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韻旗袍,風情搖曳(張繼梅)
作品欣賞
雅韻旗袍,風情搖曳
喜歡葉傾城對旗袍的讚美之詞:「燈火初上,着一襲旗袍香風細細在城市的陌陌紅塵里,毫不誇張的面料,卻有蝴蝶的色彩和構圖;婉約到極點的式樣,卻分明說着無比大膽的春光。沉默而又魅惑,古典隱含性感,穿旗袍的女子永遠清艷如一闋花間詞。」
想起旗袍,我就會想起才華橫溢的張愛玲,想起溫婉嫻靜的林徽因,想起嬌艷美麗的陸小曼。我喜歡讀懂這些滿腹柔情與才情的女子,我好想了解她們旗袍內密密匝匝、層層疊疊的心事,走進她們一個又一個的夢。
胡蘭成說:「那日見愛玲穿了件桃色單旗袍,極其好看。」張愛玲說:「桃的顏色聞得見香氣。」而她在美國的丈夫賴雅死前對她說:「你真美,穿上旗袍更美。」這位民國才女,臨水照花人,以其才華,在上海,令旗袍絢爛了半個世紀,成為了一種潮流。
想到《花樣年華》里的張曼玉,《色戒》里的湯唯,《傾城之戀》里的陳數,她們無一不是風姿綽約的女子。旗袍,用細膩的筆調勾畫他們的玲瓏曲線,讓她們身形體態凹凸有致,而她們則用煙火淒迷的眼神,冷傲高貴的氣質,將旗袍的風韻演繹得淋漓盡致,她們將歲月滄桑蛻變為經典和美麗。她們無論是一個仰首,一抬步,還是一回眸,都散發出欲語還休的嫵媚,渾身上下蘊含着不能一眼看透的綿綿味道。她們的淺笑蹙眉都別有一番風味,風情萬種,令人捉摸不透,又令人欣賞至極。
如今,每看到上海灘的鏡頭,我便會聞到一股歲月的味道和流年的暗香。我的思緒如同一朵白玉蘭花,穿越時間隧道,穿越萬重煙火,漸漸飄向了昔日的上海灘……
喜歡穿旗袍的女人,應該多有着深深淺淺的心事,有着影影綽綽的秘密,有着長長短短的故事。當她們攜一袖暗香流韻,穿過了歲月風塵,身後,便也留下了一路風情和一路幽歌。
在戴望舒的《雨巷》里,那撐着油紙傘的姑娘,身着素雅的旗袍,細細碎碎的腳步踩着淡淡的憂傷。那款款搖曳的旗袍,應是淡紫色的,或淺藍色的,亦或是天青色的:素淨,清雅,散發着丁香花般幽幽的芬芳。她默默地走來,煙雨般的眼神,朦朧,淒迷,宛如初夏的清晨蘢着薄霧的乍醒的春蓮。她悠悠地走過,慢慢消失在微雨濛濛的視野……由此領悟了,旗袍,應是純淨的,聖潔的,不染一絲纖塵的,像一個盛在晶瑩剔透的玻璃瓶中的夢,是不能輕易觸碰的,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
旗袍,應是東方最具女人味的服裝。高高的領子,恰到好處將脖子收緊,渾圓細頸,柔媚性感。有弧度的衣身,盡展女人的風情。膝蓋以下側面裸露,細長的小腿輕輕搖擺,緩緩而行。張弛有度,含蓄與開放交接。清代滿州族人婦女所穿的一種長袍謂之旗袍。初為寬袍大袖,辛亥革命以後,旗袍漸漸為漢族婦女所接受。其間經過發展演變,大袖改為小袖,長袖變為短袖,後來成為坎袖,寬身變成緊身。這種演變已將清代原有的旗袍形式完全拋棄,只是保留了旗袍這一名稱而已。旗袍造型優美,線條流暢,嫻靜中呈現活潑之感。它既不同于海外那些袒胸露背,緊裹身體的女裝,又充分展示了女性身體的曲線美。
穿旗袍的女子,即便不懂詩意,看着,看着,也仿佛道盡了詩意。一個喜歡文字的女子,一生應該穿一次旗袍,應該為自己的性情,選擇一件適合自己的旗袍。
前些日子,和好友閒逛,進了一家旗袍店,形形色色的旗袍花型和色澤讓我眼花繚亂。終於,目光鎖定在一件青色的旗袍上。淺紫的碎花斑斑點點的落在上面,領口處有兩三朵梅花,斜排成了扣子,是高圓領的,很素雅很清寂。穿上試試,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大小剛合適。在店主和同伴的驚羨聲中,我快樂地收入囊中。
或許,我的骨子裡本就喜歡古典素雅的東西,所以,當歲月一頁頁翻過,我已經習慣在都市的車水馬龍中尋找昨日的黃花夢。
那天,穿上旗袍,將頭髮輕鬆地在腦後挽了一個髻,用鑲着藍鑽的髮結系住,在鏡前照了照,不禁嫣然。雖然自己沒有出眾的容貌,但身姿也還曼妙、嬌嬈,加上年輕細緻、顏色潤紅。這個夏天,因為這身旗袍,確實招惹了不少艷羨的目光。
讀雪小禪的《青花瓷》:「青花瓷中最難燒制的釉色是天青色。傳說,只有在雨過天晴時才能燒出真正的天青色的瓷器。天青色,是無法自己出現的,它必須耐心地等待一場不知何時會降臨的雨,等待多久呢?天知道!也許要得等待很久很久,才能夠在積雲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及天青的顏色出現,它輕婉地出現在天邊,淡淡的青,蘸一角天色,染了這白……那麼,日復一日燒制着瓷器的人,要等多久才能在釉色成形的時候遇上雨過天晴呢?」喜歡青花,愛上了青花旗袍。總會遐想:這裡面也許還會穿出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青花旗袍,愛情的味道。
旗袍,是我夢中愛的衣裳,它猶如一朵青蓮,在我的夢裡盛開。
今後,我不再需要那些環佩叮噹,庸脂俗粉,我只會在一個個煙雨迷濛的日子裡,依着闌珊,着一身青花旗袍,蘢着豫南三月的旖旎,走過潮濕的青石板,一路穿雨,幽然遠去……
作者簡介
張繼梅,八零後,畢業於河南省團校少兒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