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山石榴花(白居易)
題山石榴花 |
作品名稱:《題山石榴花》 創作年代:中唐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者:白居易 |
《題山石榴花》是唐代偉大的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之一。作於詩人被貶江州期間。詩中通過將杜鵑花與薔薇、荷花等進行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人情世態的感嘆。
目錄
原文
“ |
題山石榴花 一叢千朵壓闌干, 翦碎紅綃卻作團。 風裊舞腰香不盡, 露銷妝臉淚新干。 薔薇帶刺攀應懶, 菡萏生泥玩亦難。 爭及此花檐戶下, 任人采弄盡人看。 |
” |
— 《題山石榴花》,《白氏長慶集》 |
創作背景
815年(元和十年)六月,宰相武元衡在上朝途中遇刺身亡;與此同時,刑部侍郎裴度也在另一條路上被刺負傷。刺客的目的是阻止朝廷對叛亂的彰義軍節度使吳元濟進行討伐。事情發生後,白居易認為這是國家的恥辱,次日就上書奏請儘快緝拿兇手歸案,從嚴處理。但是一些權貴怨恨白居易先諫官言事,給他定了僭越的罪名;並誣告他在母親看花墜井死後仍作賞花和新井詩,是大逆不道,有悖名教。結果,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在詩界有廣大教化主的稱號。祖籍山西太原,生於河南新鄭,唐代文學家,文章精切,特別擅長寫詩,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乃至於有「老嫗能解」的說法。
白居易早年積極從事政治改革,關懷民生,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詩歌創作不能離開現實,須取材於現實事件,反映時代的狀況,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繼杜甫之後實際派文學的重要領袖人物之一。
他晚年雖仍不改關懷民生之心,卻因政治上的不得志,而多時放意詩酒,作《醉吟先生傳》以自況。白居易與元稹齊名,號「元白」,兩人是文學革新運動的夥伴。晚年白居易又與劉禹錫唱和甚多,人稱為「劉白」。被人稱為「敕封詩仙」,而李白是後世才由「謫仙人」,才由民間轉尊為「詩仙」。
白居易的作品,在作者在世時就已廣為流傳於社會各地各階層,乃至外國,如新羅、日本等地,產生很大的影響。重要的詩歌有《長恨歌》、《琵琶行並序》、《秦中吟》、《新樂府》等,重要的文章有《與元九書》等。[1]
參考資料
- ↑ 白居易的簡介及生平事跡, 高三網,202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