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飛魚座(Volans)是荷蘭人Pieter Dirkszoon Keyser和Frederick de Houtman於1595-1597年觀測和創立的12個南天星座之一,1603年被包括在拜耳恆星命名中。該星座部分恆星屬於中國近南極星區飛魚星官[1]

目錄

觀測特點

飛魚座是南天星座之一。它的拉丁名為:Volans,簡稱Vol。飛魚座的在天球上的中心位置是赤經7時50分,赤緯-70度。它位於大麥哲倫星雲附近,南接變色龍,山案兩個美麗的星座,為船底座所環繞的小星座。

飛魚座座內無亮星,亮於5.5等的恆星有9顆,其中兩顆最亮的星為4等星。每年7月1日子夜,飛魚座的中心經過上中天。在北緯74度以南的廣大地區可看到完整的飛魚座;在北緯84度以北的地區則看不到該星座[2]

具體介紹

飛魚座中最有名的形式飛魚座δ星,中名「天弁二」。它是一類短周期脈動變形的典型,即常說的盾牌δ型變星,飛魚座δ的亮度極大時為4.6等,極小時為4.79等,光變周期為0.193769天,即4時39分1.7秒。其光譜型為A~F型﹐在赫羅圖上位於造父變星不穩定帶。光變曲線形狀變化很大﹐同船帆座AI型變星相近﹐但變幅小於0.3個星等。最初﹐人們把一切周期短於0.21天的A﹑F型脈動變星都稱作盾牌δ型變星(又稱矮造父變星)﹐後來只把光變幅小於0.3個星等的短周期脈動變星稱作盾牌δ型變星。這種星不僅存在於銀河場星(即不屬於某個星團的「自由」橫行,例如太陽)中﹐還出現在疏散星團中﹐被認為是質量約1.5~2.5個太陽質量的主序星或剛過主星序的恆星﹐屬於星族Ⅰ﹐絕對目視星等約+2等。1970年埃根指出﹐變幅小於和大於0.3個星等的兩群星均有年輕和年老的盤星族的成員﹐懷疑這種按光變幅分群的做法的合理性。有人根據實測認為它們都是質量約為2個太陽質量的主序星後的氫殼層燃燒星﹐唯一差別可能只是脈動的模式不同。

飛魚座中有一些星雲、星團,最著名的是M11(NGC6705)疏散星團,是德國天文學家基希於1681年首先發現的。英國一位天文學家認為它好像一隻飛翔的野鴨,因此又稱野鴨星團。它是已知最緻密的疏散星團,其中大約有500顆恆星,距離地球5500光年,視亮度為6.3等,視直徑為12.5角分,線直徑約18光年。由於星團的恆星比較密集,用小口徑的望遠鏡看有點像星雲,只有30厘米口徑以上的望遠鏡才可以將M11里的恆星分解開來。它位於天鵝座λ與飛魚座α之間,用雙筒望遠鏡很容易找到。飛魚座中的M26(NGC6705),也是一個疏散星團,位置在飛魚座δ星東南1度。1764年由法國天文學家梅西葉發現;其直徑約22光年,視星等9.3等,距離4900光年。可見星大約20餘顆,還有更為弱的星70餘顆。

外形特點

1603年德國業餘天文學家巴耶在劃定這個星座時,把它設想為在巨大的南船旁邊滑翔的一條熱帶飛魚

研究歷史

飛魚座沒有相應的神話故事,因為它位於南天,古希臘人無緣看到它。它的發現與劃定是在鄭和下西洋150多年以後,由荷蘭人凱瑟在前往東印度探險的船海過程中圈出的12個南天星座之一。

飛魚座是荷蘭人PieterDirkszoonKeyser和FrederickdeHoutman於1595-1597年觀測和創立的12個南天星座之一。

1603年,德國業餘天文學家巴耶爾在編制星圖時,它被採納進去,沿用至今。

視頻

飛魚座 相關視頻

小編跟隨哈勃太空望遠鏡走近夢幻般的船底座及海山二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