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隱球菌病是由隱球菌屬中的新生隱球菌引起的一種亞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可侵犯人體的皮膚、肺部、骨骼等全身各臟器,但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最常見,約占隱球菌感染的80%。預後嚴重,病死亡率高。近年來由於艾滋病的出現和蔓延,隱球菌感染的發生呈明顯上升的趨勢。[1]

目錄

症狀體徵

隱球菌侵入人體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亦不相同。

1.皮膚黏膜隱球菌病 10%~15%的隱球菌病患者出現皮膚損害。原髮型較為少見,繼髮型多由系統性感染經上行播散而來。

  1. 皮膚損害:表現為丘疹、水泡、膿皰、傳染性軟疣樣丘疹、痤瘡樣膿皰;皮下組織腫塊、浸潤性結節膿腫蜂窩組織炎、水痘樣皮疹、癤腫樣損害、紫斑、疣狀增殖、潰瘍等,無特徵性,表面可覆以粘性滲出性薄膜。
  2. 黏膜損害:常發生在軟齶、硬齶舌扁桃體牙齦鼻中隔或咽部、上頜竇等處。由血行播散而來,或自皮膚擴展引起。表現為結節、肉芽腫或慢性潰瘍等。

2.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病

隱球菌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最常見,臨床上可分4型。

  1. 腦膜炎型:最常見。可呈急性、亞急性或慢性過程。表現為腦膜炎的症狀、體徵,起病多較緩。開始可為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輕度頭痛、低熱,體溫波動在37.5℃~38℃。以後頭痛逐漸加重。少數也可開始即現劇烈頭痛、高熱,伴噁心、嘔吐。腦膜刺激征一般較明顯,錐體束征多較輕且出現較晚。
  2. 腦膜腔炎型:除腦膜受累外,尚有腦實質受累,故稱為隱球菌性腦膜腦炎。隱球菌可侵犯大腦、小腦、橋腦或延腦,因腦實質受累部位的不同而有相應的腦灶性損害徵象性癲癇發作等。
  3. 肉芽腫型:較少見,是新生隱球菌侵犯腦實質後形成的一種炎症性肉芽腫病變。好發於大腦小腦腦幹的脊髓部位。位於腦實質內的肉芽腫,可表現為腦部占位性病變的症狀體徵。
  4. 囊腫型:由隱球菌刺激腦膜形成囊腫所致。蛛網膜可明顯增厚,蛛網膜腔內可形成單個或多個囊腫,囊腫內為無色透明的液體,表現為顱內占位性病變。

3.肺隱球菌病:肺部是隱球菌侵入的門戶 原發性肺部感染一般症狀較輕、約有1/3病例無症狀,又有自愈傾向。初發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繼而表現為支氣管肺炎、可有咳嗽、咳痰、胸部隱痛,痰中可有多量菌體。

4.其他部位的隱球菌病:包括骨和關節以及前列腺淋巴結等組織器官均可累及。但都較為少見,或常伴發於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病及肺隱球菌病。[2]

病理病因

隱球菌病的病原菌為隱球菌屬中的新生隱球菌,它包括新生變種和格特變種。按血清學分類可分為A型、B型、C型、D型及AD型等5型,此外尚有少量未確定型。

宿主細胞免疫功能不全是本病重要的發病因素,如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網狀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系統性紅斑狼瘡糖尿病結核病及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等。但在我國半數以上的病人並末發現患有基礎疾病。

疾病診斷

  1. 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病應與結核性腦膜炎和治療不全的化膿性腦膜炎作重點鑑別。其他如腦膿腫、顱內腫瘤等亦應與之鑑別。
  2. 肺隱球菌病應與肺腫瘤或結核鑑別。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1.真菌檢查

  1. 塗片檢查:取腦脊液尿胸水或皮損處分泌物,作墨汁塗片鏡檢,新生隱球菌在鏡下為圓形或橢圓的雙層壁孢子,直徑4~6μm,外有一層寬闊莢膜,邊緣清楚完整,單個出芽;新生隱球菌格特變種則為3~7個芽生菌體。發現隱球菌的診斷則可建立。
  2. 隱球菌培養:將標本接種在沙氏(Sabouraud)培養基內培養,2~4天有隱球菌生長可明確診斷。

2.活組織檢查:取局灶病變組織作PAS染色,發現隱球菌可確診。

3.抗原抗體檢查:用膠乳凝集試驗或酶標法測定腦脊液等標本中隱球菌莢膜多糖抗原,陽性結果有輔助診斷意義。

4.腦脊液常規檢查:隱球菌性腦膜炎者,其壓力明顯升高,糖定量顯著下降,蛋白含量增加。

其他輔助檢查

X線攝片:疑為肺隱球菌病應做X檢查。

併發症

可並發肉芽腫,囊腫。少數重症患者可並發腦膜炎腦水腫,甚至腦疝敗血症等。

預後

無明顯免疫缺陷的肺隱球菌病者,無需抗真菌治療常能自愈。隱球菌腦病在完成抗真菌治療後,亦有30%左右不能痊癒。艾滋病患者並發的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少有治癒者,通常需終生用藥。[3]

