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集圓又名老十圓,為春蘭『四大天王』之一。清光緒年(公元1850年),一雲流高僧掘得;到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浙江餘姚張聖林選肓。攜帶至許霽樓先生處命名「十圓」而得名。後杭州高駿甫先生亦出同形梅瓣物,稱為「集圓」 。花型:梅瓣,外三瓣着根結圓,故名集圓。有時開梅型水仙,三瓣稍長圓。五瓣分窠,小劉海舌,花色微帶黃綠色,肩平,瓣肉厚。花容端莊,硬挺,花期長。葉型:老葉成斜垂型,葉尖鈍,葉脈較深,葉質厚,腳殼低,苞葉綠中帶微紅。葉長25-30厘米。

集圓是栽培品種,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

別名:老十圓十圓十圓梅畹香

分類:蘭科花卉

科屬: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微子目 蘭科 蘭屬

盛花期:春季

目錄

集圓的形態特徵

春蘭(原變種)是地生植物;假鱗莖較小,卵球形,長1-2.5厘米,寬1-1.5厘米,包藏於葉基之內。葉4-7枚,帶形,通常較短小,長20-40(-60)厘米,寬5-9毫米,下部常多少對摺而呈V形,邊緣無齒或具細齒。


花葶從假鱗莖基部外側葉腋中抽出,直立,長3-15(-20)厘米,極罕更高,明顯短於葉;花序具單朵花,極罕2朵;花苞片長而寬,一般長4-5厘米,多少圍抱子房;花梗和子房長2-4厘米;花色澤變化較大,通常為綠色或淡褐黃色而有紫褐色脈紋,有香氣;萼片近長圓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2.5-4厘米,寬8-12毫米;花瓣倒卵狀橢圓形至長圓狀卵形,長1.7-3厘米,與萼片近等寬,展開或多少圍抱蕊柱;唇瓣近卵形,長1.4-2.8厘米,不明顯3裂;側裂片直立,具小乳突,在內側靠近縱褶片處各有1個肥厚的皺褶狀物;中裂片較大,強烈外彎,上面亦有乳突,邊緣略呈波狀;唇盤上2條縱褶片從基部上方延伸中裂片基部以上,上部向內傾斜並靠合,多少形成短管狀;蕊柱長1.2-1.8厘米,兩側有較寬的翅;花粉團4個,成2對.

集圓花期1-3月。

集圓的蒴果狹橢圓形,長6-8厘米,寬2-3厘米。

集圓新芽紫綠色。鞘葉淡綠色,也不淡紅色,仔細觀賞有極細的粉紫脈紋。葉形與宋梅有些相似,斜立伸展,梢部半垂,高腰挺秀,也有邊葉半垂,中間有1-2枚細狹的葉片,葉質厚糯,手感較軟,也有手感硬的,葉柄粗壯,中長闊,脈深,先端微鈍,長約26-29厘米,寬約1.1-1.3厘米,濃綠色,有光澤。苞葉綠中帶紅彩或紫紅色摻綠彩,也有赤綠基部赤紫,上部綠底有紫筋紋,同時由外及里綠彩逐漸加濃的。苞片翠綠,基部紫紅,有白頭,也有紫紅色頭帶綠彩的。

3枚萼片着根結圓,短圓闊大,而得名集圓。緊邊,呈湯勺狀,為梅瓣形,不過有時也會開成梅形水仙瓣形,兩側萼顯得稍長些,嫩翠綠色泛黃,有白邊,但沒有宋梅明顯,並有隱綠筋紋,瓣根有淡紅色暈和紫紅色彩條,分外妖艷,側萼片呈一線。蠶蛾捧心,質薄而柔,透明一般,緊邊,收成兜形狀,基部稍圓,先端鈍圓,嫩綠色,表面平滑,兜頭有時會微現淺紫紅暈,兩片相連。劉海舌,也有開成如意舌的,端正,朱點鮮艷呈品字形,也有紅點紊亂的;唇瓣邊緣向上卷,有向上的兜,平伸,端略向下俯衝,故與宋梅相比唇瓣略顯鬆弛,神采也稍差些。

集圓開花期比宋梅要晚幾天,花期長,花莛細長,高約15-20厘米,也許是光線或土壤成分緣故,花莛顏色會出現青綠,紫紅兩種變化。花形有時也和宋梅一樣多變的,能五瓣分窠,花直徑在5厘米以上。花容端莊雋秀的集圓蘭花,高挺在葉面之上,飄逸清放,頗有風韻。

