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阿波罗与雅辛托斯

阿波罗与雅辛托斯
Apollo et Hyacinthus

g.rohs拍摄
图片来自flickr

基本资料

作曲家  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

编剧   鲁菲努斯·韦德

语言   拉丁语

首演   1767年5月13日,萨尔茨堡

     本尼迪克特大学

阿波罗与雅辛托斯,亦译阿波罗和风信子拉丁语:Apollo et Hyacinthus,K. 38),这是莫扎特的第一部真正的歌剧,当人们认为《第一诫的义务》只是一部宗教性的戏剧,莫扎特当时只有11岁,因而这部歌剧依照这种观点就应该是莫扎特第一部真正的歌剧作品。这是三幕。顾名思义,这部歌剧是根据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在他的《变形记》中所讲述的希腊风信子和阿波罗神话来创作的。[1]

目录

历史背景

莫扎特在创作这部歌剧时年仅11岁。当时他刚游历了法国英国瑞士等地,并从伤寒病中死里逃生。在这次旅行中,他接触了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等知名作曲家,并从他们身上受益匪浅。剧本的作者伊格纳茨·安东·冯·韦泽萨尔斯堡富商,曾为利奥波德·莫扎特创作过两部康塔塔的唱词。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Leopold)在大学中是一个著名的名字,因为他的许多学生都就读于大学高中,戏剧在课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莫扎特与大学的第一次相遇是在1761年9月1日至3日,五岁那年,他作为演员出现在雅各布·安东·威默(Jakob Anton Wimmer)和约翰·恩斯特 ·埃伯林(Johann Ernst Eberlin)的拉丁戏剧Sigismundes Hungariae Rex中。尽管莫扎特是这所学校的常客,但他却从未正式就读过该校。

歌剧《阿波罗和风信子》是莫扎特根据奥维迪乌斯《变形记》中古希腊神话的情节,向教授们展示了他的第一部歌剧。[2]

《阿波罗与雅辛托斯》只是那个学年末的“年终剧”的一部分,而且在完成后一直没有正式的名称。莫扎特去世后,他的姐姐安娜·玛丽亚·莫扎特才将这部作品列入利奥波德编制的莫扎特早期作品目录中,并给这部作品赋以《阿波罗与雅辛托斯》这个名字。萨尔斯堡大学当时在表演大型戏剧时有一个传统,即在幕间插入音乐短剧。《阿波罗与雅辛托斯》正是鲁菲努斯·韦德担当编剧的五幕悲剧《仁慈的克罗伊斯》(拉丁语:Clementia Croesi)的幕间短剧。主体作品与莫扎特所写的部分都由韦德设计,有共同的动机与主题。韦德的悲剧以吕底亚王之子因飞来的长矛意外身亡作结。莫扎特的作品与这个主题并行,以欧里庇得斯讲的一段故事开头。在原本的神话故事中,阿波罗在掷铁饼时意外地杀死了情人雅辛托斯。这个铁饼是在阿波罗的情敌西风之神(仄费罗斯)的怂恿下投出的,他嫉妒于二人的亲密关系。沉浸于悲伤中的阿波罗运用神力令雅辛托斯的墓边开起了美丽的风信子。鲁菲努斯神父沿用了这个故事的基本框架,但移除可能在当时引起争议的同性三角恋主题。他在故事中又添了两个角色:雅辛托斯的父亲俄巴洛斯和姐姐墨利亚 ,来作为阿波罗的爱与仄费罗斯嫉妒的渊源。这出歌剧获得极大成功,但在作曲家生前仅演出过一次。

这部剧只是一部更为庞大的作品中的一小部分。这一点引起有关其是否能称作是莫扎特第一部“歌剧作品”的争论。但由于这部作品具有明确的结构:其中包含五段咏叹调、两段二重唱、一段合唱以及一段合唱,其间以宣叙调连接,因而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部作品应该归为歌剧。

