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汝鈐
陸汝鈐,1935年2月15日出生於上海,計算機科學家[1] ,中國科學院院士[2],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3]。
陸汝鈐 |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出生 |
1935年2月15日 上海 |
國籍 | 中國 |
母校 | 德國耶拿大學 |
職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人工智能》、《計算系統的形式語義》 |
1959年陸汝鈐從德國耶拿大學數學系本科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7年擔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副所長;1991年擔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199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加盟復旦大學,擔任復旦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2002年擔任復旦大學智能信息處理開放實驗室主任;2003年獲得華羅庚數學獎[4];2004年擔任上海市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2018年獲得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 [5]。
陸汝鈐以人工智能、知識工程和基於知識的軟件工程為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該領域研究的開拓者之一,他在國際上率先研究異構型分布式人工智能(DAI),把機器辯論引進人工智能,設計並主持實現分布式邏輯推理和基於分布式推理的城市交通管理軟件等成果應用 。
目錄
人物經歷
1959年,陸汝鈐畢業於德國耶拿大學數學系,獲得學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師從華羅庚院士,並在陸啟鏗院士指導下從事多元複變函數論研究。先後擔任副研究員(1978年起)、研究員(1983年起)、博士生導師(1984年起)。
1980年,陸汝鈐擔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計算機科學研究室主任(至1987年)。
1987年,陸汝鈐擔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副所長(至1990年)。
1991年,陸汝鈐擔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至1994年)。
1999年,陸汝鈐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0年,陸汝鈐加盟復旦大學,擔任復旦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
2002年,陸汝鈐擔任復旦大學智能信息處理開放實驗室主任(至2003年)。
2004年,陸汝鈐擔任復旦大學上海市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多元複變函數論研究
陸汝鈐早期從事多元複變函數論研究,首先在一大類非對稱可遞域上建立起調和函數論,正面回答了在Cartan猜想被否定以後,學術界對非對稱可遞域上能否建立調和函數論的疑惑。
形式語義學研究
在形式語義學方面,陸汝鈐研究了邏輯語義、代數語義和分布式語義,證明了任意Horn子句集的模型論語義和最小不動點語義的等價性;給出了能描述動態控制結構的基調式代數語義;把平面的Petri網擴展成多頁的Petri/Riemann網(P/R網)作為進程模型,獲得了演算的最大真並髮結構。
計算機科學研究
陸汝鈐 | |
---|---|
陸汝鈐院士 |
1972年起,陸汝鈐進入計算機科學領域,1972年-1974年研製了DJS-21機上Algol60編譯程序改進版。1975年-1981年倡導並主持旨在軟件機械生成和自動移植的系列軟件計劃(XR計劃),提出了可統一各類優先文法的廣義優先文法,給出了有效的分析算法及相應的正確性證明。
知識工程研究
1982年-1984年,陸汝鈐設計並主持開發集邏輯過程和產生式於一體的模塊式知識工程語言TUILI。1987年-1990主持國家七五攻關項目"專家系統開發環境",完成大型專家系統開發環境《天馬》的研製,應用於國防和經濟領域。1988年提出Pseudo-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PNLU, 類自然語言理解)方法,作為一種簡易但有效的從書面語言素材自動獲取知識以快速構造基於知識的系統的《天蜂》技術,可把ICAI(智能計算機輔助教學)生成技術從初期的手工編制、和後來主流的用寫作軟件編制,推進到基於知識的自動生成;將PNLU應用於軟件工程的需求分析則形成一套基於知識的管理軟件快捷開發技術《天鷹》。1994年-1997年研究常識問題,設計並建設了面向agent和本體的大型常識知識庫《盤古》。在此基礎上實現了一個少兒圖靈測試系統和成功的少兒圖靈測試。2005年提出"知件"和"知識中間件"概念,作為從軟件中分離出來的領域知識的獨立商品化形式。並進一步研究了知件工程、基於知件的軟件工程、軟件/知件協工程及其生命周期模型。拓展了基於量子邏輯的格值量子有限自動機,給出並證明了其上的廣義泵引理。證明了希爾伯特空間上的該類量子自動機全體對復空間維數n構成一個真包含譜系。研究了量子進程代數的代數語義,證明了兩個量子進程代數雙模擬當且僅當相應的種子代數深度同構。陸汝鈐在國際上首次給出大知識的10 MC特徵刻畫並進行了系統研究,給出了各個MC特徵的定性和定量參考標準,進一步地給出了大知識工程的初步定義及其生命周期模型。
人工智能研究
1985年在國際上率先研究異構型分布式人工智能(DAI),把機器辯論引進人工智能。設計並主持實現分布式邏輯推理和基於分布式推理的城市交通管理軟件。1990年-1995年提出一套全過程計算機支持動畫自動生成技術《天鵝》,在藝術創造領域發展了人工智能 。
學術論著
截至2019年77月,陸汝鈐發表論文200餘篇,撰寫和主編出版著作十餘部。其中兩卷本《人工智能》在中國國內被許多高校用為教材;《計算機語言的形式語義》及其兩卷擴充版《計算系統的形式語義》系統地總結了該領域的成果;《Knowware the third star af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在國際上介紹了知件的創新思想及研究成果;《軟件移植:原理和技術》、《專家系統開發環境》、《Domain modeling 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a formal approach》和《Automatic generation of computer animation》分別系統總結了XR計劃、《天馬》、《天鷹》、《天鵝》四個項目及有關成果;《Algol68導引》是中國國內唯一研究Algol68語言的專著,所有這些中英文專著中陸汝鈐均為唯一、第一作者 。
出版日期 | 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2017.01 | 《計算系統的形式語義 下》 | 陸汝鈐著 |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
2017.01 | 《計算系統的形式語義 上》 | 陸汝鈐著 |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
2003.01 | 《知識科學與計算科學》 | 陸汝鈐主編 |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
2000.06 | 《人工智能》 | 陸汝鈐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96.09 | 《人工智能 下》 | 陸汝鈐編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96.09 | 《人工智能 下》 | 陸汝鈐編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94.04 | 《專家系統開發環境》 | 陸汝鈐等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93.04 | 《數學、計算、邏輯》 | 陸汝鈐著 |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1992.12 | 《計算機語言的形式語義》 | 陸汝鈐編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89.08 | 《人工智能 上》 | 陸汝鈐編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85 | 《CCITT高級語言(CHILL)CCITT第七次全會文件》 | 陸汝鈐譯 |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
