜亞目,它的口特大,顎骨牙齒大而明顯,所以又稱為「大口鰈」。此外,它的背鰭、臀鰭前都有鰭棘,所以也稱為「棘鰈魚」(spiny flatfish)。至於背鰭起點較前,在頭部或眼睛上方的則是鰈亞目和鰨亞目,兩者的背鰭、臀鰭皆無硬棘,顎骨也沒有牙齒。鰈亞目和鰨亞目彼此的區分在於前者的前鰓蓋後緣游離,即明顯未被皮膚遮蓋,而鰨亞目則不游離,被皮膚覆蓋,且成年魚多半沒有胸鰭。
鰜亞目(鰜科),鰈亞目(鰈科),鰨亞目(舌鰨科)
左派還是右派
大部分的比目魚兩眼皆位於右側,即左眼跑到身體右側,臉朝右,尾朝左,稱為右眼種類(dextral, right-eyed) ,例如:鰈亞目鰈科、鰨亞目鰨科;反之則為左眼種類(sinistral, left-eyed) ,例如:鰈亞目鮃科、鰨亞目舌鰨科;有些科或種左右眼種類均有,例如鰜亞目,左右出現的比率有時還因地區而異。
會移動的眼睛
比目魚在仔魚時期,身體和一般魚類一樣左右對稱,且正著身體游泳,直到發育為稚魚時,一眼才越過頭頂,移到另一側。之後它們就以有眼側在上,無眼側在下,側臥水底,並開始側泳。眼睛移動同時,也涉及頭骨、神經、肌肉、牙齒、鱗片及胸鰭、腹鰭的一齊轉變。
仔魚的特化構造
不同種類的比目魚體型大小差異頗大,所以它們達到成熟的年齡也從一年至十五年不等,通常大型比目魚的年齡可長達三、四十歲。雌魚的體型通常比雄魚大,產圓形卵,數量可達200萬顆。因為具中性浮力,所以比目魚的卵通常是在中水層或近底層漂流,很少在水錶層撈獲。
孵化後的仔魚通常透明,具有色素斑。左眼種類身體會特別薄,身上有彩色的色斑,其大小、位置和顏色是鑑定仔魚種類的重要依據。不少仔魚在頭上、鰓蓋上或偶鰭上會有棘狀突起來保護自己,有些仔魚背鰭前部的鰭條會特別延長,甚至部分內臟會突出於體外呈團塊狀,這些特化的構造應都是為了增加它長時間漂流期的存活機會。右眼類通常沒有這些特化的構造,仔魚的漂流期也比較短,很快便會沉降定居,因此在靠岸處較易採到右眼類的仔魚,而在外洋較常發現左眼類的仔魚。
海中的變色龍
具有擬態或偽裝本領的魚類不少,比方鮃科、牛尾魚、狗母等底棲性的魚種,皆會在它們停棲于海底時,模仿四周底質的背景色調,讓掠食者和被掠食的小魚不易察覺它們的存在,以便於自保和獵食。在具有變色本領的魚類之中,又以比目魚的變色功夫最為高強,它不但變色速度快,而且還可以抖動身軀,直接埋入沙泥中,只露出雙眼,猶如潛望鏡一般,默默偵測四周的動靜。
牙齒與食性的關聯
鰜、鰈或鮃科的口很大,且牙齒髮達,一看便知是捕食魚類的種類。它們隨著季節,在中水層中進行長距離的攝食、越冬和產卵洄游,因此它們有時會在中水層被捕獲,而非僅在底層。有些鰈和鰨主要以海底的多毛類、軟體動物及甲殼類為食。有些種類只有無眼側有頜齒,有眼側無頜齒,以便像抽水機一樣將水吸入,此種特化構造方便比目魚在呼吸時水從上面進入,而減少一併吸入下方沙石的機會。
視頻
鮃科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西太平洋鰈形目魚類的物種多樣性與區系分布的研究,豆丁網,200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