集圓的生態習性

家庭養蘭一般利用室內或者陽台,放室內請放於窗台附近能接受光照的地方,蘭花喜歡在散射光照下生長。萬物生長靠太陽,光照不足,光合作用製造的養分不足,植株瘦弱或外強中乾,很少生蕾開花。良好的通風可以促進蘭的光合作用增加養分的製造,通風還可以免除或者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從蘭花生長的原生態環境來看蘭花喜歡生長在空氣濕度大且通風透光的環境,乾燥少雨的秋季和春季,濕度低對蘭花生長極為不利,應適時通過地面灑水、水盤增水、等多種途徑增加空氣濕度,以防空氣乾燥對蘭花造成危害。

集圓的栽培技術

植料

植料可選用紅磚粒、塘基石、植金石、風化石、珍珠岩、火燒土等為硬料,仙土、黑土、蛇木、樹皮、朽木、木屑、花生殼、松針、草炭等為軟料。總之一句話要用酥鬆透氣的土為宜。

盆具

應選用大小合適的盆,盆身透氣的瓦盆、出汗泥盆、紫砂盆為佳,也可用塑料盆具。盆底排水孔宜大不宜小。古人云「大棵種小盆則不發,小棵種大盆則易爛」。 總的原則是切忌用大盆種小苗或者小盆栽大苗,多苗連體壯苗宜用大一些的盆來栽種;小苗弱苗宜用小盆栽種。

澆水

蘭花收到後種上了,澆透了水,然而下一次什麼時候澆水成為很多新手的問題。蘭花澆水無定法,必須從實際出發,靈活掌握,總的原則是「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盆面看上去幹了,但裡面還濕,什麼時候給蘭花澆水恰當確實不好掌握,用一根木製的牙籤插入盆邊沿,1-2小時後拔出觀察。如果牙籤是濕的就不用澆水,如果幹了就澆水,簡便易行。新手養蘭最不好掌握的就是澆水問題了,用此方法蘭花並不難養,只要找到竅門。

施肥

新栽蘭花需要一段時間服盆,在此期間起碼半年內不宜施肥。且施肥不宜花期間。蘭花喜歡比較清淡的肥,施肥太重,或者植料太肥沃,新移盆蘭花的新芽受不了就容易爛根腐苗。肥料一般有好康多、益蘭菌、蘭菌王以及自製的有機肥等。有機肥必須腐熟,切忌用生肥。

環境

家庭養蘭一般利用室內或者陽台,放室內請放於窗台附近能接受光照的地方,蘭花喜歡在散射光照下生長。萬物生長靠太陽,光照不足,光合作用製造的養分不足,植株瘦弱或外強中乾,很少生蕾開花。良好的通風可以促進蘭的光合作用增加養分的製造,通風還可以免除或者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從蘭花生長的原生態環境來看蘭花喜歡生長在空氣濕度大且通風透光的環境,乾燥少雨的秋季和春季,濕度低對蘭花生長極為不利,應適時通過地面灑水、水盤增水、等多種途徑增加空氣濕度,以防空氣乾燥對蘭花造成危害。