出场角色

角色 声音类型 首演演员(这里的描述翻译自萨尔茨堡书商约瑟夫·迈尔排印的版本)
俄巴洛斯 男高音 马蒂亚斯·施泰德(道德神学与法学学生,时年22岁。)
墨利亚 童声高音 费利克斯· 富克斯(教堂唱诗班成员、一年级学生,时年15岁。)
雅辛托斯 童声高音 克里斯蒂安·恩青格(教堂唱诗班成员、一年级学生,时年12岁。)
阿波罗 童声低音 约翰·恩斯特(教堂唱诗班成员,时年12岁。)
仄费罗斯(西风之神) 童声低音 约瑟夫·封德顿(四年级学生,时年17岁。)
阿波罗祭司甲 男低音(存疑) 约瑟夫·布伦德(诗歌学生,时年18岁。)
阿波罗祭司乙 男低音(存疑) 雅各布·莫泽(四年级学生,时年16岁。)

剧情摘要

第一幕

D大调短暂的插曲之后,作品开始了一个序言,其中,风信子向西风吐露了年轻人对阿波罗的依恋和对西风的嫉妒。接下来,奥巴卢斯国王和梅里亚出现在祭坛上,他们正在为阿波罗做祭。一场暴风雨很快就开始燃烧,并用闪电摧毁了祭坛。欧巴卢斯的儿子向他保证,他们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掩饰阿波罗的愤怒。在序幕的结尾,阿波罗(Apollo)冒充牧羊人出现。他宣布木星放逐了他,并要求得到欧巴卢斯的友谊,他很快得到了友谊。很快,梅里亚和阿波罗之间引起了相互的吸引,他问她对她的爱的证据。

第二幕

奥巴卢斯国王告诉梅里亚 ,阿波罗请求她的帮助,而梅里亚喜出望外。然而,西风很快收到一个可怕的消息:在树林里运动时,阿波罗扔铁饼并致命地击中了风信子的头。欧巴卢斯愤怒地命令将阿波罗赶出他的王国。除了听众之外,和风承认了他的罪恶感,但他急切地服从了奥巴卢斯的命令,然后在阿波罗不在的情况下继续推进梅里亚的发展。梅里亚拒绝考虑西风的进步。当阿波罗(Apollo)在梅莉亚(Melia)上取得这些不当的进展时,他出现了,自称清白,并把西风(Zephyr)变成风。梅里亚仍然认为阿波罗是她兄弟的谋杀者,现在开始否认阿波罗的进步。

第三幕

最后一幕始于风信子的最后一口气,他向父亲描述了他被谋杀的真正原因。欧巴卢斯在看到自己的儿子去世时意识到了西风的罪恶感。然后,梅莉亚(Melia)进来,并告诉她的父亲,在她也了解西风的罪恶感之前,她已经拒绝了阿波罗。Oebalus和Melia在阿波罗(Apollo)再次出现之前就陷入了不幸,并失去了保护神的恩宠,声称爱已迫使他重返Melia。然后,美丽的花朵从风信子的坟墓中升起,阿波罗(Apollo)和梅里亚(Melia)参与其中,阿波罗(Apollo)确保王国在他的保护下永远繁荣。

音乐特征

这项工作中的大多数咏叹调体现了由叙述者建立的情绪状态。其中大多数是重奏曲,在对比B部之后直接重复A部的文本和音乐。有时候,莫扎特会删除重复的内容 例如,阿波罗(Apollo)的短小E大调咏叹调(A major aria)结束了序言,以器乐ritornello结尾,但这位歌手没有重复任何文字。但是,该作品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可能是具有多个角色的作品。这些作品牢牢把握了十一岁的莫扎特18世纪戏剧创作技巧。移动C大调Oebalus与Melia之间的二重奏是一种非同寻常的作品,其特征是贯穿整个作品的风格并具有诱人的管弦效果,例如静音小提琴,在其下其馀的弦乐演奏拨弦。第二次合唱的场景是风信子在父亲面前去世的时候。这首作品是音乐戏剧性功能的杰出典范,也是莫扎特所有音乐中伴随朗诵的首例。[3]

视频

Apollo et Hyacinthus - Tölzer Knabenchor (Tölz Boys' Choir)
W.A.Mozart: "Apollo et Hyacinthus" K.38 (1767)

参考资料

  1. Apollo et Hyacinthus,opera-arias.com
  2. Apollo et Hyacinthus,helikon.ru
  3. Apollo et Hyacinthus,opera-arias.com