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館森鴻
別名 本名萬平、子漸,袖海。
出生年 1862
死亡年 1942
職業背景 臺灣總督府雇員
出版作品 《拙存園叢稿》、《先正傳》、《朱成功傳》

館森鴻(1862-1942),本名萬平,字子漸,號袖海日本宮城縣人。。

生平

館森鴻嘗遊學東京,列重野成齋(安繹)博士門下。乙未(1895)日軍侵臺,即隨軍南來,明治38年(1895)11月來臺任職臺灣總督府雇員,因通曉經、史漢學,深受民政長官水野遵後藤新平等倚重,恭稱他為「孔子公」,時以詩酒相徵逐,並積極參與官紳聯吟唱和活動,與中村櫻溪加藤雪窻章太炎及臺灣士紳連雅堂羅秀惠魏清德等臺、日漢學家親善友好。活躍於文學社團,曾與加藤雪窻成立玉山吟社;與中村櫻溪小泉盜泉合創淡社,與尾崎秀真合編《鳥松閣唱和集》,與宇野秋皋合編《竹蘭雨集》,保存了日治前期臺、日古典詩界的交流風貌。


著作

其詩作大多發表於《臺灣新報》與《臺灣日日新報》。後於大正6年(1917)返回日本東京定居,計在臺約23年,回國後將在臺詩文輯為《拙存園叢稿》一書,另有《先正傳》、《朱成功傳》等著作。

七言古詩

吊達邦通事吳其玉
達邦番[1]勢大披猖[2],馴服無策誰不傷。榛榛狉狉[3]成窠窟,渾渾噩噩等洪荒[4]。殺人如麻馘[5]其首,手把髑髏舞蹌蹌[6]。是非未可人理論,縱橫搏噬猛於狼。偉哉吳君懷悲憤,踐約直以身命償。莫道職微力復小,滿腔義俠勝激昂。不憚頸血濺蕃草,一掃雲霧開封疆。生為義士死為厲[7],頑獷[8]革化恩威長。勳譽斯揚光日月,靈爽[9]惟顯騰風霜。殺身成仁君不愧,廟食勿替[10]山蒼蒼。

【題解】
本詩為七言古詩,載於《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5年(1912)3月2日,3版。明治41年(1908)11月,津田毅一就任嘉義廳長一職,因其親身為體驗過討蕃戰役的血腥,故對吳鳳感化原住民的故事特別有感觸,認為發揚吳鳳事蹟,能有助於理蕃事業的推展,遂命令嘉義廳警務課長中田直久,調查並撰寫吳鳳傳記。

中田直久於明治44年(1911)12月,先以日文完成書稿內容,並於隔年4月完成漢譯工作,10月出版為《殺身成仁通事吳鳳》。與此同時,津田毅一宣布重修因梅山大地震而毀損吳鳳廟,並公開向全島文人徵求詩文,以作為《殺身成仁通事吳鳳》一書的附錄。而本詩即為館森鴻應命奉答之作,但收錄於《殺身成仁通事吳鳳》時,另改題為〈弔阿里山蕃通事吳元輝〉。

日人大舉宣揚吳鳳事跡,是配合當時五年理蕃計畫的政策需要,建立一個理想性的典型人物,一方面以殺生成仁的事跡,作為日籍理蕃官僚的表率;另一方面則以表彰吳鳳的方式,鼓吹漢人支持日人討伐原住民的政策。因此,吳鳳的故事,可謂是一則典型的政治神話,而館森鴻詩中對於吳鳳的推崇,也帶有呼應政策需求的色彩。

【延伸閱讀】
1. 小松吉久〈聞吳鳳祠堂告成有感〉,《殺身成仁通事吳鳳》。
2. 伊藤貞次郎〈追懷義士吳鳳〉,《殺身成仁通事吳鳳》。
3. 趙一山〈懷安番通事吳鳳君〉,《殺身成仁通事吳鳳》。

七言絕句

觀北勢湳新圳
鑿山疏水已成功,灌溉田園萬頃中[11]

禹績洋洋難比擬,盡夫人力繼神工[12]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載於《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5年7月8日。北勢湳新圳即南投草屯的北投新圳,據《彰化縣志》記載,此圳舊稱「險圳」,於乾隆16 年(1751)由南北投堡業戶池良生開築,引烏溪水源,至茄荖山,穿山鑿石數十丈流出灌溉七十餘莊之田,里人名為「石圳穿流」。明治36 年(1903)6 月間豪雨沖毀茄荖山引水口,37 年(1904)日人重新在北勢湳佳柔崎開鑿圳頭,由草屯士紳李春盛擔任監工,隔年6 月竣工,作者跟隨當時之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到當地視察,寫下此詩。民國88 年(1999)921 大地震圳道受創嚴重,災後重建工程納入灌排分離的理念,如今古圳新生有荷葉田田的生態池、涉水步道及涼亭等綠美化景觀。

【延伸閱讀】

1. 三屋大五郎〈三月三十日余遊烏山頭觀嘉南大圳工事〉,《臺南新報》第8309 期,1925 年4 月4 日。

2. 賴惠川〈官田圳〉,《悶紅館全集》。

  1. 達邦蕃:指位於阿里山的鄒族達邦社原住民。
  2. 披猖:猖獗、猖狂。
  3. 榛榛狉狉:榛榛,草木叢生貌。狉狉,群獸奔走貌。榛榛狉狉合用指蠻荒林野之地。
  4. 洪荒:混沌、矇昧的狀態,多借指遠古時代,此處則指尚未文明化的野蠻民族。
  5. 馘:音ㄍㄨㄛˊ,割斷。
  6. 蹌蹌:形容跳舞的樣子。
  7. 厲:厲鬼,相傳吳鳳死後化厲鬼,原住民見其鬼魂,必受祟病亡。
  8. 頑獷:指頑劣粗野。
  9. 靈爽:指神靈、神明,此指吳鳳而言。
  10. 廟食勿替:替,廢棄。祭祀綿延不停。
  11. 鑿山疏水已成功,灌溉田園萬頃中:當時水圳開鑿不易,須打通山壁,鑿穿岩盤成隧道,才能引水到北勢湳地區,完工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重新命名為「北投新圳」,改修後總灌溉面積為1,875 甲,是草屯地區主要之灌溉系統。
  12. 禹績洋洋難比擬,盡夫人力繼神工:即使是古時治水的大禹的功績也難與之相比,這穿山鑿洞的水圳是前人以人力方式創造出來的鬼斧神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