集圓的分布區域

集圓原產於中國浙江寧波、餘姚、嘉興。

集圓為園藝品種,健壯,容易生花,繁殖快,故為春蘭中流傳最廣泛品種。

集圓的故事

轉自——WESILAN--薇蒔蘭的博客 《蘭蕙同心錄》的作者許霽樓先生曾為春蘭老十圓寫了「月樣團欒花樣嬌,金錢爭買暗魂銷;如何魚目珠同混,銅雀春深有二喬」的詩句。它形象的比喻了老十圓盛開時如同圓月,其花形花色之美,簡直似三國時的絕代佳人二喬。    話說清朝道光後期,大運河乃是南北交通的樞紐。它的蘇杭段兩岸田疇接天,寬闊的水面上千帆竟流,但到橫穿嘉興段時,所有船隻非得先拉下風帆,拔倒桅杆,才能穿過低矮的「端平」和「北鯉」二橋。橋前的那個「落帆亭」正是因此而得名。    在落帆亭後面,有座廟宇叫「修擴寺」,每天早晚,那些過往船上的艄公,老遠就能聽到噹、噹悠遠而深沉的鐘聲,久而久之,這落帆亭和修擴寺,成了過往船隻的里程碑。一天上午,有隻大木船突然停在落帆亭邊,船艙里走出個鬚髮斑白、瘦個子的雲遊和尚,蹬的一下跳到岸上,他抬頭注視黃色圍牆正中大門上「修擴寶剎」四個大字,徒步跨進門檻,見到寺里的和尚趕緊雙手合十,順口念句「阿彌陀佛「,即從他那隻黃色朝山袋裡摸出度碟,當家和尚看過後,便在寺里吃住下來。每天除了跟僧眾一起念佛誦經外,在空餘時間去寺後菜園裡勞動,沒過上幾天就跟寺里的眾憎混熟,關係也很融治,可是雲遊和尚非屬本寺,時日不能多待,幾天之後他終於辭別了修擴寺。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年又匆匆而過。第二年的早春二月,運河邊的葦芽子才露出水面。一天,那位雲遊和尚突然又來到修擴寺,他左手拎着一紮蘭草,右手提着只裝滿黃土的布袋,在寺內尋找起可以種花的盆缽來,然後一口氣把所帶的那扎蘭草—一地上了盆,擺放在菜園裡養植。由於環境適宜,不上一個月工夫,其中不少盆蘭花就競相吐芳。和尚們見了滿心喜歡,他們聞聞這盆花,又聞聞那盆花,嘴裡一個勁地說:「香,香,真香。」大家七手八腳把蘭花一盆盆地捧到大雄寶殿前石級的左右兩邊,供愛來寺的信徒和香客們觀賞。人常說:「有緣千里來相會。」這蘭花一開放,竟引來嘉興的許多愛蘭同好到修擴寺,一位居住在南湖邊的楊姓老人與這雲遊僧更談得來,漸漸結下了友誼。談吐中老人知道雲遊僧的蘭花來自四明山。    卻說這嘉興地處浙北杭嘉湖三角洲,是江南富饒的魚米之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到了清朝咸豐末期,清軍與太平軍在這一帶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歷史上稱為「三屠嘉興」)當時老百勝死的死、逃的逃,整個嘉興城一片淒涼。楊姓老人一家由於早早逃離,才倖免劫難。不久戰事平息,老人重歸故里,可許多親朋好友卻己喪生,修擴寺也成了廢墟一片,只有這落帆亭還是孤單依然,尤使人為之傷感的是那位與自己結下情誼的雲遊僧,是死是活,下落不明。老人獨自徘徊一陣,孤寂地坐在落帆亭下,望着滔滔的運河水黯然淚下。    數天之後,楊姓老人到鄉下走訪親戚。半路上,他突然聽得篤、篤清晰的木魚敲擊聲,接着是一聲「南無比阿彌陀佛」。老人細聽:好耳熟的聲音「啊,是您!」這意外相遇使老人驚喜得一時說不出話來。兩人相遇,悲喜交集,雲遊僧語意探長地說:「劫數阿劫數。我回雲遊四方無固定住處,只有對您相託了:快去修擴寺救救蘭花。」    第二天,楊姓老人就趕到修擴寺去,他面對頹垣斷壁,找到養蘭的地方,扒開瓦礫,搬走石塊,終於見到了蘭草,不過它們早部枯萎了,只有一盆尚有綠葉數片,他深情地揀起了這些綠色的殘草,攜到家裡重新栽植。    經過老人精心培育,次年蘭花便重發新芽幾個,待到同治時,已有大草近十筒,此後便起蕊開花了,老人喜歡不已。更使老人喜歡的是該花復花後多變的花品:同盆草中會開梅瓣花,會開梅型水汕瓣花,還會開杏仁瓣花,如此千姿百態,真是難得。老人深情地望着這蘭花,又懷念起雲遊僧。心裡想着:雲遊僧經常手合十字,此花三瓣圓潤而呈一字形的平肩膀,加下部的一支花杆,不也是個「十」嗎,就給它起個「十圓」的名字吧。    戰後的幾年裡,大批的蘇北人,紹興人、餘杭人不斷遷徒到嘉興,使嘉興城很快恢復生機。咸豐二年春日,餘姚蘭客張聖林到了嘉興,打聽到楊姓老人在南湖邊養蘭多年,品種既多又好,他就找到了老人住所。一進屋便見老人家裡蘭花開得正旺,特別是這一盆三瓣寬闊、着根而結圓的花,即向老人表示,想購買此花。老人卻說:「此花不屬於我。」張聖林聽了這些話,心裡一下涼了半截。 待耐心聽完老人介紹這蘭花曲折的往事,才理解老人的心意。當老人知道張聖林來自四明山後,才放心地說:「我已是耄耊之年,願將這大難不死之花請您帶回她的故鄉,這是老朽和那位高僧的共同願望。」張聖林手捧蘭花,如獲至寶,連連點頭表示:「一定、一定。」    張聖林得這蘭花後,就把它帶到餘姚,分贈給幾位蘭友養植,蘭友們在長期的養植過程中,發現十圓這品種開花常有變化,不僅瓣形不一,就連花草都有青杆、紅杆之別,後人又叫「集圓」。 集圓介紹: 大部分蘭友已不再為「集圓」和「十圓」是不是同一品種而引來鑑定的煩惱,但絲毫不能掩蓋曾經長達幾百年紛爭的史實。其原因就是「集圓」開品多端。《蘭蕙同心錄》稱其「集圓梅」,而《蘭蕙小史》卻將「集圓」列進「水仙瓣」。前人所著的書中對「集圓」和「十圓」的品種描述也有不同:有說捧是分窠觀音兜的,也有說是軟蠶蛾捧;有說舌是小劉海舌,也有說是大劉海舌;有說三瓣常開荷形,也有說時亦開外三瓣短圓的梅瓣。