發病機制

病原菌往往先侵犯肺部,由血行播散到皮膚、黏膜、中樞神經系統及骨骼、淋巴結等組織器官,引起組織和器官的炎症性和增生性反應:浸潤性結節、膿皰、蜂窩組織炎、侵蝕性潰瘍及肉芽腫等。

用藥治療

1.抗真菌藥物治療 根據病變部位和患者的免疫狀態的不同,隱球菌病的抗病原治療有差異。無明顯免疫缺陷的肺隱球菌病患者通常無需抗真菌治療而很快自愈。其他部位的隱球菌病,尤其是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病和有免疫缺陷的肺隱球病患者,如艾滋病等,或同時有肺外隱球菌病,以及肺隱球菌病進行性加重時,均應進行抗真菌治療。[4]

  • 兩性黴素B:仍是治療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病的首選藥物,靜脈滴注須從小劑量開始,以後每日遞增。對於危重病人還可採用鞘內注射治療,以提高腦脊液內的藥物濃度。常見兩性黴素B毒副作用:
  1. 即刻反應:如發熱、寒戰、頭痛噁心嘔吐及食欲不振。
  2. 重要臟器損害:如腎功能損害,可見於半數患者。尿中出現蛋白,紅、白細胞及管型。若血尿素氮超過正常1倍、血清肌酐高於265.2μmol/L時,應減量或停藥;肝功能及心肌損害亦較常見,曾有出現心室纖顫而死亡的報道。部分患者出現貧血,偶有血小板及白細胞減少。
  3. 電解質紊亂:其中低鉀血症最多。
  4. 靜脈炎:見於多次注射後的靜脈。孕婦禁用本藥。

(2)兩性黴素B脂質體:減少了與人體細胞膜上膽固醇的結合,卻增加了對真菌外膜上麥角固醇的結合,且脂質體中的兩性黴素B緩慢釋放進人體內,故降低了兩性黴素B的毒副作用,特別是降低了對腎的毒性作用。適應證:各種嚴重的系統性真菌病;用傳統兩性黴素B或其他抗真菌藥治療無效的病人;對傳統兩性黴素B不能耐受或有禁忌的真菌感染,如腎功能不全、明顯的貧血患者等;用於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等真菌感染的治療和預防。

(3)氟胞嘧啶:對隱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為0.097~78μg/ml,口服吸收良好,易透過血腦屏障,腦脊液的濃度可達血濃度的64%~68%。可口服或靜脈用藥。主要不良反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肝功能損害,造血系統抑制,對腎功能亦有影響。故主張血藥濃度監測,維持在50~100μg/ml的水平為佳。孕婦禁用。氟胞嘧啶單獨應用易產生耐藥,多與兩性黴素B等聯合使用。

(4)氟康唑:為廣譜三唑類新型抗真菌藥,水溶性好,口服吸收完全,易通過血腦屏障,腦脊液濃度可達血漿濃度的90%。半減期36h,對新型隱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為3.12~6.25μg/m1。一般初用靜脈滴注,病情穩定和腦脊液中新型隱球菌陰轉後改為口服。本藥副作用較輕,發生率約10%,有消化道反應如噁心、嘔吐等,其次為皮疹和頭痛、頭暈、失眠等。單用氟康唑治療隱球菌腦膜炎的療效並不理想,且國外近年陸續有耐藥菌株的出現,故本藥常用於對兩性黴素B和氟胞嘧啶有禁忌、不能耐受或治療失敗者。亦作為長期維持、鞏固療效的用藥。氟康唑可與兩性黴素B或氟胞嘧啶聯合用藥,但對其療效目前尚未達成共識,有待於積累更多的資料。

(5)伊曲康唑:廣譜三唑類抗真菌藥,

飲食保健

  • 食譜原料:
  • 鮮生魚100克,塘葛菜30克。
  • 製作方法:
  • 先將生魚去鱗和內臟洗淨,加適量水共煲1小時,調味後進食。

預防護理

  1. 積極治療基礎病,增強病人機體免疫力。
  2. 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者應主動給予預防性抗真菌藥物,或免疫增強劑。
  3. 對危重病人加強保護性隔離,注意保持環境的清潔、乾燥,控制出入人員的流動。
  4. 積極治療皮膚黏膜的真菌感染,防止血源性播散。

視頻

肺隱球菌病-臨床-影像-病理解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