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風景,也在輪椅上……(劉霞)

《風景,也在輪椅上……》中國當代作家劉霞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風景,也在輪椅上……

清晨的空氣透着一絲絲的香甜,公路兩邊的九里香三角梅鳳凰樹紫檀樹黃金梅和許多叫不出名的樹迎風舒展,樹上各色花朵,五彩紛呈。不遠處的黎母山靜靜地立在藍天下白雲環繞的畫框裡。沿着烏那公路,從十五公里處到三十公里處,這是我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路。沿途經過幾個生產隊,有成片的橡膠林。清晨的橡膠林格外綠意盎然,陽光穿過樹葉,閃着晶瑩的光,灑在膠工的身上,灑在行人的身上,也灑在我的身上。路邊的景致總是令我心曠神怡。

快到十一隊的時候,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放慢車速。這段路特別地平直,清晨路上的車輛行人並不多,前方幾乎是一覽無餘。然而,在這個地方,我的心總會被莫名地觸動,隨即一股酸酸的暖暖的感覺湧上心頭。

路邊一幢瓦屋的門前,有一個胖胖的老人坐在輪椅上,那雙粗壯的手輕輕地撥動着輪椅,在門前緩緩地滑行。一張精神飽滿的臉上總是洋溢着微微的笑意。屋邊的菜地里,另一個老人在摘着新鮮的蔬菜,她的動作不急不緩,迎着朝陽的臉上,是那麼的慈祥。這樣的情景,在這樣的早晨,幾乎每天都能見到。儘管心有酸楚,但同時涌動的暖流,總是讓眼前這幀生活情景成為沿途中獨好的風景。

二老是一對夫婦,早些年我曾經採訪過他們,悉知他倆患難相守的故事。從那時候起,我的內心便總有一種情愫在涌動。

這是一個淒婉的故事。時光逆轉到31年前的那個冬天。阿誠和比他小四歲的妻子阿榮都是生產隊的割膠工,工作雖然辛苦,但是收入穩定,4歲多的兒子活潑可愛,一家三口的生活其樂融融。可是,在一個冬日,一場車禍徹底改變了這個家庭的命運。

那場車禍,令33歲的阿誠身受重傷,經過醫院搶救,命是保住了。但是,殘酷的是阿誠從此落下高位截癱、不能自理的殘疾。這對於夫妻倆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孩子還那么小,29歲的阿榮將怎麼挑起這個家庭的重擔?當時不少人替阿誠婉惜,為阿榮捏把汗。

阿榮是北方姑娘,心地善良,個性剛強,她沒有被無情的現實壓倒。在阿誠住院的那段時間,她家裡醫院兩頭跑,還跟着護士學習,為阿誠消毒換藥、清理褥瘡、導尿、清理大便、打針。阿誠出院後,身體並沒有實質性的好轉,受傷的腰椎依然持續疼痛不止,阿榮謹遵醫囑,每天早晚兩次為丈夫清理褥瘡,注射消炎藥劑,可阿誠的病情還是反反覆覆,與在醫院時一樣,他經常半夜高燒不退,阿榮記不清有多少次在深更半夜獨自艱難地背着100多斤重的丈夫跑到生產隊裡的衛生所求醫。阿誠在上海居住的父母,不忍心兒媳那麼辛苦,曾將他們一家人接回上海一起生活。可是,僅僅5個多月,他們就打道回府了。一個原因是夫妻倆感覺到拖累了父母和兄弟,給他們憑添了不少的麻煩,於心不忍。另一個更主要的原因是阿榮的父母也在江蘇,父母見阿誠已經高位截癱了,心痛自己的女兒,對她說,你還這麼年輕,還得熬多少年,堅決讓女兒與阿誠離婚。當時,阿榮不從,她說在丈夫最需要她的時候,不能只顧自已一走了之,那樣太沒人性了,她做不到。於是她義無反顧地對阿誠說,「走,咱回海南。」

有情飲水飽,知足菜根香。回海南的日子雖然清苦,但是,阿榮從不後悔當初的決定,她說只要丈夫好好地活着,她就知足了。

雖然,他們所在的單位為阿誠辦理了病退,也為阿榮辦理了相關手續,緩解了生活壓力。但是,為了給丈夫治病調養,阿榮不得不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為了增加收入,她替人割膠。每天半夜兩三點鐘上膠林割膠,到凌晨才回家。一回到家裡,又馬不停蹄地護理丈夫、忙家務,10點左右再回到林段去收膠水。下午她忙着管理自留地、養雞、割草養魚。晚上還要在房前的空地上做水泥磚,還得幫丈夫洗澡,清理,消毒褥瘡,打針,一切妥當了往往已是半夜子時。她每晚只能睡三個多小時。她像一部機器,不停地運轉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就是鐵打的身板也經不住如此折騰,自己有個小病小痛的,阿榮從不放在心上。有一次,她拔草餵魚時,右腳不小心踩到了釘有釘子的木板上,釘子插入了腳板。丈夫替她拔出,自己便用家裡的火油清洗傷口,簡單的包紮後,顧不得休息就又去勞作了。由於長期勞累過度和營養不良,阿榮還曾被檢查出患了急性肝炎。可她仍然拖着病體堅持一邊照顧丈夫,一邊為農戶割膠。阿誠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急忙盡己所能地托老鄉,替他找中醫為阿榮治病。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多年來,他們患難與共、相濡以沫,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

經過幾年的調養,阿誠漸漸地可以坐起。為了讓丈夫能夠接觸外面的世界,當時又買不起價格昂貴的輪椅,阿榮就自己動手特製了一把木頭軟墊椅。軟墊其實就是用廢舊的肥料袋子綁在木頭架上做成的座墊。她每天清早將丈夫抱到外面的椅子上,呼吸外面的新鮮空氣,太陽升高了再抱回去,每天往返抱幾次。木頭軟墊椅也不知壞了多少次,修了多少次。直到2009年,在經濟稍有好轉的情況下,她花300元錢從別人手中買了第一把輪椅。雖說是舊輪椅,用起來比木椅方便多了。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兒子十多歲就去上海打拚,家裡的自營經濟收入也逐年增加,家庭經濟漸見好轉。輪椅壞了,再買新的。自2009年以來,輪椅已經換了9張。阿誠常說,沒有妻子的悉心照料,他活不到今天。

每次看到這兩位老人,我總會想起特別喜歡的那段句子「去留無意看庭前花開花謝,寵辱不驚望天際雲捲雲舒,山阻石攔大江畢竟東流去,雪壓霜棲梅花依舊向陽開。」是啊,整整30多個春秋,多少個日日夜夜呀,他們淡然處世,患難相守,不離不棄,相依為命。他們的生活是那樣的艱辛,卻又是那樣的美好。他們用真情共同描繪了一幀最美的人生畫卷:輪椅上的風景。 ref>海南作家網 </ref>

作者簡介

劉霞,筆名芝麻,生於湖北,現居海南,自由撰稿人,主要從事散文隨筆、散文詩、小說創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