更是有《蘭花賞培600問》把「集圓」和「十圓」確定為兩個品種,並對其進行了比較: 「1、葉質軟硬有別:集圓葉厚而軟,夾有狹細葉,而十圓葉硬,也無夾細葉;2、芽色不同:集圓芽色淡綠而有淡紫脈紋,而十圓芽色紅而略帶紫脈;3、莛鞘與苞片色澤不同:集國莛鞘綠帶紅彩,苞片翠綠,基部紫紅;兩個圓莛鞘淡紫紅,綴綠彩;苞片深紫紅,端帶綠彩;4、花莛色澤不同:集國莛色淡紫紅,而十圓莛色深赤紅;5、萼片形異:集圓萼片短而闊,而十圓側萼略窄而長,且有放角狀;6、唇瓣斑形不同:集圓唇瓣有較紊亂的紅點,而十圓唇瓣紅點少;7、一花瓣型之穩定性不同:集圓梅瓣花型欠穩定,有時開出梅形水仙瓣,而十圓的梅瓣花型卻十分穩定。

鑒此,集圓與十圓應是兩個不同的品種,應該分別對待,以免產生誤解。」 那麼事實是否如此呢?應該說以上所說都是正確的,只是不能以此來說明她是不同的兩個種罷了。葉軍然近幾年來對幾千苗「集圓」不同開品進行跟蹤觀察發現,不同開品並沒有持續性。 那以上說指的區別是怎麼來的呢?通過試驗、觀察,葉質的軟硬、芽色不同、花莛色澤不同、唇瓣斑形不同以及開梅開仙與植料、水肥、光照、溫度、管理等有關,並有其偶然性。[1]

集圓的文化背景

選育歷史

據清時寧波餘姚方升翁先生《蘭蕙手記》記載「集圓梅即十圓道光時出杭高姓家瓣圓觀音兜劉海舌色昏」。據20世紀五六十年代寧波餘波姚方家的宗叔公清時曾做過官。《蘭蕙手記》中的高姓指的是杭州高道仁「高」清時官位頗高。據說道光時雁盪觀音洞一個叫德明的雲遊和尚雲遊杭州附近發現梅瓣春蘭後被高道仁選人。後「高」根據花瓣形狀取名為集圓。高道仁清咸豐初故世集圓蘭花後歸其子高駿甫。後來寧波餘姚張聖林從高家分出栽種太祖父方鶴星是許霽樓先生的朋友龍字蘭花得主的集圓蘭花來自張家」。浙江嘉興秀水許霽樓先生的《蘭花同心錄》對集圓蘭花也有二處記載第一處記載了集圓蘭花的來歷和特徵「集圓梅即十圓。杭州高駿甫先生復其瓣較圓。或雲世所傳之種高家世傳的蘭花——引者皆葉梅瓜代第花有起發開落未敢遽定圖此以質方家鼎翁記。」

第二處是張聖林從高家分出集圓蘭花開花時到許霽樓處鑑別時許霽樓先生在《蘭蕙同心錄》中以作了下面一段記錄「十圓咸豐間出。餘姚張聖林花叟攜至我示常開荷形間有充頭貴者葉梅余未見也。常字下脫開字鼎翁記」。方升翁先生的《蘭蕙手記》和許霽樓先生的《蘭蕙同心錄》記載的內容與方鑫友先生介紹的完全一致。野生蘭花由於異花授粉種子繁殖等諸種因素產生廣泛的自然變異。從野生蘭花中鑑別、篩選、培育出來的蘭花名品由於引種馴化栽培環境土壤的變化等其自身潛藏着極大的變異性。

集圓蘭花從發現到現在雖然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但在栽培中時常發現有變異。經過細緻觀賞和多方考證集圓蘭花的變異是屬於一種穩定的「回變型」不應將其分開其實也是無法分開的。

相關詩詞

許霽樓:月樣團欒花樣嬌,金錢爭買暗魂銷。如何魚目珠同混,銅雀春深有二喬。

又題詞一首:質如翠集,影似鏡圓,春風二月斗芳妍,供向明窗淨几一笑嫣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