1982.08 | 《算法語言 ALGOL68 修改報告》 | 范維恩加登編;陸汝鈐譯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77.12 | 《算法語言ALGOL68報告》 | A.V.維恩加登主編;陸汝鈐譯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承擔項目
時間 | 項目名稱 | 項目來源 |
1998年-2001年 | 常識性知識的實用研究(69733020)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
1996年-1997年 | 軟件新工具和新技術研究(96-729-01-06) | 國家攻關項目 |
1996年-1997年 | 智能軟件工具的概念模型研究(96-729-01-06-09) | 國家攻關項目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8年11月,陸汝鈐先後獲得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一等獎一項,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還獲得科普創作一、二、三等獎,在第三和第四次中國科普作協代表大會上兩次被評為"建國以來,特別是科普作協成立以來成績突出的科普作家" 。
1978年, 全國科學大會先進集體獎
1983年, 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一等獎[6]
1992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7]
1993年,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計算機科學技術名詞第三版》, 中國計算機學會傑出貢獻獎
人才培養
教育思想
2013年4月26日,第二屆楊浦區高中生進入院士團隊和高校開展創新課題探究活動交流展示暨第三屆活動啟動儀式在上海院士風采館舉行,在陸汝鈐院士的座談會上,他鼓勵帶教同學要不斷開動腦筋,在程序的設計和編排的工作中,找尋最優的解決方案 。
指導學生
截至2017年7月,根據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聯盟顯示,陸汝鈐在北京工業大學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復旦大學、貴州大學 、中山大學一共培養了60多名博士生和碩士生,具體培養的博士生情況如下 :
年度 | 論文名稱 | 作者 | 學位授予單位 | 學位 |
2012 | 基於不分明量子邏輯的計算理論 | 盧獻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博士 |
2010 | 維數約簡中的若干問題 | 何力 | 復旦大學 | 博士 |
2004 | 關聯規則挖掘的取樣複雜性分析 | 賈彩燕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博士 |
2004 | 量子信息處理中的糾纏態及其應用 | 李曉宇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博士 |
2004 | 描述邏輯SHOIN(D)的常識性擴展研究 | 王淞昕 | 復旦大學 | 博士 |
2003 | 量子自動機的研究 | 鄭紅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博士 |
2002 | 虛擬企業模型與實現技術研究 | 陳剛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博士 |
1996 | 關於運動規劃問題的研究 | 施海虎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博士 |
1993 | Towards an Expert-Orient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Methodology | 曹存根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博士 |
1993 | 基於語用學的故事理解研究 | 李小濱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博士 |
1991 | 領域問題分類研究 | 吳建敏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博士 |
1991 | 分布式解題系統若干基本問題研究 | 趙致琢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博士 |
-- | 多媒體ICAI及語音合成研究 | 陳衛芹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博士 |
-- | 面向 Agent 的需求分析 | 劉璘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博士 |
-- | 遺傳算法的理論、技術及在科學發現中的應用 | 韓戰鋼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 |
陸汝鈐 | |
---|---|
著名科學家 陸汝鈐 |
榮譽表彰
1988年,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003年, 華羅庚數學獎
2014年, 中國計算機學會終身成就獎
2018年11月, 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
社會任職
陸汝鈐長期擔任《軟件學報》執行主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計算機術語審定委員會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名稱審定工委顧問、中國計算機學會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他還擔任北京市多媒體和智能軟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管理、決策與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
《Database Technology》編委;《Computer Journal》編委;《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gnitive Science》顧問委員會委員等多個職務 。
人物評價
陸汝鈐為中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2014年中國計算機學會終身成就獎評)
陸汝鈐作為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開拓者和先驅之一,在知識工程方面取得系統性創新成就,特別是在全過程動畫自動生成、專家系統開發環境、軟件自動生成、少兒圖靈測試、知件、大知識特徵刻畫等方面取得多項被國際公認具有創新性的領先成果 。(人民網評)
視頻
陸汝鈐題字與手模2019-10-14
2018吳文俊人工智能獎揭曉:陸汝鈐獲最高成就獎 2018-11-02
參考來源
- ↑ 陸汝鈐 ,中國科學院, 2009-06-24
- ↑ 專訪中國科學院陸汝鈐院士 ,搜狐, 2018-12-21
- ↑ 陸汝鈐 ,北京工業大學
- ↑ 中科院院士石鐘慈陸汝鈐獲華羅庚數學獎 ,搜狐, 2003-11-03
- ↑ 中科院陸汝鈐獲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 ,搜狐, 2018-12-09
- ↑ 央視報道丨陸汝鈐院士獲首位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 ,搜狐, 2018-11-02
- ↑ 陸汝鈐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