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是怎麼研究出來的
風箏 |
中文名 : 風箏 |
我國除了四大發明以外,古人的智慧也發明出各種各樣的「神器」比如斧頭、餐具、項鍊等等,很多小物件都有其歷史發展的源頭和起因,也都經過了歷史長河的變革和發展,才得以日漸完善,發揮着它最大的功能。
或實用性,或觀賞性、或娛樂性,總之古人的智慧無限大,高手總是在民間。對於風箏,我國也是最早的發明地,雖風箏的名氣遠遠比不上四大發明,但是卻是我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喜歡的娛樂工具。特別是春天,是放風箏的好季節。[1]
目錄
風箏總是給人無限美好的遐想
大人、小孩手裡拉着長長的風箏線,望着在天空肆意飛舞的風箏,總帶給人們起飛的愉悅。可是風箏最早是如何研製出來的呢?古代的風箏跟現在的有區別嗎?它最早的屬性也是用於娛樂休閒嗎?
我們接着來看一下,這個神奇的玩物是如何被中國人研究出來的!
風箏的發展
風箏最早風箏是用木頭做成,而且不是如今的形狀各異,根據歷史記載古代的風箏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最早發明風箏的人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所發明:
春秋戰國時,東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升天空……」。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
意思就是風箏當時還叫做鷂,而且是木頭所做,製作過程也很繁瑣、複雜,居然要三年之久,而且還不見得能夠飛起來。最早用於軍事類似後來的飛鴿傳書,只為了把信息帶給對方。
而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
再後來據古書記載:「五代李鄭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故而不能發出聲音的叫「紙鳶」,能發出聲音的叫「風箏」。
這是因為隋唐造紙業很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做風箏,後來到了宋朝風箏已經沒有了功能屬性,成了人們戶外運動的一種娛樂工具。
宋代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歷代國家風箏用途
風箏發明以後,曾被用於戰爭、偵察和科學實驗。
戰爭記載:四面楚歌
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下面的地道的距離。而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響(一說張良用風箏系人吹簫)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偵查:偵查地形
古代風箏,曾被用於軍事上偵察工具之外,更有進行測距、越險、載人的歷史記載。
科學實驗:西方科學實驗
西方,風箏的普及與發展則是與西方科學相結合的結果,即風箏是從被應用於一系列的科學試驗而開始的。風箏作為世界上最早的重於空氣的飛行器,本質上其飛行原理和現代飛機很相似。
繩子的拉力,使風箏與空氣產生相對運動,從而獲得向上的升力。在一些國家的博物館中至今還展示有中國風箏,如美國國家博物館中一塊牌子醒目地寫着:「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英國博物館也把中國的風箏稱之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風箏在歷朝民俗中的意義
但在民間風箏主要功能還是用來消災和娛樂。從唐代開始,繁榮的經濟和安定的社會環境為風箏藝術的發展及民間普及提供了有利條件,特別是造紙業的發展,推動了紙糊風箏的興起,加之中國傳統節日的盛行和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的漸興。風箏逐漸與民俗相融合,成為民間百姓的娛樂工具。
如唐人路德延的《小兒詩》記述的十數種兒童遊戲中,放風箏即是其中之一,詩曰:「折竹裝泥燕,添絲放紙鳶。」此時風箏的形狀開始縮小,並出現了會發出聲響的風箏。
風箏不僅成為宮廷和王公貴族的消遣之物,也成為文人墨客吟詩作詞的對象。許多詩詞中都生動地記錄了當時放風箏的盛況。中唐詩人元稹在詠物詩《有鳥二十章·紙鳶》中寫道:「有鳥有鳥群紙鳶,因風假勢童子牽。去地漸高人眼亂,世人為爾羽毛全。」
風箏是吉祥的象徵
晚唐詩人高駢《風箏》詩中寫道:「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
宋代,風箏的流傳更為廣泛。從宋時文獻中可知,這一時期風箏的主要功能是娛樂。相傳,北宋皇帝徽宗趙佶曾主持編撰《宣和風譜》,其中多處記載了帝王、貴族賞玩風箏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