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顾毓琇故居

顾毓琇故居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学前街3号(原虹桥湾,大门原位于鱼腥巷1号,现为方便参观而改后门为大门),为无锡顾氏祖居,由顾鸿逵主持兴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原有惟善、燕誉、亲仁三堂,分别供顾鸿逵及其弟顾汾、顾灏居住(顾毓琇出自于顾汾一支),1905年又在东侧建宝善堂。今仅存燕誉堂,1988年顾毓琇为纪念其母王镜苏(字诵芬)而改名诵芬堂。部分建筑因周边道路拓宽被拆除,现存东侧四进(每进均为五开间)和西侧的怀椿阁,暖阁等,占地面积968平方米,建筑面积848平方米。2002年12月由顾氏后人捐赠于无锡市政府,2004年2月-2006年4月进行修缮,现为顾毓琇纪念馆。

目录

纪念馆

故居原五进五开间,计740多平方米,2000年,学前街拓宽时拆除了第五进。2004年,顾毓琇故居正式启动修复保护工程。改建后的纪念馆占地面积968平方米,建筑面积848平方米,保留了典型江南民居建筑风格,现存五开间四进。纪念馆着重从顾毓琇先生的生平简介、科教泰斗、文坛大家、成才之路、爱国情深五个部分详细记述了这位学术大师的动人传奇故事,生动展现了他在物理学术、文化艺术、教书育人等方面的高深造诣和杰出成就,充分体现了无锡钟灵毓秀的文化特质和尚文重教的人文精神。 顾家原籍昆山,明代中期因周顺昌案牵连弃家更名逃逸至无锡,赁居于蓉湖庄丁降里。清嘉庆年间方在无锡城中西南虹桥湾(今学前街东端南侧与中山路、鱼腥巷相邻处)购地造屋,当时有惟善、燕誉、亲仁三堂,顾毓琇一支居燕誉堂。

在这座故居中,诞生了顾毓琦(德国汉堡大学博士)、顾毓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顾毓瑔(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顾毓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顾毓瑞(台湾文化大学博士)五兄弟。顾氏家族“一门五博士”,在无锡被传为佳话。

1988年,顾毓琇为纪念母亲王镜苏(字诵芬)将住所更名为诵芬堂。2002年,顾毓琇次子顾慰庆代表顾氏家族将祖屋捐赠给无锡市人民政府。2003年,顾毓琇故居被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0月13日经中央办公厅批准,改建为“顾毓琇纪念馆”[1]。同年12月13日,江泽民同志为纪念馆题了馆名。

人物简介

顾毓琇1902年生于江苏无锡。1915年,被父亲送到清华学校,苦读8年后,于1923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学电机工程科,1925年获得学士学位;1926年2月,他发表的《四次方程通解法》一文受到学院的注意,同年获电机硕士学位;1928年,获得科学博士学位。顾毓琇是该校电机系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位中国学者。

1929年归国后,顾毓琇在国内从事电机工程教学与教育行政工作,20余年。他先后担任过我国当时许多著名大学的教授、系主任、工学院院长及校长。如曾任中央大学校长、中国政治大学校长、教育部次长等职,50年代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任教授,后在美国定居。

从1926年至1961年间,顾毓琇发表的学术论文达60篇之多。由于他对电机理论的突出贡献,他于1972年荣获兰母金奖。在1946年至1996年长达半个世纪的日子里,他年年当选为国际应用力学个人名誉理事。他是享誉中外的著名科学家

顾毓琇是中国电机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现代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生前是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资深院士,曾获得该学会颁发的“兰姆”金质奖章、千禧奖章和杰出贡献奖。顾毓琇还是一位集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佛学家于一身的文理大师[2]。作为教育家,他是清华大学工学院和电机系的创始人之一,曾担任中央大学校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教育部政务次长等职,江泽民、钱伟长等曾是他的受业学生;作为诗人,他一生创作诗词7000多首,是世界诗人大会加冕的“桂冠诗人”;作为戏剧家,他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发轫人之一,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相继有十几部话剧在中国和国际上公演,与曹禺也有师生之谊;作为音乐家,他曾担任国立音乐学院(今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的首任院长,是中国黄钟标准音的制定者,中国古乐的研究权威;作为佛学家,他的英文巨著《禅史》和多部佛学研究专著深受国际佛学界的重视。

视频

顾毓琇故居 相关视频

文理学大师顾毓琇故居
顾毓琇竟还送给过梅汝璈一把三尺长的宝剑 其中有何故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