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革葉鐵欖
革葉鐵欖1.jpg

原圖鏈接 來自植物志

中文名:革葉鐵欖

學 名:Sinosideroxylon wightianum

(Hook. et Arn.) Aubreville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合瓣花亞綱

目:柿目

科:山欖科

屬:鐵欖屬

種:革葉鐵欖

分布區域:中國廣東廣西

貴州南部、雲南東南部以及越南北部

命名者及年代:(Hook. et Arn.)Aubreville,1963

革葉鐵欖(拉丁學名:Sinosideroxylon wightianum (Hook. et Arn.) Aubreville)是山欖科鐵欖屬喬木,有時達7米。

嫩枝、幼葉被銹色絨毛,葉橢圓形至披針形或倒披針形,花綠白色,具芳香,簇生葉腋或老枝上,與葉同時開放,花瓣近圓形,花葯卵形,果橢圓形,綠色,無毛,果皮薄;胚乳豐富 。

革葉鐵欖分布於越南北部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廣東廣西貴州南部及雲南東南部。生於海拔500-1500米的石灰岩小山、灌叢及混交林中 。

革葉鐵欖野外自我更新能力較強,改善山石坡土質,防止山體滑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目錄

革葉鐵欖形態特徵

革葉鐵欖, 喬木,稀灌木,高(2)4-8(15)米;嫩枝、幼葉被銹色絨毛,後變無毛。葉幼時很薄,老時革質,橢圓形至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5)7-10(17)厘米,寬(1.5)2.5-3.7(9.5)厘米, 先端銳尖或鈍,基部狹楔形,下延,上面深綠色,具光澤,下面淡綠色,中脈在表面稍凸起, 下面凸起,側脈12-17對,弧形,近邊緣互相網結,網脈明顯;葉柄長0.7-1.5 (2)厘米,無毛 。

花綠白色,芳香,單生或2-5朵簇生於葉腋,與葉同時開放或葉成熟後開放,花梗長4-10毫米,纖細,被淡黃色絨毛;花萼裂片5,卵形或披針形,淡綠色,長2-2.5(4)毫米, 寬1.5-2.5毫米,外面被淡黃色絨毛,內面無毛;花冠白綠色,長4-5毫米,裂片披針形或卵形,稀近圓形,冠管長約2-2.5毫米,基部加粗,長3-3.5毫米;花葯淡黃色,卵形,長1.5-2毫米,外向;退化雄蕊披針形或近三角形,長2.5-3毫米,近花瓣狀;子房卵形,長約2毫米,5室,下部被銹色硬毛,頂端逐漸狹長,為長2-4毫米、無毛的花柱。

果綠色,轉深紫色,橢圓形,長1-1.59(1.8)厘米,寬5-8毫米,無毛,果皮薄;種子1枚,橢圓形,兩側壓扁,疤痕基生或側基生,近圓形,子葉薄,胚乳豐富,胚根圓柱形 。

革葉鐵欖產地生境

革葉鐵欖分布于越南北部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廣東的東部、中部、南部,廣西中部和南部,貴州南部及雲南東南部。生於海拔500-1500米的石灰岩小山、灌叢及混交林中 。

革葉鐵欖生長習性

革葉鐵欖的花期為10月至翌年3月,果期為4-9月 。

革葉鐵欖繁殖方法

種子處理和貯藏 採集革葉鐵欖成熟果實置於陰涼處堆放陰乾(防止受熱霉爛),將果實放在40℃溫水裡浸泡2~3天,每天換水2次;在水泥地上揉搓,使種子從果皮中脫出,用水去除秕粒和雜質;最後用清水漂洗乾淨,撈出控水,置與室內陰乾,陰乾後的種子放入4℃的冰箱內保存以備用 。

發芽床準備

取曬乾過篩後的稻田土放入烘箱,經120℃高溫殺菌1小時,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1升水中各加5克)對發芽床進行殺菌消毒,播種前加山泉水至濕潤 。

萌發條件濃度

果 濃度0.050克/毫升濃度處理效果最佳,發芽開始時間最早,發芽串、發芽勢和發芽值相較對照組均有很大的提高。但0.100克/毫升的高濃度處理時會抑制種子的萌發甚至導致種子不萌發.這有可能是高濃度導致種子胚軸徒長從而抑制種子萌發。ETH有效成分是乙烯,其能打破多種植物種子的休眠從而促進種子萌發。在一定濃度範圍內,革葉鐵欖種子的發芽半與其濃度成正比,其中最適濃度為0.5%體積比的ETH,發芽率高達83. 33%。高濃度的ETH對鐵欖種子的萌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這可能是高濃度的ETH處理使得種子中毒從而影響種子萌發。

採用體積分數為0.5%的乙烯利(ETH)、濃度為0.005克/毫升的赤黴素(GA)對革葉鐵欖種子進行處理後繁育效果最佳,可作為中國南方鄉土生態修復樹種種子萌發技術推廣 。

革葉鐵欖主要價值

革葉鐵欖在山石坡等瘠薄土壤上生長良好,野外自我更新能力較強,在改變山石坡單一景觀,改善山石坡土質,防止山體滑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種優良的鄉土綠化樹種 。

參考來源

  1. 革葉鐵欖,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